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
【摘要】 对58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指导孕妇在孕期补充铁剂,小儿出生后给予正确的喂养,适当补充铁剂、锌等元素,去除病因,以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关键词】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护理体会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各种原因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IDA)在全世界普遍存影响到全球30%的人口,尤其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正确的指导喂养和精心护理是能够早期治愈本病的关键,我院于2011年1月—8月对58例缺铁性贫血小儿进行治疗,经过正确的喂养,适当补充铁剂、锌等元素后均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为5个月-7岁,其中人工喂养12例,母乳喂养21例,混合喂养25例。
1.2临床表现 多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一般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面色苍白或略黄、反甲、头发干枯、体格发育迟缓,还可表现为髓外造血反应,肝、脾、淋巴结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越重则越明显,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有异食癖,神经系统年长儿表现为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易激动。
1.3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为主,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均正常。②血清铁减少,<10.7um/L,血清铁蛋白减少<12ug/L。③骨髓铁是反映体内储存铁敏感而可靠的指标,骨髓铁粒细胞<15%。
2 护理
2.1评估病史 向患儿家属了解患儿母亲有无孕期贫血,有无早产、多胎、胎儿失血等先天储血不足;了解患儿的喂养方法及饮食习惯,有无长期乳类喂养,未及时添加富含铁质的辅食;了解年长患儿是否存在偏食等习惯;患儿有无因生长发育过快造成铁相对不足,是否存在肠道疾病所造成的铁吸收障碍。
2.2正确指导喂养 正确指导喂养可有效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首先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适当增加瘦肉、蛋类的摄入,孕中期每周摄入动物肝脏及血制品1-2次,每次50-100g,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促进铁的吸收;足月小儿出生后4个月,低体重儿出生后2个月应加维生素C及含铁较多的菜汤及水果汁,5-6个月后可在粥内加蛋黄、鱼泥、肝泥等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人工喂养婴儿饮食中及时添加含铁量及铁吸收率高的辅助品;对年长患儿应指导患者家属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纠正患儿偏食习惯,注意饮食调配,多摄取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鱼、豆类、紫菜、海带、木耳等;适当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消化不良者,应少量多餐。食欲减退者应经常变换口味,提供色、香、味美的饮食,必要时补充锌剂。口腔炎或舌炎影响食欲者,避免进食过热、过辣的刺激性食物,进食前后给予口腔护理。
2.3消除影响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因素 体内铁约65%左右存在于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中,3%存在于肌红蛋白中,约30%储存铁,要避免进入高山区等可使细胞代谢增高的因素,以免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亦应避免饮用未加热的鲜牛奶,积极治疗肠息肉,钩虫病,急慢性腹泻等可导致铁丢失过多的疾病。
2.4心理护理 对于年长患儿要注意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做好心理护理,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精神上给予安慰鼓励。贫血的患者由于记忆力减退,导致学习、工作能力下降,易产生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调节好心态,使其恢复正常。
2.5治疗方法 ①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休息,保护心脏功能。②铁剂是治疗IDA 的特效药物,一般选用口服二价铁最为主,二价铁盐比三价铁盐更易吸收。常用的有二维亚铁,硫酸亚铁,含铁为20%,富马铁含铁量33%,干糖浆含铁量3.3%,另外常用的还有葡萄酸亚铁(含铁12%),琥珀酸亚铁(含铁35%)和左旋糖苷铁等。以元素铁计算剂量,一般每次1-2mg/kg,每日2-3次,要注意每天补充铁剂<2mg/Kg/天,每天<15mg,最好于餐后1小时服用,即可避免铁剂对胃黏膜的刺激,又有利于吸收。维生素C可增加铁的吸收,牛乳、茶叶、咖啡等抗酸药可抑制铁吸收,注射铁剂: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一般作深部肌内注射,以利于吸收,减轻疼痛,避免硬结形成,更应严格按要求给药。当贫血严重影响心肺功能或明显感染时可输血。
参 考 文 献
[1]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8 -180.
[2]徐晶.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J].医学信息,2011,24(9):2848-2849页.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护理体会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