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融资选择

发布时间:2017-06-12 16:31

自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民营企业具有决策灵活、自我激励等特点,我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民营企业的融资选择,希望能帮到你。

民营企业的融资选择

1.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企业不断将自身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也是企业挖掘潜力,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的过程。内源融资自主性强,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融资渠道,其不足是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期,不能适应大规模融资的需要。

2.商业信用

“信用”就是本钱,信用融资是无需支付利息的。目前,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已成为民营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一个重要方式,主要有:赊购商品,推迟应计负债支付,采用商业汇票结算,预收货款等形式。商业信用融资取决于企业的产品链以及企业间的商业关系,若超出使用期而不支付欠款要影响企业信用甚至违法,因此民营企业应慎重使用。

3.银行信贷

银行信贷是银行将自己筹集的资金暂时借给企事业单位使用,在约定的时间内收回并收取一定的利息的经济活动。按贷款方式可分为:(1)信用担保贷款。企业可通过资产质量高、运营状况好的担保企业或银行认可的信用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2)抵押担保贷款。企业通过向银行提供自有或依法有处置权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机器、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其他财产申请贷款。(3)质押担保贷款。企业可通过向银行提供汇票、本票、依法可转让的股份、股票、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以及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申请贷款。(4)票据贴现融资。即票据持有人持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取得扣除贴现利息后的资金。对手中持有票据而急需现金的企业可采取这种方式。(5)出口创汇贷款。银行根据企业的出口合同,或进口方提供的信用证,提供打包贷款。(6)保理业务融资。商业银行为企业国内贸易中的信用销售而设计的一项综合性金融服务。卖方将其与买方订立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及坏账担保等各项金融服务。

4.金融租赁

金融租赁是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信用模式。即:企业以支付租金的形式向租赁公司借用设备,租赁公司按照企业选定的机器设备,先行融通资金,代企业购入,以租赁方式将设备租给企业有偿使用,从而以融物的形式,为企业融通了资金。出租人在租期内分期回收全部成本、利息和利润,租赁期满时,出租人将设备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5. 私募股权融资

即企业以现有资产折算成股权的方式,寻求战略投资者参股,扩大注册资金规模,从而解决融资问题。主要包括:股权出让融资、增资扩股融资、产权交易融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股权并购、资产并购、MBO等形式。

6.项目融资

项目承办人成立独立的项目公司作为借款人筹集贷款,并以项目本身的现金流量和收益作为还款来源,以项目公司的资产作为贷款担保物。项目融资,通过对其投资结构和融资结构的设计,可以帮助借款人将贷款安排成非公司负债型的融资,但其筹资成本较高,组织融资所需时间较长。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外在原因

1.银行金融机构体系方面

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导致对民营企业服务难。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担负着为国有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大型企业等作为服务重点。而对民营企业普遍采取歧视态度,即所谓的所有制歧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国有商业银行机制也缺乏灵活性,信贷经营体制改革反而提高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

2.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方面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重点主要是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公司经营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改革,从严控制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而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与《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相差甚远,自然被股票市场拒之门外。我国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资格与条件。

3.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一些制度的歧视也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拓展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对民营企业还是避而远之,怕出问题受牵连。同样数额的不良贷款,贷款对象如果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责任,如果是私营企业就可能被司法机关追究。出于对贷款责任的担心,在具体操作中就表现为尽量限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数额,贷款手续繁杂、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抵押率过低。此外,在国家有关政策上也存在着明显的所有制歧视,这种政策性歧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的拓展。

(二)内在原因

1.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1)过度包装或不包装。

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融资,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财务报表、甚至造假,财务数据脱离了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有些民营企业认为自己经营效益好,应该很容易取得融资,不愿意花时间及精力去包装企业,不知道资金方看重的不仅是企业短期的利润,企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是资金方更为重视的方面。

(2)急于拿到资金,却没能做实质性工作

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只顾融资进行企业扩张,忽视企业内部管理、塑造企业文化、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实质性的工作,最终导致企业规模做大了,但企业却失去了原有的凝聚力,企业集团内部或各部门之间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没有协同能力,企业管理也越来越粗放、松散,最终不能使企业走向规范化。

(3)低估融资难度,误以为仅靠自己的小圈子就可以拿到资金

有些民营企业常常低估融资的难度,对个别资金方期望过大,往往以为靠企业主或内部管理人员的私人小圈子就可以拿到资金。

(4)不愿意花钱请专业的融资顾问

民营企业即使都有很强的融资意愿,但真正理解融资的人很少,总希望打个电话投资人就把资金投入企业,把融资简单化,不愿意花钱聘请专业的融资顾问。也有不少人认为融资只需写个商业计划书,随便找个机构或个人、甚至学生来写,只要价格低就行。其实企业融资是非常专业的,融资顾问要有丰富的融资经验,广泛的融资渠道,对资本市场和投资人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要有很强的专业策划能力,要考虑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民营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有限

民营企业主要靠自我积累创业发展,本钱少、底子薄,规模难以扩大,造成市场竞争能力低,因而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其对资金的需求呈现数额小、频率多、随机性大的特点,也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复杂程度,使各商业银行无法对民营企业实施有效的债务跟踪监管。

民营企业融资的四大关键

企业素质为“成功根本”

首先强调的都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问题。如果一个民营企业的财务、运作上存在严重问题,那么本身就不具备融资资格。

宝供物流财务总监于赞文表示,体制和机制是企业活力的前提,有了“活力”才能赢得“信任”和“融资”,最终才会产生“服务”和“效益”。对于债权融资,他认为,企业找银行贷款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对企业的“雪中送炭”。如果自己的企业还不是“锦”,就不要找银行贷款,先应把企业的基础打好。

某企业财务总监王朝曦谈到,目前有些民营企业总把“发展不好”归咎为“政策”原因,其实并不客观。在同等政策环境的背景下,许多规模大、机制完善、运作优良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今天某些行业的领跑者。

他还表示,企业要融资,第一步就是它的融资目的要是“善意”的。如果融资动机不健康,只想“圈钱”和“骗钱”,那么即使吸引到了一部分资金投入,也同样无法继续生存,因为投资者(或银行)也不总是傻子。

财务专家是“明智选择”

专家学者提醒中小民营企业,在融资发展的初期,聘用一位懂行的财务专家作为企业顾问,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于赞文谈到,民营企业融资难,有很大原因是“企业对资本的认知水平过低”,像在融资期间不懂得资本运作的操作规程,也不知如何与银行或投资方打交道,这样可能会让融资机会流走。所以,能有一位懂行的财务人员把企业的投资价值推荐给投资方,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王朝曦介绍,财务专家同样也可以作为民企吸纳民间资金的重要途径。

融资伙伴要“志同道合”

在股权融资方面,拥有“志同道合”的融资伙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于赞文分析认为,进行前期判断是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一步。前期判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项目融资风险投入的判断,二是对合作伙伴、投资伙伴价值观的判断,这两点都要求融资伙伴必须“志同道合”。

所谓的“志同道合”,主要是指融资合作双方对“公平”、“诚信”、“承诺”以及“问题沟通”方面的认同是否一致。寻找到目标一致的“合作伙伴”,有时比单纯讨论项目的投资前景更为重要。

融资选择应“门当户对”

目前民企融资的渠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社会、银行以及企业自身。于赞文称,民营经济挑选投资者,必须要“门当户对”。

王朝曦认为,目前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企业的性质已经不再重要,而企业规模的大小才是融资的决定性因素。“资本永远追随利润”——如今无论是社会民间资本还是商业、银行,资本的投放主要考虑的是“利润率”和“风险性”,因此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不同规模的资本“回报率不同”。大资本自然寻求大发展,而目前处于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应该更多吸纳中小型的融资。

因此,如果民营企业在融资选择时注意“门当户对”,则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

民营企业的融资选择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