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良好学习氛围的烘托,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持久性差,意志力相对薄弱,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论文,欢迎阅读!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篇一
一、利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使用电子白板技术可以将抽象数学的知识形象化,使需要耗费较长时间的书面讲解变得简单,通过电子白板技术将数学世界真实的在学生面前展示,对学生构建数学抽象的概念起到积极地作用.在学习“三视图”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将物体进行动态的运动、旋转,让学生直观的观看物体不同角度的形状,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三视图的含义,绘制不同角度的物体图形.又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提前下载好海上日出的视频,配合精彩的解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的冲击,通过观看日出上升与海平面的位置变化,真实的感受到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中简笔画以及图像处理的功能,简单明了的画出圆与直线的关键位置关系,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视频与简笔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清晰明了的理解圆与直线的关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变得简单,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的内容学习时,学生往往不能充分理解三者间的概念区别,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展示功能向学生展示:直线的两端都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没有端点;射线可以利用光束向学生解释射线是有一个端点的,另一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线段则是一段具体的距离,是可以丈量出长度的,两端都是有端点的.通过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就可以将这种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的展示出来,丰富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创造机会进行合作化教学,在相互交流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数学教学内容设计时,初中数学教师应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来.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这一章节时,对书本中重、难点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提前让每名学生准备4张相同形状的卡片,每个人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不同形状的设计,在课堂上将提前准备好的卡片在投影上进行移动,这不仅让学生参与到了教学内容设计当中,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又如在进行“认识多边形”内容的学习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好课堂使用的材料———各种多边形的随意放置图片,在课堂上,教师将放置图放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将各多边形与边数、内角和进行对应,写出正确的内角和计算过程,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相互间交流学习,创建小组化的教学模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各个小组进行自主性互动教学,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想象创造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给予学生相互讨论的时间,互相讨论研究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计算解题技巧,然后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黑板上向全班同学演示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在演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指出在演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吸取他人的教训,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小组在演示过程中的好的地方,用于自己以后的学习.
三、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概念的书面解释是很抽象的,学生无法很快的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在对学生解释抽象概念的时候,可以将概念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帮助自身理解概念的深层含义.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并思考升国旗时,班级学生的方阵排列.这些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现象可以让学生化抽象的概念于形象化的实践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概念的意思,还能够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问题,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结语
初中数学教师要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各种课堂活动丰富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者:戴晓峰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篇二
一、教师自身方面
首先,在教学观念上,教师应该转变灌输式教育的方式和观念,逐步将学生作为数学课程所有参与者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发现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的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带动起来.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对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授,可以采用引导归纳的方式,讲解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上,引导学生理解和寻找多种方式去学习和解题,老师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列举典型例子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而举一反三最终使学生掌握一整套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在对学生的态度上,除了应该遵循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公平公正原则外,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应该支持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者不同的解题思路,并且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帮助分析,引导解决,对不同见解的解题思路,正确的教师应该褒奖鼓励,错误的对错误方面帮助学生分析.
二、营造愉快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往往是“权威—服从”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的活动要受到教师的限制,这样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多鼓励、少批评,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民主意识.例如,在学习几何问题的时候,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添加的辅助线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耐心地听取学生的想法和解题思路,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出现错误的时候在给予纠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自发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
三、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持久性差,意志力相对薄弱,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除了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还应该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怀着愉快的心情,高效完成既定学习任务.例如,在导入“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趣味性的游戏:让一位同学站起来,在脑子里随便想一个数,不能讲出来,然后把想好的数加3,乘3再减3,然后告诉老师结果,如果学生说结果是24,老师可以立刻给出他想的数是6,学生对这样的结果感到非常有趣和惊奇.这时问学生:“你们想掌握这种诀窍吗?”学生立刻兴奋地回答:“愿意!”这时再告诉学生这其中用到的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关于方程的知识,这样,学生不仅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内心也涌起了强烈的学习兴趣,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活跃.又如,在探究“过三点的圆”这部分知识时,创设如下情境:现有甲、乙、丙三个村,要在三个村之间建一个学校,要求学校到各村的距离相等,学校应建在哪里?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展开激烈讨论.由于刚学了圆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想到应把学校建在经过三个村的圆的圆心处.但是这个圆心点应该怎么确定呢?如此提问,不仅从实质上揭示了问题,同时也很自然地导入新课题.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积极展开思考、动手画图和相互讨论,认真阅读教材,学生就能全方位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四、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现象和事物比较敏感,容易记忆和掌握.实验教学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不仅可以形象的揭示数学原理,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例如,在学习“等式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天平进行演示实验.首先将天平放到水平的桌面上,分别在两个天平盘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砝码和物体,这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同时往左右盘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砝码和物体,天平仍然会处于平衡位置,接着分别减去左右盘中相同质量的砝码和物体,这时天平仍然会处于平衡位置,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导入等式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类比天平来理解等式的性质,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强化理解记忆,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五、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数学中包含的很多概念和定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也是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讲解的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数学概念,仅仅强化了知识的共性,并不能从本质上理解其内涵.例如,在教学“中心对称”这一典型概念时,关键要让学生对“旋转180度后能够与另一图形完全重合”形成直观明晰的印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呈现图形的旋转过程,让学生直观体会图形的变换,加深学生对“中心对称”的理解和应用.又如,在制作“生活中轴对称”这一组教学课件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首先用“蝴蝶飞舞”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锁定一只蝴蝶并逐渐放大,让学生通过形象的视觉体验,充分了解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达到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勇于探索,积极尝试,就一定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有效.
作者:王晓旸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城中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篇三
一、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自古以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都是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只负责课堂上讲教材,几乎不管学生的感受,教学内容以考试重点为主,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教师都只顾传授知识,学生作为知识接收的对象,在教学中完全不被重视,同学之间缺乏交流,教师与学生也几乎不交流,把学生的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在改革后的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与方法,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题,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教学更加有意义。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课改之后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随着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的学生方法也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探究性学习产生兴趣,并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探索,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在智力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影响因素就是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让人对某一项事物产生兴趣,探索欲望,或者愿意从事这项探索活动。兴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还能使其产生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若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则会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就会深入的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而言,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兴趣才会成功。对数学感兴趣的人在学习时会全神贯注,一旦遇到难题,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若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就会感觉数学课堂十分枯燥,就不会集中注意力学习数学,也不愿钻研数学难题,最终导致数学成绩差。在探究性问题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安排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新编的教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数学课充满趣味,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给学生创造具体生动的情境,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与符号进行交流,将数学广泛运用于生活。当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就可以逐渐学习由直观认识往抽象知识转化,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允许学生存在不同的想法,并鼓励学生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当学生的想法合理时,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探索,这样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没有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其养成爱研究的习惯,提高动手与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不断的探索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使数学价值最大化。
(四)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重视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相同,但每个学生的性格都具有完整性。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导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个体都具有独特性,兴趣爱好方面各不相同,各有所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要结合数学的特点与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指导,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并对其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上,在数学学习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比传统学习方式更具吸引力,教师要对这种教学方法引起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作者:李则烈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联合乡中学校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