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例子_大学成功人士创业事例

发布时间:2017-06-05 14:19

人生是一台戏,精彩的剧情演绎着你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例子,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例子_大学成功人士创业事例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例子篇1

大学生做校园旅游营收百万

去年夏季从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毕业的林金培,如今已拥有7家实体门店、30多名员工。今年3月,他和其他3所高校的6名大学生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专注于做“高校中间渠道商”,“商家让利给我们,我们再让利给大学生,从中获取微薄利润”。该公司运营半年来,营业额超过800万元,利润近百万元。而这一切,都得从他大二时当在校学生代理说起。

从代理校园旅游起步

2008年6月22日星期日

期末到了,大家都忙于准备复习考试。我的校园旅游代理市场也开始进入淡季。掐指算算自己做这个学生代理也有半年多了,收获还不小。

去年10月,我花了两周时间在校门口察看,发现周末两天就有15辆旅游巴士从这里出团,按每辆车40人计算的话,就有600人出游。一个7000多人的学校,周末就有近10%的学生出游,可见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潜力之大。

我想代理校园旅游市场应该不错,于是就上门找旅游公司谈。在校园占据份额最少的那家旅行社给我的返点最高,我决定给他们拉生意。

万事开头难。第一个星期,靠朋友的关系仅仅成交了一单。从第二周开始,我在校园贴海报、在路边发传单,课后挨个宿舍推销自己的“产品”,渐渐地有人开始主动联系我,并陆续接到一些集体出游的单子。其中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200人集体出游,是我接到的最大一单,单笔就赚了1200多元。前两个月,总共接了20多单集体出游,有了6000多元的收入,也算是“第一桶金”吧!

这个学期初,我在学校成立了见习与创业协会,自任会长。我们的协会像是一支创业团队,设有市场部、网络部、宣传部,40多名协会成员平时参与旅游代理业务。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年时间就有盈利4万多元,同时还增设了驾校报名项目。由于业绩飙升,原先聘我为校园代理的那家旅行社,一周前任命我为项目市场部经理。

建立跨校区联盟销售团队

2009年11月29日星期日

过去一年多,在代理旅行社产品的同时,我们还自行开发了适合大学生集体出游的户外项目,比如烧烤、登山、踏青等,并且在福州各大网站发布出游信息,吸引其他高校的同学报名参加旅游。

由于业务不再局限在我所在的至诚学院一个学校,我们需要在各个学校设立代理点。今年暑假,我特地留在学校,和同学们探讨如何把本校的代理模式复制到福州的其他高校去,大家认为需要组建一个跨校区的联盟销售团队。

开学至今,我花了两个多月时间,通过联系各个高校创业协会负责人,总算建立了一支由13所高校组成的联盟销售团队。绝大多数同学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但也有人表示怀疑。一般需要三五天的答疑和解释才能说服一所高校加入我们的销售团队。联盟销售团队成立之后,我们才从真正意义上将“中间渠道商”模式从单一高校发展到福州各高校。但是,从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发展的瓶颈和管理的弊端:代理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频繁,管理成本高;无固定办公场所,各高校利润结算困难,因分配而引发的小纠纷在所难免。这些问题得尽快着手解决,否则合作难以长久。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例子篇2

女研究生毕业摆摊卖烤脑花 称心理有落差

又到一年毕业季,此时,大多数同学除了忙于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外,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然而,即将从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毕业的研三女生焦昱纬却一点也不慌张,这个出生于1990年的女生,早已谋划好了未来—回到老家河南省洛阳市,摆摊卖重庆烤脑花。

求职不顺她找到商机

前不久,洛阳一家美食机构举办洛阳最好吃的美食的评选,经过众多吃货投票,霸道烤脑花成为洛阳“最好吃的50家美食”之一。店老板焦昱纬自己也没想到,读了研究生,会从事这一行业,原计划准备毕业后从事广告工作的她,现在打算将烤脑花一直做下去。如今,每天晚上8点到11点,她都会和男朋友赵思一起在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南街酒吧外的一个5平方米的小摊卖烤脑花。

2008年,焦昱纬考入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她考上本校的研究生。7年的重庆生活,让她习惯了麻辣味道。烤脑花是她的最爱,她称,每隔两三天都要吃一次烤脑花。

2014年5月末,学校课程结束,焦昱纬回到洛阳找工作,不过并不顺利。焦昱纬说,那时候找不到工作心里烦躁,就想吃一口烤脑花来消愁,但是她走遍洛阳却没有发现一家烤脑花店。

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在洛阳找脑花店的过程可以称得上是由怒到到喜,“开始在洛阳找了半个小时没发现一家,觉得很不爽,可是当把洛阳快找遍还没发现一家时,我心情就变得高兴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于是,她有了在洛阳开烤脑花店的想法。

偷学技术蹭场地摆摊

半月后,她又回到重庆,准备找一家烧烤店的老板拜师学艺,不过却吃到了闭门羹。“烧烤店老板告诉我烤脑花的技术属于商业机密,不外传。”

拜师不成,只有靠自己去摸索。于是焦昱纬每天都要去点一份烤脑花,偷偷观察烤脑花的流程。“脑花烤之前包在锡箔纸里,看不到里面,我就借口看脑花是否新鲜,打开看里面有什么配料。”观察了半月后,焦昱纬回到了洛阳开始做烤脑花,不过烤出来的脑花味道总有一股腥味。“开始以为是脑花不新鲜,后来换了几次还是有腥味,最后问了一位厨师才知道,原来脑花在烤之前要将上面的血丝剔除,否则就会有腥味。”解决了这一难题,烤脑花的味道开始变得正宗起来,于是摆摊卖烤脑花被纳入日程。

焦昱纬称,她的摆摊启动资金,只有研二时做兼职挣的6000元钱,她将目光放在了洛阳市涧西区牡丹广场旁的酒吧一条街,因为那里晚上有很多年轻人去消费,而且年轻人爱尝鲜,能够接受麻辣味道的烤脑花。

为了节省资金,焦昱纬不停地找可以让她免费摆摊的酒吧。焦昱纬回忆说,“我告诉他们如果让我在酒吧外摆摊,我的烤脑花一定可以为酒吧带来一些客流量。”最终,她找到了一家酒吧。“现在,我平时每天能卖50份脑花,节假日会卖60份,一份烤脑花卖15元,一天的营业额在800元左右。”焦昱纬介绍。

“说不失落是假的”

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蔡敏表示,虽然焦昱纬没有选择本专业的工作,但是她的烤脑花店实际上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外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许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选择摊煎饼、煮米粉、卖肉夹馍等小吃创业,这种现象值得我们理解和支持。

话虽如此,但看到一起将要研究生毕业的其他同学,找到体面工作,而自己却摆摊挣钱,心里会不会有落差?“说不失落是假的,有时候也曾羡慕找到好工作的同学,毕竟读了十几年书,一份好工作才是最好的回报。”焦昱纬说,一开始她都不好意思给亲戚说在烤脑花,怕亲戚嫌她没本事。

“摆摊卖烤脑花虽然看似与读书多少无关,但是书多读一些还是有好处。”她称,广告营销知识和经营息息相关,毕业后她将联系一些电商,在洛阳团购销售烤脑花。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例子篇3

他高二时研究软件赚4000块,从草根消费者做起,如今身价过亿

经历失败:高中时代就开始网络“掘金”

与大多同龄人一样,黄承松从小就对新的事物十分热衷,凡事总喜欢刨根问底。他的这种执着,也让他比别人想得更多,看得更远。进入高中后,黄承松开始接触电脑。当同学们不是打游戏打得风声水起,就是上网聊天聊得火热之时,他却通过电脑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花了20天研究软件,赚4000块钱!”黄承松说,互联网时代,网络上遍地都是机遇和商机,只要看得准,下手快,就有成功的希望。黄承松被保送华科大后,高三下学期就闲了下来,做起了全职软件开发,从那时候起,他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从高中到大二上学期那段时间,经济来源主要靠写程序来挣学费和生活费。2010年8月,还在读大二的他开始尝试创业,注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用兼职赚到的钱作为创业资金,做电商导购网站。就是消费者通过他们的平台渠道,购买其他大型电商商户的产品,累计积分,然后他们根据买家所积累的积分,得到相应的返利。谁知,看似前景很好的平台渠道,真正运作起来并不简单,加之同类网站竞争激烈,大的电商平台担心利润被挤压等原因,黄承松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差点连吃饭钱都折腾光了!”回忆起当时的窘境,黄承松至今记忆犹新,坦言不仅积攒的钱打了“水漂”,身上也只剩下几十块钱。这次失败,黄承松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折腾出去了多少钱,而是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经过三个月深思熟虑,黄承松悟出一个道理:做网络要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逐渐演变:抓住一个需求点持续去做

2012年4月,黄承松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就创立了“九块邮”,9.9包邮成为了国内这一商业模式的首创者。不过,在黄承松看来,人们选品牌货会想到“淘宝”,选电器会想到京东,消费能力好一点的会选“唯品会”。那么,18-35岁群体中,收入差别很大,消费能力也各异,不是每个人都会选品牌货,选择低价实惠的群体并不在少数。如果补齐完善这一空间,必将大有可为。2012年8月,黄承松创立的折扣精选特卖网站“卷皮网”正式上线,主要瞄准“草根”消费人群,定位为“低价版唯品会”。卷皮网专注在低端市场,从高性价比入手,与唯品会覆盖中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做到所有的货品是网络上的最低价并非易事。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与许多品牌厂家建立了很好信任合作关系,其中有10多万大小商家,1000余家独家合作品牌商;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的精打细算,努力打造全国首家买手制电商。机会总垂青有准备的人,黄承松的“卷皮网”已很快地在电商界崭露头角。2012年,销售收入近1亿多元,2013年销售达7亿元;2014年全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拥有超过3000万买家会员、移动端APP总用户达1500万,成为了国内折扣特卖电商第一品牌和国内成长最快的互联网电商企业。

不骄不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

“做产品,核心的核心就在于一定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无论他们多么小众、多么与正常想象不一致,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还是‘饮料’。当真正理解了你为用户提供的是什么,你才会知道你的用户究竟是谁,喜欢什么。”黄承松说。他们坚信“昂贵不一定好,精准才是好的”。同样价格的商品对于不同人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人们在判断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时,除了受到该物品价格的影响,还受到个人喜好、场合等更多更复杂因素的影响。即我们常说的用户“痛点”。“对创业团队而言,最怕的是丢了最初的创业梦想”,黄承松说,到今天“上卷皮,购便宜”成为老百姓很熟悉的广告语,卷皮团队一直不忘创业之初的梦想:让购物变得更省时、省心、省钱。如今,卷皮折扣已经完成两轮融资,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商业大潮中的黄承松也将继续迎接挑战,其中的风雨只会比以前更艰难。但他表示,卷皮折扣将一如既往为用户“解渴”,关注低收入人群、关注购物体验、关注中国,并最终成为一家“伟大公司”。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例子_大学成功人士创业事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