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6-11-08 16:32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70%的儿童孤独症患者伴有智力低下,20%智力基本正常,5-10%智力超常。有些孤独症的孩子会出现自伤,自残的行为,轻度的有反复挖鼻孔、咬唇、抠嘴、吸吮等动作。严重的会划伤自己的身体,自伤,更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出现癫痫。

自闭症患者的大脑明显不同于常人的大脑。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研究:这些异于常人的差异是否正是造成自闭孤独###心理症状的原因。

1、其掌管高级推理能力的大脑额叶明显大于常人大脑额叶,这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过量的大脑灰质及细胞间轴突索。患有自闭症的儿童2岁以前大脑生长速度异常的快,并且出现原因不明的炎症迹象。

自闭症的原因

2、其胼胝体则比常人大脑小,这种联结组织可将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联系起来。这使得自闭症患者不善于进行需要两个半球各种区域协调参与的活动,他们在做这种活动时更像是进行生硬的爵士演奏,而不像是和谐的交响乐演出。

3、其杏仁核区域也比常人更大,这一区域的作用使人们更易感觉到来自环境,情绪及社会行为的威胁。这一区域的大小也许和自闭症患者的易焦虑心理有关。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在看人的面孔时,也会像面临危险时一样,其大脑的杏仁核区显得更为活跃。

4、其海马区域也比常人大出约10﹪,这一区域对人的记忆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自闭症患者在面对陌生情况时,更倾向于依赖记忆来对这些陌生情况进行分析,而不是向其他人一样“不假思索,勇往直前”。

5、其小脑区域和额叶一样其中含有过量的白质。这一区域与人的身体协调能力、运动计划能力及预测能力密切相关。而这些能力都是自闭症患者所缺乏的。

希望通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能够找到自闭症的发病机理,从而破解自闭症的治疗难题,给自闭症患者一个健康的人生。

自闭症的表现

1.孤独离群,沉迷自我,交际困难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突出,难以正常语言交流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反对环境变化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自闭症的原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