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3篇

发布时间:2017-03-24 05:41

声乐是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具有演唱不同的体裁、不同风格的中、外声乐作品,和进行学校音乐教学时良好规范的示范歌唱能力和声乐辅导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声乐大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提出了声乐大课的教学模式,并对大课在实际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声乐大课 必要性 可行性

一、声乐大课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声乐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它具有极强的个性,教学中的针对性很强的特点,所以长期以来声乐教学都沿袭了专业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但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数额不断增大,教师工作量不断增大,学校教育成本增加,使高师声乐形成“高投入,低产出”的教学模式,既不能很好的体现师范特色,也不能很好的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因此,如何提高声乐课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促进学生歌唱能力全面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声乐大课的授课模式无疑为声乐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

事实上,目前很多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进校时声乐底子都较弱,他们对发声器官的构造、发声的的原理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声乐学习起步较晚声乐基础较差,这为声乐大课教学统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学进度提供了可能,所以这是开设声乐大课得一个很好的条件,加之师范声乐专业培养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尖子生和歌唱人才,而是培养掌握声乐正确理念,为以后教育工作服务的人民教师,因此,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正确而有效地采用大课的教学形式是非常必要的和完全可能的。

二、如何上好声乐大课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从学生刚进校就开始采用每课时3人的形式,事实上,这只是上课人数的改变,而教师的上课模式依然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每个学生来说还是各上各的课,各用各的教材,结果每个人的时间缩短了,效率降低了。由于时间紧张学生只是囫囵吞枣,教师手忙脚乱,造成教学、学习效果不佳。

通过参阅资料,学习先进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逐渐确定了声乐大课的授课模式,我认为声乐大课一般情况下学生在12人以内比较合适,主要从基础的、共性的方面去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水平。那么如何上好声乐大课,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很好的开展理论教学

声乐理论是声乐技能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唱歌和将来从事教学的依据,在声乐理论教学中,一方面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性,要尽量避免枯燥的讲解,利用实物标本、生理解剖图、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示范不同的用嗓或用气的效果,帮助学生掌握和辨别、理解发声技巧,然后教师当场指点,全体讨论,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使理论课生动、真实、有趣、有触摸感,以此激发并推动学生理论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也可以采用组织学生定期选看国内外声乐作品和歌剧等相关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专业修养,提高学音乐素质。

2.声乐大课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教学的个性是强烈的,因此它无法像其他学科那样规范、严谨、也无法像数理化那样得出一个永恒的公式,编出一套适合同龄同水平的统一教材。声乐大课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能力、生理,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有步骤的,全面而科学的安排教学。费郎琦斯科。

蓝佩尔蒂是意大利美声学派在教学上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在学唱初期,应先建立一个悦耳动听的中声区,不要过早的练最高或最低地音,尤其是女高音和男高音,在中声区还不稳的时候,就超大限度去追求扩大音域,对嗓音是有害的”,因此,声乐教师需要注意训练声区的步骤,声区包括自然声区、中声区、换声区和高声区。同时,声乐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和能力而行,学习由浅入深;方法由易到难;内容由简到繁;技巧由少到多;能力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

3.教师的要求

声乐大课的教学能极大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及理论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品和教学水平,才能上好声乐大课。

三、具体做法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进行专业摸底,将程度、方法相近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由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学风正派、责任心强在学生中有一定威望的教师担任授课,每周上课一次,连续四课时,上课的基本环节是大约用两课时检查学生演唱情况,一课时总结汇课情况并进行新课讲授,一课时用来辅导。

汇课时采取小型演唱会的形式,全体学生自始至终都要参加,每个人既是演员也是观众,教师在此时不进行辅导,学生进行完整演唱,以增强音乐会的气氛,加强学生艺术实践锻炼的效果,但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记录并评分,在统一的点评表上写上简短的评语,指出主要的有缺点,成绩则作为下次布置作业的参考,70分以下的继续此前的曲目,70分以上则布置新的曲目,对平时的这种检查评分总和的平均分在本学期结束时站本学期总分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可以有效的督促学生自觉练习,避免了平时不练一学期只会唱一首歌的情况。

作业检查完后,教师要对学生演唱的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总结的方式除了教师分析、示范演唱外,更多的是要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总结时教师可选出2—3个典型的优缺点,让典型的学生在演唱一遍,全体学生对他们进行讨论,找出优点和缺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要注意的是教师每次总结时尽量不要重复选人。

总结完后就是开始讲授新课,新课的讲授在最初前七周都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声概念,在此基础上加以实践进行与理论相结合的发声练习,但要注意音域要窄,不能够急功近利,老师应当堂示范,并找勇敢的会唱的学生试唱,针对学生试唱时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指导和讲授。

在声乐大课上,教师一定要注意声乐进度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一定要注意为有潜力的学生准备一些补充歌曲。只有统一教学曲目演唱得很好评分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才能做补充歌曲的演唱。

最后一步则是辅导疑问,这并不是让全体学生都留下,而是教师有选择的为问题较大,要领掌握过慢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以帮助学生能更快的掌握声乐技术

四、实践后的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是我们认识到声乐大课是很有必要开设的,它有着声乐小课不能替代的优势。

首先,声乐大课更能体现师范性。在大课的教授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有着很好的交流,同学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观摩教学与交流,。如声乐演唱的观摩、鉴赏水平的提高,由于互相之间能进行有效地探讨,所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则充分利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进一步的声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将来的教育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声乐大课每次汇课总以音乐会的形式出现,这就强化了课堂的艺术实践气氛,增强了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锻炼了学生声乐的实际演唱能力,这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轻松自如的完美的将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展现出来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大课引进了一定的竞争机制,为学生的声乐学习注入了活力,增强了竞争意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声乐大课在进行中,教师必须同时面对许多学生,这种课堂气氛和小课完全不同,个别课时教师也要认真备课,但由于课堂气氛比较随便,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自身的功底,讲授时也多是有感而发,因此即兴和随意的东西就比较多。而在大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则要做出精准而生动的示范状态,对歌曲要进行严格系统透彻的分析和讲解,因此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更严格。对声乐技术的讲解更充分更具逻辑性,这就是学生的声乐学习具有了系统性、深入性。因此讲授大课的优势是小课望尘莫及的。

当然了,由于声乐学习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即它具有强烈的个性,所以只依靠大课是不能够满足声乐学习的需求的,我们应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声乐学习,使声乐大课与声乐小课声乐一对一的课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高师声乐教学逐渐成为以声乐大课为基础,兼声乐小课,一对一课这样一种灵活有效的、既有浓厚师范特色、有助于培养高师培养目标,又符合声乐教学特点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4.

[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7.

[3]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5.

[4]郭世明.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

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对音乐师资声乐教育的思考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提高与发展。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推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关键词]音乐师资;声乐教育;思考

声乐专长是音乐教育师资非常实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声乐教育的质量对于学生十分重要。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提高与发展。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教师的课堂生活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

音乐教师的声乐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高师的声乐教学水平。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深切地感到目前教学中存在弊端,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够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因此学生出校之后不能立即适应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需要。新世纪中国的教师队伍将是21世纪中国社会最具变化的职业。同时,教师角色的转变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是学校确定师资培养方向的重要依据,必定会引发师资教育的深刻变革。

一、声乐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声乐艺术的发展同声乐教育的发展总是紧紧相联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歌唱艺术水平往往反映着声乐教育水平的高低,教师的教学和演唱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高师声乐教学水平,必须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声乐教师队伍。

1 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地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2 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靠听觉去把关,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断学生发生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如果耳朵不灵辨别不清就不知道方法往哪里用,甚至可能引导到错的方向上去。

3 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生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

4 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的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

5 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学科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

二、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师资队伍的培养

1 随着改革的发展,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能适应教育和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要求的大批优秀音乐师资队伍。而传统的音乐教育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一些基础的知识技能缺乏研究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节奏感的培养,准确的歌唱能力的培养,听觉能力的培养,多声部能力的培养,读谱能力的培养,音乐创造的培养;音乐中合作能力的培养儿童训练及青少年变声期的训练等方面。如果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仅仅只是琴弹得好,美声唱得好,这样能解决学校教育的实际问题吗?教师的角色不能是等学生毕业以后到工作岗位才培养,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是盲目的。

改革后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首先是把学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培养,并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他们早一点地进入教师角色,为学生创设特殊的环境,使学生像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让学生参加与学校的改革,使学生感到自己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教师。教师不仅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教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言传身教地去影响学生。所以,高师声乐教育专业培养未来的教师要加强人格和道德的修养,更好地适应基础音乐教育。

2 尽管近年高师音乐系科的师资建设有了大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院系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教授、副教授的年龄偏大,没有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忽视学科队伍的梯队建设,师资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3 合理的师资结构,重点培养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使他们尽快成长。

4 各系院的领导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合理使用人才,为教师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三、声乐职业教师从实践型向实践和学术双内型转轨

声乐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依靠两部分,一是音乐学院和众多的师范现职专业教师。二是现行教育母机所孕育的未来师资。近代声乐教育家周小燕、郭淑珍、黎信昌等人他们掌握系统的声乐教学理论,属于实践和学术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在声乐教育进程中发挥着带头人的作用。事实上对音乐学院和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没有本质区别,都需要起码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只是他们所从事的教学对象不同,在教学实际中侧重面也不同,音乐学院更侧重个人声乐演唱纵向挖掘、追求精益求精的演技,而师范教育则侧重横向全面开展、博中求精。

他们在各自的教学领域中向不同范围扩展他们的专业知识。但他们是在一个共同的声乐技法基本规律上、在声乐的轨迹上运行,最终是统一在国民音乐发展大方向上。如果依从“师范院校姓师,比音乐院校低,永远是老二”的认识,声乐教师的素养被演唱技术所取代,音乐学院不研究教法,只顾发展个人演唱技能技巧,师范学院不断向音乐学院攀比,这种单一实践型教师,只能在底层的工匠轨迹上运行,那么我们这一代声乐教师队伍就难以形成真正领导全国声乐事业向新世纪跨进的高水平序列。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教育的成败。目前声乐师资要逐步实现向实践和学术双内型教师的转轨。

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三:声乐艺术教学的几点探索

摘 要:声乐艺术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艺术,要营造氛围,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耐心沟通,科学用嗓,消除学生对自身嗓音的疑虑;加强唱歌技能方面的多元训练。

关键词:心理因素 技能因素 少抽象 多形象

初中音乐课当中,学生“有表情的演唱”似乎很难,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表达的情感不再单一,会很在意“别人怎么看”。学生正值变声期,学生的嗓音往往在一学期内就成“公鸭嗓”了,学生唱歌不再自信了,怕其他同学嘲笑。另一个原因是所学歌曲难度增加,学生的演唱技能与歌曲难度产生了矛盾。带着这两个问题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心理因素

1.营造氛围,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要想让学生改变不愿当众演唱的害羞心理,鼓励学生到教室前面进行表演,开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唱,同时加强对最先表演的学生的鼓励,来激发其他学生的演唱欲望,到最后再鼓励学生进行独唱、二重唱的表演。这样不仅使大多数学生消除了害羞、害怕的心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对其心理素质的耐受力也是一种锻炼。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

2.耐心沟通,科学用嗓,消除学生对自身嗓音的疑虑。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唱歌时,声音清脆响亮,而进入中学后,嗓音变得沙哑,音高唱不上去,音低唱不下来,歌声不像以前好听,怕遭同学笑话,所以连上音乐课也不愿开口。这是学生进入了变声期的表现,这时教师要告诉学生不必慌张,也不必担心,这是我们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

连续歌唱时间不可太长,要有间歇,可采取听唱结合的方法;用嗓不能过多,不过分地挤压喉咙唱歌,坚持轻声歌唱;教育学生注意生活卫生,加强锻炼,保证睡眠时间,饮食上避免刺激性食物,遇有急性喉炎、感冒及女生月经期间,应避免大喊大叫;也可为学生把歌曲适当降调,来消除学生对自身嗓音的疑虑。

二、技能因素

在唱歌技能方面我的原则是:少抽象,多形象。

1.歌唱的呼吸。歌唱艺术的一切技巧都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有关,因此,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也是歌唱的重要原则之一。

歌唱的呼吸有呼气、保持、吸气、换气四个过程,比如吸气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去闻一朵鲜花,或者是感受一下雨后清新的空气,呼气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缓缓地吹小纸条,或者假设均匀地去吹桌上的灰尘。

2.歌唱的发声练习。歌唱前的发声,好比运动员赛前热身一样,是学唱歌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分三个部分,即低声区、中声区和高声区。低声区发声,我采取的是以饱满的情绪朗读式发声。

一个学生让他情绪饱满地大声朗读,他很容易做到,比如让学生模仿王刚的声音念个“咪”,学生很容易做到,然后把这个“咪”按刚才的声音延长,或者按刚才的声音模唱一小段旋律,这就是一条很好的发声练习曲。但是你如果告诉他,低音区共鸣在胸腔这一块,把胸腔打开,喉结向下稳定,这个对他们来讲也许很抽象,所以在初中音乐课教学当中还是得多用假设、比喻的方法对学生形象教学。中声区涉及到换声区,因为是变声期,再加上学生演唱技能有限,往往唱到真假声转换的地方就容易破音。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不要去强调理论,只要让学生把发声的元音变窄,控制好气息,声音自然就能转换。至于高音,针对初中生的特殊生理变化,我们还是以轻声哼鸣为主。

3.歌唱的语言。美声唱法要求“把字放到共鸣里”,“贴着咽壁吸着念”,以美化歌唱语言的音色。学生对于“咽壁”、“共鸣”很茫然,我们也要求不了每个学生在现阶段用美声演唱我们所学的歌曲,但是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演唱技能。很多学生讲话声音很大,一到唱歌,声音就发不出来。

其实唱歌就像讲话,我就利用我们传统戏剧——京剧的念白方式,让学生像念京剧对白一样念歌词,几遍念下来,教师只要旋律一跟,叫学生把刚才的“念白”都连起来,加上气息的支撑,声音就拧成了一股力量。比如我教学生唱《当兵的人》这首歌,第一句“咱兵的人”,本来这句歌词唱出来是多么的坚定、自豪,可是学生心有余力不足,“咱”字上不去。

我叫学生对着窗外大叫一声“咱当兵的人”,学生以最饱满的声音漂亮地喊了出来。“好,再高一度,重喊一遍!”以此慢慢高上去。其实不难发现,唱歌只要能保持饱满讲话时的状态,声音就能唱上去。所以,我常常告诉学生,这首歌的歌词,你能读,你就能唱。

4.歌唱的表现。歌唱艺术追求的最高目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具体体现在歌唱中则是“声情并茂”。“情”在歌唱中起主导作用,是“声”的灵魂。如何表现歌曲内涵,也是中学音乐课中情感体验的一个重要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节奏、速度、音色、力度。

节奏、速度是情绪和情感的外化,是歌曲的生命。一首歌曲的节奏、速度表现往往能体现一首歌曲的音乐体裁与音乐情绪。如:二拍子、四拍子的进行曲,三拍子的圆舞曲,快板体现欢快、活泼、乐观的气氛,慢板体现哀怨、深思、凝重的气氛等等。②歌曲的内容。歌曲表演强调“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就要求教师在让学生学唱前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歌曲的内涵,只有了解了歌曲的真正内涵和主题思想,我们才能有感而发,表现歌曲。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初中音乐课声乐教学,还是应该给学生以深入浅出的技能方法、轻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为学习的基础,使学生想唱歌、爱唱歌、能唱歌。

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声乐毕业论文范文

2.声乐论文格式范文

3.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4.音乐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5.关于音乐方面的论文

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3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