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老师们的教学反思,那么三年级语文课文《爬天都峰》的教学反思要如何进行呢?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反思1
教学本课,感觉还是不好差。第二天是教师节,要放假一天,又是星期,这样就压缩了本人的教学进程。于是没有任何课前准备,直接出示新授内容,不过在板书课题时“爬”字用红色带粗,特别显目。聪明的孩子问我,为什么将“爬”字写得那么大?我说:“你们读读课文不就知道了。”很快孩子们进入了角色,走进了文本,认真读起来。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还有些孩子对文中喜欢的句子也进行了勾画,还做了旁批,为什么喜欢的理由。也有些孩子把自己通过读书后的体会用几句话在课后小结出来了。还有一男孩儿对我说,他知道了“老师为什么把‘爬’字写得那么大了。”说着,这孩子指着第二自然段,“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个句子说明了“天都峰的‘高’”我转身板书“高”。
接着回答问题的孩子就多了,一女孩儿勾画了句子“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女孩儿说:“这句说明天都峰‘陡’”我提示到从哪里看出?一个“挂”字,孩子说。后面举手的孩子争着答题,学生边说我边板书关键词,课文的结构层次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在板书时,我注意了美观。(板书略)
本文运用了大量的对话来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进行“精读”。就是边读边想,要抓住“我”与老爷爷的心理和思想变化过程,准确把握角色的年龄,性格及说话时的心情。努力进入规定的情境,在这过程中,我进行了“扶”的阅读指导。比如,老人的声音苍老一些,爸爸的声音成熟稳重一些,整个感情基调是积极的昂扬向上的。由于人物的语言,表情都富有变化,由开始的怀疑到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后的喜悦。为了更好的渗透人物情感变化,分角色进行朗读,师生配合,个体搭配、小组配合等朗读形式,通过“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感受在困难面前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同时在这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写作衔接,感悟阅读与写作的快乐。如何通过人物的对话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本人“精讲精练”。本文对话语言朴实,但内涵丰富。首先出示文中对话内容,让学生分角色读,从对话中理会“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决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如:第一次对话看似简单,却体现了他们的复杂心情。两句对话“你(您)也来爬天都峰?”和最后的决定“咱们一起爬吧!”表现出人物思想的起伏和斗争。
怎样设计人物的对话语言呢?这是本人“精讲习作”与“文章设计”的重点,因为一篇好的文章,不一定是由精练的词语构成的,它是由人物动作,语言、事物的枝节及细小的特点,往往能给人悬念。本人出示了自己的文章“万步悬梯”中与老妇人的对话内容“闰女,爬梯呀!”老人问。“嗯,您多大年纪?”我问。“74出头!”老人回答。(本人在设计这次对话的目的,是想体现建造者的伟大,家乡人的执着追求与智慧。)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历经辛苦与努力所学会的本领,在此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比如,学骑车、学跳舞、学踢毽子等。(学生完成很不错)
在引导人物与写作的要领中:第一,要掌握所写人物的心理。第二,要揣摩设计怎样的对话语言才能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第三,要让自己进入情境,体会人物的对话是否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如果没有,必须进行适当修改。如,在班级同学去打预防针时的对话描写:大家都去打针,可小军却迟迟不敢去,这时班里一向胆小的小丽打针回来了,小军惊讶地问:“你也敢去打针?”“是,一点都不疼,像蚂蚁夹一下!”小丽回答。小军听了连忙跑去打针。本课的基础还是过关的。
总之,一篇文章最好是通过“读”“练”理解文章本意给人的力量与启示,读写结合是语文的特色。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反思2
《爬天都峰》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情可以感人,情可以育人,同时能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在教学中,我还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以读促思,以思促说。
1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时,我让学生对第二段进行多次形式多样地朗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并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
2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揣摩“我”和老爷爷各自的内心的复杂心情,想像他们的思想起伏和斗争,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在读"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时我让他们作动作并想象,学生读得有的都出了汗,接着让他们对比想象爷爷爬时的样子。有的学生就开玩笑似的说,爷爷也很奋力像老猴子一样……我笑着说:“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老爷爷也很努力,所以他们爬呀爬,终于爬上了山顶。”“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3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让学生反复读,结合前面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对话体会,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一课的教学以后,我知道学生通过读,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读的过程中语言艺术就在学生头脑中积累下来,不知不觉间,内容与文章的写作技巧就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一旦用时,就会自然涌上心头。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反思3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这样一件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齐读课题,并纠正课题中“都”的正确读音,紧接着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课题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呢?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学习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我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这课的重点是“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 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结合观看天都峰的录像、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要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
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紧紧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作词,如:“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学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说的话了。
学完本文后再让学生回答文中课题为什么用“爬山”,不用“登山”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为了抢教学进度,对重点字词段的品读不够,学生理解不深入,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在今后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读促想,以想促说,再向以说促写过渡,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反思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