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7-06-07 21:07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新作。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农民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下面是小编向各位推荐的檀香刑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檀香刑读书笔记篇一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新作。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农民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刚读完莫言的《檀香刑》,抛开内容不说,就结构很是新颖,他以书中人物的自述来构建此著作,人物心理描写细微,语言有特色,方言适当介入,把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这本书看下来,心里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来自刑法,来自没落的大清朝,来自大众被压抑的,敢怒不敢言的愤怒,来自知县无法为民请愿的无奈。在那个时期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呢。

很久没有读到过这么深入人心的作品了。回顾之前自己最欣赏的文学作品《穆斯林的葬礼》,它也是部大悲的著作,直刺人们的心灵,但是这部带着血腥气的《檀香刑》,让我真正体会了一场“民间的狂欢”。它将历史事件巧妙的运用到此书中:德国人强修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而故事的主人公却是实在的小人物:孙媚娘,丈夫赵小甲,亲爹参加义和拳,公爹是刽子手,而她又是知县的小三。故事主线以刽子手公爹奉命以传说中的“檀香刑”来处决亲爹而展开的,各个主人公以自己的口吻将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层层剥开,同时将历史上那些真实的风云人物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出来,袁世凯、刘光第、慈禧、光绪,戊戌六君子,如活生生般重现。在他的笔下,冷酷的刽子手也有了性情,傻子也能道出真理,女子怀着的是最最真诚的爱情。而在我看来,最值得品鉴的还是知县一角,他高大潇洒,胸怀壮志,却又龌龊至极。我觉得他是自恋的,总给自己的行为找出一大堆热血充怀而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看到百姓哭号叫嚷就要为民出头,袁世凯一句不经意的允诺就能送他一个黄粱梦,请愿过,上吊过,纠结过,还是把自己逼到了一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帮凶的位置上,而最终他觉醒了,结束了众人的性命,自己的性命等着被终结,可最终化身为一具铮铮铁骨。那是一种热气腾腾,充斥着腥味的语言,戏文般朗朗上口,读完了却又感觉像他描绘的大肥猪一样到处泛着油腻。完全是一种民众狂欢似的热闹不已,但浸透着别样的深沉和悲壮。书中涉及到大量的酷刑,很是血腥,也证明中国古代把刑法作为了一种杀人的艺术。

书中的孙媚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是很悲剧的角色,公爹作为刽子手负责给亲爹实施檀香刑,如此残忍。她的角色想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之一的孙媚娘,她的诉苦与悲伤是徒劳的,唯一依附的知县缺不能为民请命,她心理煎熬至极,却徒劳无功。她书中的最后一章,她,知县,丈夫赵小甲一同看着悲惨受尽檀香刑的折磨的亲爹逐渐在走向死亡,不能容忍的惨剧的钱丁结束了孙丙的性命。这种偌大的悲哀响彻云殿!为何书中这些人物个个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而这种悲剧的发生将归结为封建集权的统治,人们在‘檀香刑’的威逼下,过着胆小如鼠的生活,人们没有自己的声音,知县没有自己的权利,为民请命被袁世凯称作不是一条好狗,无论知县的钱丁怎么做,上级的话永远都是他最后得以解脱的借口,大清将灭的时候,国家如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这个怪物既要快死去,也依然从精神和肉体上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为。顺从的,就殉它,不顺从的,久酷刑杀之。这里面的人物都用尽自己的能力,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为悲哀的国家现身。

总之,这是一本带着隐晦悲哀的书,最后的檀香刑也是无人可承受的极刑,其实承受檀香极刑孙丙的痛,就是全中国人民的痛。

檀香刑读书笔记篇二

刚读完莫言的《檀香刑》。趁着一腔热血还没冷却,记录下我最直观的感受。很久没有读到过这么有血性的作品了,最近充斥着我的阅读空间的不是飘渺的理论典籍,就是主人公形象高大全的革命历史经典。回顾之前自己最欣赏的文学作品,也都是些个人化的写作、心灵上的宣泄。而这部带着血腥气的《檀香刑》,让我真正体会了一场“民间的狂欢”。故事是和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德国人强修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而故事的主人公却是实在的小人物:民女孙媚娘,丈夫是傻子,亲爹闹义和团,公爹是刽子手,情夫又是知县。情节围绕刽子手公爹奉命以传说中的极刑“檀香刑”来处决亲爹而展开的,各个主人公以自己的口吻将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层层剥开,同时将历史上那些真实的风云人物以独特的视角展示出来,袁世凯、刘光第、慈禧、光绪,如活生生般重现。然而莫言描绘的最出色的还是这些小人物们。在他的笔下,冷酷的刽子手也有了性情,傻子也能道出真理,女子怀着的是最最真诚的爱情。而在我看来,最值得品鉴的还是知县一角,他高大潇洒,胸怀壮志,却又龌龊至极。我觉得他是自恋的,总给自己的行为找出一大堆热血充怀而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看到百姓哭号叫嚷就要为民出头,袁世凯一句不经意的允诺就能送他一个黄粱梦,请愿过,上吊过,纠结过,还是把自己逼到了一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帮凶的位置上,而最终他觉醒了,结束了众人的性命,自己的性命等着被终结,可最终化身为一具铮铮铁骨。

不自觉地会喜欢上莫言的语言,尽管之前看《红高粱》时没多大感触。那是一种热气腾腾,充斥着腥味的语言,戏文般朗朗上口,读完了却又感觉像他描绘的大肥猪一样到处泛着油腻。完全是一种民众狂欢似的热闹不已,但浸透着别样的深沉和悲壮。

至于书中破费笔墨的那些刑法,确实很让人受不了,再此不一一列举。虽说没有到了晚上睡不着觉的地步,但是读过以后,还是会起一些生理反应,不太舒服。

记得去年莫言来我们学校讲座,还提到过这部书。他个人似乎很欣赏自己的这部作品,尽管他看上去是个慢吞吞脾气温和的人,但写出来的东西看上去是那么的血性十足,可谓人不可貌相啊。

书后记里提到多年前贾平凹举着题写“莫言”二字的牌子在西安火车站接他,周遭为之惊奇的事情,很是好笑。两个癫狂之人,都喜欢拿人的身体开刀做文章,现在都领教过了,而本人更倾向莫言,觉得他笔下的身体更沉重更真实,更能让我面对现在面临的行尸走肉的境地。当代人真的需要多一些血性和深度的说。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在这部神品妙构的小说中,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的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檀香刑读书笔记篇三

我也不能免俗,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就控制不住地想看他的书。其实也算不上俗气,当我们没有名师指导,没有实力分辨好书之时,就坚持这条经济学原理“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错的”,名家大师们研究出来的优秀作品,应该不会错。

本着这样的原则,听了有声小说《蛙》,记录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高密东北乡人们。凭我有限的知识了解到的计划生育对人性的摧残。果然不错的作品,文学性、趣味性、可读性、社会性都很强。当然,对于我这个外行来讲,很难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它。但我可以真切地感觉到它的趣味,听有声小说,一个个人物形象、故事片段映入眼前,我觉得它是好的。

说到这本《檀香刑》,趣味性和可读性都很强,虽然听过也有一个多月了,但很多人物和情节仍然记忆犹新。从教科学的角度解读它,应该是反应了清朝末期社会的黑暗时期,外国军队入侵我国、欺压百姓,清王朝封建统治下的酷刑灭绝人性,可能还歌颂了老百姓的反抗精神吧。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本书,首先结构比较有特色,以《檀香刑》戏剧的形式串联本书,每一部份由一个人物来演唱、讲述,完全靠人物独白来阐述背景、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形式很特别,我自己觉得难度也很大。其次,关于写作之难,此书涉及到清末时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对清朝酷刑的了解,对檀香刑工具、过程的细致描写令人拍手称奇。每一次写作所需的参考资料、背景调查让我望而却步。但史蒂芬金还是谁来着,说过参考资料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不要让它比故事还突出。最后,也是我阅读莫言最大的感受,对人物没有非黑即白、没有泾渭分明,甚至没有好坏之分。《蛙》里面的姑姑坚守自己从事的职业、坚定执行政策,虽然受害村民都骂她杀人魔头,但我们一点都看不到她的坏,只能看到她从自己的角度把事情做到最好。《檀香刑》里的赵姥姥也一样,赵姥姥的刑罚看似残忍、对孙炳的惩罚看似盲目,但都掩盖不了赵姥姥对自身从事职业的专业和敬畏。我想我们是不没有任何理由来批评、惩戒这些人,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是不也就好了呢?《蛙》里面的村民、《檀香刑》里的孙炳、县官等虽然是与主要人物相对立的角色,但同样站在他的立场和角度都可以理解他的所作所为。

那普世价值观呢?两本小说最后的结局,都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蛙》是对生命的尊重;《檀香刑》忘记了,好像是对正义的追求。所以,要想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明辨是非真的是非常难的。从这一点来讲,我觉得莫言的书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檀香刑读书笔记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