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的养殖方法

发布时间:2016-12-22 16:37

娃娃鱼,因其叫声似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学名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动物,因其数量日趋减少,现在已被国家列为二类保护动物。因其种苗较易采集,适应能力强,因此便于饲养。下面小编就和你介绍下有关娃娃鱼的养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娃娃鱼的养殖方法

娃娃鱼的经济价值

娃娃鱼肉质细嫩肥腴,滋味鲜美,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素为筵上奇珍异品。在港澳和海外市场上视为珍稀名贵补晶。它的药用价值更高,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主治贫血、神经衰弱、血虚脾弱、关节炎等症。

娃娃鱼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体大扁乎,最大的个体,全长可长到2米左右,一般在50厘米左右。躯干粗壮。头部宽阔扁平,吻端圆。鼻孔很,在吻端接近唇的地方。眼非常小,在头的背方,没有眼睑。口很大,口内有齿,齿细小尖利。四肢和指、趾都很短,前肢四指,后肢五趾。指、趾末端钝圆,无爪。尾短,约等于全体的1/3,尾的后端很侧扁,有鳍状物。皮肤较光滑,头部的背腹面有疣粒。白颈侧到体侧有显著的皮肤褶。生活时体为棕褐色,背面有深色大黑斑,腹面色较浅,指、趾端棕黄色。

(二)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娃娃鱼一般生活在潮湿阴暗的河边石洞及冷水性小溪沟中,以冒水泉洞中最多。喜栖息于有洄流水的洞穴中。洞口稍比躯体大一点,洞内较平坦或有细沙。娃娃鱼一般头向洞外,等待食物和防御敌害,故有“娃娃鱼喜食自来食”之说。

娃娃鱼怕光,白天行动呆滞,夜间非常活跃,往往爬出洞外寻找食物。冬天不完全“冬眠”。只是深居洞穴和深水中,较少活动。一般4月份开始外出觅食,以傍晚出来较多;在异常炎热的气温下,白天也偶尔出洞活动。

娃娃鱼生命力强,耐饥饿,几个月不喂食也不致饿死。被捕捉后,如管理不善,往往不吃东西,甚至反吐,但如环境适宜,身体没有受伤,静养几天后,即可恢复采食。

(三)娃娃鱼的食性

娃娃鱼属肉食性动物,常见的天然食物有螃蟹、鱼类、蛙类、蛇类、小甲鱼、水鸟、水生昆虫等。在饥饿时,也会残食体小的同类。人工养殖时,可以鸡肠、羊肠、肉、蚯蚓、鸡蛋等为主食。

娃娃鱼养殖技术

(一)娃娃鱼养殖基本条件

1.充足冷水性水源

人工养殖娃娃鱼的水域,必须具有冷、清、流的特点,水温变化范围10—18℃,最高水温不宜超出20℃。

2.建造饲养池

建池地点可选在娃娃鱼产地,依山傍水,就山开洞,洞前依地形砌一长方形活动场地,溪水从中穿越而过。在非产地建池,如能建在鱼池边尤为理想。从池底向下挖深,中部挖一沟渠,沟渠两侧为相对的两道窑洞式的“卧室”,沟渠底部注水端向排水端稍有倾斜。边坡为台阶式,使娃娃鱼能在不同深度的水域中栖息和活动。“卧室”的顶部和地下装接水管,分别按上洒水和冒水喷头。室内堆垒一些卵圆形石块,所留缝隙略大于娃娃鱼体。在整个饲养池上方,搭置瓜棚或葡萄架。这样上有植物遮荫,室顶有淋水,地下有冒水,周围有鱼池的渗水,给娃娃鱼建立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3.充足且适口的动物饲料

娃娃鱼的饲料调配,必须符合其食性。成体可以蛙类、蚯蚓等为主食,冬季活饵料难以满足时,可辅之以肉类;幼体以大型昆虫、小虾为主食,冬季可适量投喂蚯蚓。

(二)采集运输

为了保护资源,应掌握好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及采集的个体大小。

一般5—9月为娃娃鱼繁殖季节,采集应安排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夜间采集效果最佳。可两人配合,一人持手电或火把照明,一人用手紧紧卡住娃娃鱼腋下,迅速放入容器。娃娃鱼性凶猛,齿锐利,如不慎被咬,应迅速将其放回水中。为减少伤亡,严禁用钩、叉等渔具捕捉。

山区交通不便,娃娃鱼运输一般采用挑运。运输时应避高温。容器内可加入少量的水,放人数量以不相互叠压为原则,为避免成体吞吃幼苗,不要将两者混放一起。

刚采集运回的娃娃鱼,由于不适应运输中的密集和新的生活环境,不仅不食投喂的食物,反将体内食物吐出来。如遇这种情形,需在清水中静养数日后方可进食。

(三)娃娃鱼人工育苗

1.雌雄鉴别

雌性泄殖孔略大,周围外凸,并形成椭圆形的隆起圈,泄殖孔内周边缘分布有一圈突出的乳白色小点,泄殖孔周围皮下有两片黄色桔办状物,孔外周桔办状肌肉隆起,繁殖季节孔内缘似红肿状。

雄性泄殖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泄殖孔周围无突出乳白色小点,泄殖孔周围皮下无桔办状物,孔外无突出隆起。

2.成熟亲本选择

用于人工授精的雌娃娃鱼,必须腹部膨大而柔软,用手轻摸时,饱满松软并富有弹性;雄娃娃鱼则要求上述雄性特征明显。有条件还可进行精液晶质显微镜检查,活力较高时才可作种用。

3、催产娃娃鱼的人工催产激素可用LRH-A(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物)和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两种激素混合注射。LRH-A一般每公斤体重50微克,HCG每公斤体重为800—1000国际单位。注射部位以娃娃鱼背侧肋沟间进针较好。注射催产激素后,如水温在14—21℃范围内,产卵在4—9天之间,其中以4—5天卵质量最好。

4.授精

常用的授精方法称干湿法。具体操作是:待雌娃娃鱼在池中产出一小段卵带后,随即从水中将母体捉住轻轻放人布担架上,用黑布蒙住头部,然后一人用手将尾部稍稍向上提起,另一人左手端无水的接卵盆,右手抓住卵带一端向下轻托,让卵带慢慢自然地进入盆中。当盆中的卵带有一定数量时,要抓紧时间,轻压雄娃娃鱼的腹部,挤出精液盖于卵块上,加上3—5毫升水,再两手托盆轻轻摇动,使精子卵子充分混合。约5—10分钟后,加人少量清水,以后30分钟内,要换水两次,便可分盆进行孵化。

5、孵化

娃娃鱼人工孵化方法是采用“静水孵化”。每天定时换水5—6次,换水时要使胚胎能缓慢地翻动,以免长期不动而发生胚体“贴壳”现象。孵化用水要求含沙质少,溶氧量高,水温以14—18℃为宜。孵化过程中要防止直射的光线,最在弱光暗处进行,如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生水霉病,可用1/15—1/30万的孔雀石绿水溶液将胚胎浸泡3—5分钟。

(四)娃娃鱼幼体饲养管理

1.放养池和种苗消毒

在幼体放养前10天,放养池要用石灰和敌百虫消毒、杀灭水蚤等有害生物。种苗运回后或放养前,用呋喃类药0.2克或亚甲基蓝0.5克对水浸泡种苗5分钟,然后即可把种苗投入池内。

2.饵料

娃娃鱼幼体摄食能力较好,故要勤投适口饵料。幼体刚入池后多投小昆虫、蛋黄等。过一段时间投喂鱼浆和肉浆。饵料质量要好,防止品种单调导致幼体缺乏微量元素,影响其生长。

3.水质管理

幼苗池面积小、水位浅、放养密度较高,水质难以自然平衡,因此幼苗池内要每天换水一次,换水前亦要将池内废水、残渣排除干净。幼苗池水透明度为40厘米左右,pH值6.8—8.6为佳。

4.娃娃鱼养殖日常管理

幼苗人池后,每天要做好气温、水温、投料的品种、投喂量及观察幼苗活动记录。幼苗人池后,可能受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有10天左右时间不会摄食,即使不摄食也不会死亡。幼苗人池后,不要忙着加水,而是先要进行为期10天左右时间干千湿湿环境饲养。10天后逐步加水,使池水保持10厘米即可。池内放些石块,以供幼体娃娃鱼爬上活动。如发现有个别弱苗,要分开单独饲养。

娃娃鱼的成体饲养管理

娃娃鱼在养成时,要根据体重大小分类饲养。一般要求每公斤娃娃鱼的饲养池面积不少于0.5平方米,以1平方米较合适,且每池以养2只为宜。对新调进的娃娃鱼应分开饲养,使新娃娃鱼和原养娃娃鱼逐渐接近、熟悉,估计不会发生咬斗时才能合并养在一起。

养成时,池水既要保持微弱的流水,使水质清新,又要保持水位稳定,防止池水过满或干涸。夏季气温高,应经常向池内冲水,冲水次数每日2—3次,每次约1小时,冲水大都安排在夜间,白天娃娃鱼卧居洞内,可每隔1小时淋水一次。春、秋季节,每月冲水一次即可;冬季可减少为一周一次。同时要及时清理排除池内粪便、反吐的残饵,以及腐臭的饲料等,以保持饲养池环境清洁卫生。

娃娃鱼的食量不大,但要求质量较高,并且适量按时,一般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点和下午5点各一次。如投喂蛙类,可在池中放置浮于水上的木条,供蛙栖息,不致长时间氽水而窒息死亡,在晚上可将木条拿掉,蛙在池水中慢游时,娃娃鱼即可捕食。有条件的饲养场,还可建立蛙、蚯蚓、虾培育场,以保证经常有适口性好的饵料供应。

娃娃鱼的翻越能力很强,凡池内有可能逃越的地方,都要装置防逃设施。

娃娃鱼的病虫防治

随着娃娃鱼养殖发展,放养密度提高,为了减少疾病和虫害发生,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①娃娃鱼放养前,需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按常规量对养殖池灭菌消毒。

②娃娃鱼幼苗入池前,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浓度为4PPM。

③娃娃鱼放进池后,要定期泼洒亚甲基蓝和硫酸铜溶液,防止水霉病和寄生虫。一般每隔半个月,按每立方米水体用呋喃类药0.2克泼洒全池,防止皮肤溃烂。

娃娃鱼的养殖方法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