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暑节气要送大暑船 大暑节气的习俗
在浙江一带,大暑有送大暑船的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那么为什么大暑节气要送大暑船呢?下面是有大暑节气的习俗,欢迎参阅。
大暑节气为什么要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送大暑船的这一民间习俗那是由来已久。在清朝同治年间,葭址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尤其是到了大暑时期更加地厉害。当地的居民认为是五位瘟神所致,于是,便在江边建起了一座五圣庙,时常进行祈求许愿,希望祛病消灾。而由于葭芷处于椒江口附近,沿岸的渔民也是特别的多,为了祈求出海捕鱼平安,渔民便决定在大暑这一天集体供奉他们,并将载有供品的船只送至椒江口外。这也就是今天的“渔休节”送大暑船习俗的由来。对于当地渔民来说,这个习俗也许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虽说大暑船的由来是伴随着五位“瘟神”的传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说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五位“瘟神”也成了“五圣”,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五圣”在海上帮助渔民解除险情、送水送粮的传说。
传得最广的一个说法是这样的:五圣分别姓张、刘、赵、史、钟,生前同科中进士,结果最后却被皇帝冤杀,死后冤魂不散,常要作祟,皇帝便封他们为五方行灾使者,民间称作“五圣”。由于五圣被视作凶神,人们既要供奉它,又要送走它,故此才诞生了“送大暑船”这一形式。
送“大暑船”活动整个组织工作历来都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牵头并分工负责进行。大暑节前一天的主要活动是“迎圣”,所谓“迎圣”,就是迎圣队伍从五圣庙出发,边敲锣打鼓放鞭炮,边去当地本保庙、乡主庙、扬府庙分别请出所供奉的本保爷、乡主爷、杨府爷这3位神爷的牌位,用小轿抬回到五圣庙,这就是“迎圣”。
“大暑船”与普通渔船中的大捕船差不多大小,长约15米,宽约3米余,船内设有神龛、香案,载着猪、羊、鸡、鱼、虾、米、酒等食品,水缸、缸灶、火刀、桌、椅、床、榻、枕头、棉被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以备供奉。“大暑船”船身通体呈兰色,上头红色的花纹特别引人注目。
到了大暑节那一天,先由十几个青壮年人将飘红挂绿的大暑船从五圣庙抬往江边,随后,参加庙会的全体队伍便计算着时间从五圣庙出发了,他们沿葭沚主要街道逶迤而行,最后来到江畔。此时一般正是潮水涨满的时刻,至大暑船被拖出椒江口外白沙洋时,正好开始退潮,借助着潮水的力量,大暑船顺江而下,越漂越远,也带走了人们美好的祝愿。
而后,沿线的渔民们又进行了相关的娱乐、庆贺节目,包括走高跷、舞龙、抬阁等。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退潮时,中午12点左右欢乐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大暑的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习俗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粤东南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而我国的台湾地区则有在大暑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而且有败火的作用。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鲁南地区“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入伏之时,正是麦收结束,新面上市。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农村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吃个新麦馍馍。狠狠心,杀只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带着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你家闺女接回来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馍馍,也杀只羊,也把闺女接回来,吃伏羊。于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猜你喜欢:
1.大暑节气为什么要送大暑船
2.大暑时节15个民间传统习俗
3.大暑节气
4.大暑节气的温馨问候短信
5.关于大暑的谚语 大暑节气谚语
为什么大暑节气要送大暑船 大暑节气的习俗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