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学习的背后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1-12 09:31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我研究的课题“小学生作文‘动态构思法’实验研究” 是针对传统作文静态构思方式提出的。“动态”,简而言之就是活动、实践。“构思”是广义的构思活动,指构思活动所涉及的所有心智活动(思维活动),包括体验、观察、发现、思考、表达等等。“动态构思”是指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构思,在活动中呈现与优化作文构思,以学生、师生、生生的活动实践促进作文构思的方式,让构思活动贯穿并活跃于习作活动全过程。从我实践的效果看,小学生作文“动态构思法”符合学生作文的起点和需要,顺应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并在自己现有的只是结构上得到习作的成功体验和进一步提高,是帮助学生发展习作能力的教学模式和训练序列。整个构思过程是活动的、生成的、富有个性体验和独创性、启发性的。

小学生作文“动态构思法”实验研究基于以下理论的思考:

1、教育心理学关于心智技能的培养理论认为,心智活动来源于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的反映。心智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实现,实践活动本身以及“内化”都是动态的过程。我认为,小学生作文的过程既是练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作文构思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技能。

2、根据控制论、信息论观点,小学生作文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的紧密结合。作文“动态构思法”就是让学生的写作技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动态生成,具有过程性、渐进性、活动性的特点。

3、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富于互动性和个性的过程。作文“动态构思法”模式具有生成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包含着师生互动、共建的过程。

4、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从儿童的独立人格、独立的精神生命,以及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无不证明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我们必须做到“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精简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大量地进行自主的习作实践活动,促进自身的感悟,并在内化中掌握写作规律。

为了建立“动态构思法”实验模型,我找到了英国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Mindpapper /Mindmanager)作为呈现构思的绘图工具。利用“思维导图”图文并茂、脉络清晰、容量巨大、脉络分明,可无限散发拓展,结构清晰、节奏分明,融文字、图象、色彩于一体,直观形象等优点,引导学生建立写作“素材库”和“方法库”,促进其大量阅读和生活体验;另一方面,运用“思维导图”组织、呈现与完善作文细节与篇章的构思,激发学生构思的兴趣与创造力。与此同时,我找到的【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似乎与之相匹配,但是如何把两者融合在一起,互为支撑,我总觉得很难,毕竟已经涉及到我所不熟悉的心理学知识。我需要弄清楚隐藏在思维导图背后的极其丰富的内容,那些到底是什么呢?我又如何用它们来支撑我所构想的作文“动态构思法”这座面目依然模糊的“摩天大厦”呢?

当陈老师讲到陈述性知识的时候,我感到豁然开朗,因为陈述性知识的贮存方式与思维导图的建构方式高度吻合!

第一,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的方式贮存于人的大脑中,就像一张网,把分散、凌乱而又相互关联的知识,通过联想,建立直接联系,并不断地拓展延伸开去。思维导图也叫大脑地图,只有找到一个主题,相关的记忆就会随之呈现,相关的路径也会出现,并形成层次分明的网络。我试图让学生建立起一个个这样的主题网络,并学会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体验,透过生活现象把握生活的本质,从两个方向进行建构,一是主题发散,根据主题辨析生活,广泛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素材;二是聚类组织,从众多的生活现象中归纳、提炼主题。这就解决了“审题”的问题

第二,如此说来,用思维导图积累写作素材就与人积累陈述性知识相一致,学生就能够积累数量巨大的写作素材,生活经验也可以充分得到唤醒,打开思路,从而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第三,根据陈述性知识的提取方式,知识点之间建立的联系越是直接,提取知识就越快捷。思维导图可以使作文素材极其关系得以显化(可视),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其中的联系,对于学生筛选素材无疑是有帮助的,这又解决了“选材”的问题。

第四,小学生习作主题指向深广的生活,然而,其习作的要求又不等同于文学创作,只是掌握最基本的观察方法,练习写作规范,于是,长期以来,序列化训练的研究比较充分,但是序列化训练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冲突的弊端又显而易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一直冥思苦想的。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作家,我始终觉得写作与人的天赋、人的心理特征、人的个性气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心思细腻的人对人对事很敏感,观察自然会细致入微,做人也如此,写出来的文章也如此,与他的政治觉悟无关(例如我就是个对政治毫不感冒的人),但是我们的作文又常常为主流文化所控制。因此,提炼主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个难点,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判断。引导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也许也是思维导图所要思考的,因为收集写作题材的角度是多个的,可以从主题出发,寻找与主题相关的材料;也可以审视生活中的事物,从中提炼主题,我想,一般的小学生更适合前一种引导的方式。所以,通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与平时的生活交流,引导学生看待社会看待生活至关重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那么,这与人的记忆本身的主题网络建构应该是相吻合的,只是其中还有很多复杂的心理机制。

学生在我的技法“灌输”下阅读与习作,不断地读课文,读课外书,不断地写读书发现,他们发现,书其实是可以自己读懂的,只要读够一定的次数,次数当然因人而异。每次开课前,我总要他们读够了才上课,再根据他们的读书程度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深了很多。我往往会把习作悄然提前,让学生在日记本中,在谈读书发现时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类似的人与事,带着主题去观察和回顾生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细节辨析(对照5+1)再仿写细节片段,再现生活情景,努力也做到5+1,在学生互评作文的时候也如此,学生对5+1逐渐熟悉起来。不知道这样做是否违背写作规律?我只知道班上学生不怕习作了,开始很不愿意写作文的学生大多都可以写了,区别就在于先做到与后做到的问题,有些学生要老师跟他一起回忆细节才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学生还是未能把生活与主题很好的挂钩,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细节描写的选择,哪里该作细致的描写,哪里该做简洁的叙述,“5”如何恰当选择,“1”该出现在何处等等。对于语言的使用也有细腻生动与枯燥贫乏的区别,于是,我又要在语言积累上做文章,如阅读课中的词语教学,挖掘词语蕴含的生活空间与情感意味,《挖掘词语功能,加深文本体验》已在广东教育杂志社主编的《师道》2009年第12期发表。

如何做到规范中保留学生的个性自由,真的很难!要怎样才能运用建构主义帮助学生建构起写作的意识与知识系统呢……继续思考

思维导图学习的背后是什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