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17-03-14 15:59

【摘要】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胆囊结石症患者,超声表现与临床及手术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结石最大者7.2cm,最小者0.4cm×0.3cm,其后伴声影,B超检查是首选手段,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大于95%左右。能较深晰显示胆囊大小、壁厚及胆囊结石所特有的高密度强光团回声。结论 超声诊断胆石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超声诊断膀胱结石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胆囊结石 超声诊断 价值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女多于男。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90%以上的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大部分的胆囊结石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少数发作胆绞痛,进而可并发急性胰腺炎、梗阻性黄疸、急性胆囊炎等。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现对65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行超声诊断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40-78岁,临床上都有右上腹隐痛及发作时胆绞痛史。

1.2检查方法 经腹检查,探头频率2.5-5MHz及5-2M Hz。常规探查胆囊、胆道,观察并记录胆囊大小、形态、囊壁厚度,胆囊内有无异常,肝内外胆管及胆总管有无结石等。

2 结果

2.1超声表现

2.1.1典型表现 较大而孤立分布的结石,多呈新月状、半圆形强回声快。较小的多发结石堆积于胆囊后壁时,则形成一片强回声带,难以分辨各个结石。胆囊结石的强回声团,边界清楚、明亮稳定,并能在两个垂直方向的断层中得到证实。结石强回声后方的一条无回声暗带即是声影。这是声束在通过结石的途径中,反射、衰减和折射使能量丧失的结果。结石的声影边缘锐利,内部无多重反射的回声,可与胃肠气体形成的声影鉴别[1]。有时结石强回声不明显,而声影显著。声影的出现对于结石、特别对小结石的诊断更有价值。改变体位时,结石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多数胆石的比重大于胆汁,仰卧时沉积于胆囊后壁。变动体位时迅速移动,对结石或胆囊内新生物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2.1.2非典型表现 胆囊内充满结石,胆囊床区正常胆囊声像消失,胆囊轮廓的前壁呈弧形或半月形中等或强回声带,其后拖有较宽的声影带,使胆囊后半部和后壁轮廓完全不显示。另一种特征性图像即增厚的胆囊壁弱回声带包绕着结石强回声,其后方伴声影[2]。胆囊颈部结石,结石嵌顿于颈部时,由于结石紧巾囊壁,缺少胆汁无回声区衬托,使其结石强回声区不明显,仅表现为胆囊肿大或局部声影。在有胆汁衬托下,横切胆囊颈部可见“靶环征”。

2.2检查结果

65例胆囊结石患者经超声诊断,固醇性结石50例,色素性结石15例。结石最大者7.2cm,最小者0.4cm×0.3cm,厚度以0.5-3cm多见,其后伴声影,超声能较清晰显示胆囊大小、壁厚及胆囊结石所特有的高密度强光团回声。单个结石48例,多个结石17例。B超检查是首选手段,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大于95%左右。

3 讨论

目前超声仪能显示在胆汁充盈状态下小至1mm的结石,当直径大于2mm时,则可出现典型的结石超声征象,即强回声和声影。国内外资料证明,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诊断准确率达95%左右。尤其对X线造影胆囊不显影的病例,超声检查对临床确诊有很大帮助。胆固醇结石多呈球形或椭圆形,常为单发直径较大,约0.5-5cm。因其比重小,在含碘胆汁中可以漂浮。混合性结石多呈泥沙样细小颗粒,在胆囊结石中较少见。胆囊结石往往合并胆囊炎并且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胆囊缩小,囊壁增厚,腔内可充满结石[3]。结石本身种类及其声学特性不同,周围胆汁性状及多少差别,胆囊内强回声有较大的差别。硬而光滑的结石,表现为前方狭窄的“新月”型强回声;软而松散的结石,由于透声性较好,结石的全貌均可被显示,呈现为“满月”型强回声;介于两者之间者,结石前方呈强回声,并回深部逐渐减弱,至后缘移行为声影,呈“流星”型;泥沙样结石为层粒状紧贴胆囊壁的强回声带,形成所谓“壁-强回声-声影”三合征。胆囊结石很容易嵌在胆囊的颈部,造成胆囊梗阻,以致胆囊内压力升高、胆汁积聚,声像图表现为胆囊颈部的胆囊壁明显增厚,有呈现“月牙”型的强回声区,位置固定,不随体位的变动而移动。胆汁透声变差,胆汁混浊,胆囊明显增大,其倒梨形态消失,由于胆囊横径增大明显,呈现为紧张饱满的外形。

参 考 文 献

[1]郭万学.超声医学,第4版.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957-962.

[2]黄承孝.超声医学影像诊断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2-203.

[3]徐飞,史赛敏.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显示方法的探讨.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1,3(1):13.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