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拳85式的七个阶段

发布时间:2016-11-04 14:44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之一,杨式太极拳也是现代人养生拳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式太极拳85式的七个阶段。欢迎阅读!

杨式太极拳85式的七个阶段

练习杨式太极拳85式的七个阶段

学习太极拳贵在坚持,学习杨式太极拳85式大致可分成七个阶段,在练习中,掌握太极拳的练习技巧。

第一段:基础段

盘架子,以“运动如抽丝”为目标,基本做到松、稳、慢、匀。

第二段:内外相合

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做到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运行一致。套路姿势基本可以做到“以意引气,以气引导身形”,动作自然,不勉强(不能单纯追求外形,否则不仅不利内功增长,还可能伤害身体)。

太极拳是一项全身运动,要求内外、上下等周身一致,老年人通过太极拳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

第三段:上下相随

拳架的每招每式都能做到内外相合、上下相随;内气舒畅地贯注到外形姿势上,不僵滞;动静皆宜,以静待动,动一处无处不动,静一处无处不静;练拳过程如形云流水,上下身动作协调一致,运动的方式松软圆活,做到不用强力。

第四段:拆架子

对太极拳套路,能在掌握要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熟练掌握拳架套路每个姿势的起点、运行、终点、变换四个环节,能够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套路;套路虽变,姿势与姿势之间仍能衔接紧凑,内气运行流畅。此时已有相当功力,照此坚持练习将不断充盈内气,功力渐强。

第五段:拆手

练拳姿势手为先,内气舒畅需身形和手势密切配合。练习套路和推手可以做到身形和手势灵活变换、手无定向身无形。并符合太极拳的练习原则。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如今经常会被用作武术比赛中,运用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技法,可以轻而易举的战胜对方。

第六段:练功时能将神、意、气集中于一点

并体现在每一个姿势上;能够克服拙力而发挥内劲的威力;能够运用轻灵多变的手法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克敌制胜,并可达到“妙处全凭能借力,得来全不费工夫”和“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第七段:入化境

练习太极拳的最高境界,达到融会贯通、出神入化的神奇颠峰。此时,无论练功搭手,神、意、气运用自如,“无形无象,全体透空,随机应变,无往而不胜”。

即指工夫高深者推手胜人看不出多大动作,招势越化越小以致给人感觉外形动作消失,其自身则感到轻灵通畅。

杨式太极拳85式的学习要领

(一) 体要松

“松”字浅显的解释,就是不用力(不用强力),盖一用力,动作即不能自然。着意在用力之部分,则其他部分必不平均。不用强力,动作自然,周身普传,动作无所不到,而且平均如一,而松不等于空。

勉强用力是硬的,即所谓拙力,拙力虽大,是一部分的力,而不得其中;不用力是柔的,即所谓沉劲,沉劲虽轻而小,是全部的力,能得其中。

(二)气要固

“固”字浅显的解释,就是不散漫,体松而气固。体虽不用力而气却不散漫,气不散漫,动作始能不散漫;动作不散漫,周身始能一体。如何能使气固,即把气沉在腹部,不要浮在上面。

但其深呼吸尽量扩大肺部,将横膈膜压抑下去不同。练拳之时,肩要垂,肘要堕,腰要塌,久而久之,气自然沉下,所谓心虚、腹实是也。腹实则气固,身体便有重心,无论手足如何动作,重心总在腹,得其重心,动作自如矣,故日气固则身自稳也。

杨氏太极拳十要介绍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 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 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 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 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 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形与神合一,即内外合为一气, 则浑然无间矣。

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 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 “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外动内静,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即意到气到,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 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杨式太极拳85式的七个阶段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