2017中考议论文素材积累
议论文是学生在高考作文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而学生写议论文最大的困难是素材化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中考议论文素材积累,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中考议论文素材积累篇1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祖籍浙江诸暨,出生于湖南长沙[1] 。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北京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金岳霖宁守一下午,不扰学生原则
一个周末,吃过午饭后,时为西南联大教授的金岳霖突然想起一件事:过两天他要去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主办方允许他带一名助手前往。有这么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他自然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得意门生——王浩。
但是,当他急匆匆地赶到王浩的单身宿舍时,却发现王浩的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周末学习,雷打不动,请勿打扰。看到牌子,金岳霖不由得笑了。他站在门口良久,尽管心里很着急,却始终没有敲门。
其他学生路过,好奇地询问金岳霖站在那里干吗。在听了金岳霖的回答后,都不解地说:‚您敲下门不就得了吗?您是王浩的恩师,再说您找他也是好事呢。‛金岳霖摆了摆手,笑着说:‚话不能这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不管什么原因,我们都要充分地尊重他人的原则。‛同学们听了金岳霖的话,都暗暗地竖起了大拇指。直到傍晚,王浩出来吃饭时才看到等在门口的金岳霖,听完事情的原委后,王浩更是对金岳霖教授敬重有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则,当我们的原则与他人的原则相遇,甚至产生冲撞之时,要记得尊重他人的原则。这种做法彰显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修养,更是宽容大度的节操和品德。
【名师解读】坚守原则是一种修养,但当自己的原则与他人的原则相碰撞时,尊重他人便成了一种美德。金岳霖教授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敬佩,正是因为他宽容大度的胸怀以及尊重他人的品质。
【适用话题】原则 尊重 自我修养 宽容大度
2017中考议论文素材积累篇2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郑板桥去薄存厚,不迁孤坟
出身寒微的郑板桥一生做人厚道,时刻心存善念、与人为善。他曾经在一封家书中这样告诫家人:‚我们做人处世,必须去薄存厚。‛
郑板桥曾经托人在家乡买下一块地,打算将来作墓地用。有一年清明节回家祭祖,他到那块墓地看了看,发现墓地中立着一座孤坟。他有些生气,叫来帮着买地的邻居,邻居拍着胸脯先开口说:‚您放心,那是一座无主孤坟,您只要吩咐一声,就可以随时挖掉它。‛郑板桥极为失望地说:‚怎么可以随便挖掘人家的坟墓呢?现在没人认领,并不代表以后永远没人认领。就算是无主孤坟,那也是留下的深深的怀念。‛他让家人到那座无主孤坟前祭奠一番后,就想放弃那块墓地,让邻居帮着原价转手卖出去。可第二天,郑板桥又将那位邻居请来,郑重其事地说:‚那块地我不卖了。
‛邻居很疑惑,猜测郑板桥可能想涨价,便说:‚您放心,我一定帮您卖个高价。‛郑板桥若有所思地说:‚你想错了。把这块墓地卖出去容易,无论谁买到手,都要把那座孤坟挖掉。我不卖就是想留着那座孤坟。‛郑板桥转头看着自己的子女一字一句地说:‚我终老后埋在那里,那座孤坟就留着与我为伴。我不仅自己不能干,也不能让亲邻干挖坟掘墓这样无德的事情。‛郑板桥不仅说到,而且在那块墓地上立碑告诉子孙后代,这座孤坟今后谁也不能挖,每年清明节还要祭拜,并立下规矩,百世不变。
【名师解读】宽容、大度、厚道、友善、义举都属于美好的道德范畴。郑板桥摒弃刻薄,心存善念,心比海大,不计得失,为世人做了很好的示范。他立的不仅是墓碑,更是美德碑,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是应该大力弘扬的。
【适用话题】宽容 厚道 义举 善行
2017中考议论文素材积累篇3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包拯的拒礼诗
北宋清官包拯,一生因其不畏权贵、清正廉洁,成为百姓心中的青天。包拯曾写过两首拒礼诗,一时被传为佳话。
嘉祐六年(1061年),礼部侍郎包拯六十大寿,宋仁宗念其德高望重,要给他做寿。包拯推辞不过,只好勉强从命。但他言于皇上: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意思是做寿可以,但‚拒收寿礼‛。 生日这天,皇帝派太监来送寿礼。太监担心包大人不收礼,自己不好交差,附诗一首:道高德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之门外理不通。
这个聪明的太监等于把老包公‚将‛了一军,不收礼是不给皇帝面子,但收了礼又坏了自己的规矩。包公思索良久,挥毫题诗,以诗拒礼: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太监没办法,只好带着拒礼诗回去复命。
同在朝廷为官的张奎是包拯的同乡,两人私交甚密。张奎带着寿礼来到包府,礼单上赋诗一首:同窗同师同乡人,同科同榜同殿臣。无话不谈肝胆照,怎能拒礼在府门。
包拯看后,提笔写道:我们本是知音人,肝胆相照心相印。寿日薄酒促膝谈,胜似送礼染俗尘。 张奎只好让家人把礼品带了回去。两人相视一笑,步入宴席。
【名师解读】贪赃者往往以“情义为重”“盛情难却”,给自己的贪污行为找借口;他们贪,其实是本性使
然。皇恩浩荡的寿礼、至交朋友的“盛情”,应该最难拒绝的,但包拯却能够委婉拒绝。这表明,只要你心中有“不逾矩”的底线,就能远离贪婪的泥淖,做个名垂青史、百姓拥戴的好官。
【适用话题】底线 清廉 礼节 情与礼
2017中考议论文素材积累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