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论文题材

发布时间:2017-06-16 11:53

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小编整理了八年级科学论文,欢迎阅读!

八年级科学论文篇一

初中科学新型作业设计的探索

摘 要: 科学作业是科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作者通过对作业进行现状分析,并针对作业存在的弊端,提升作业设计理念,探索了一种以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为主的新型作业模式。

关键词: 初中科学 新型作业 设计 探索

目前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科学新教材及配套的作业A、B本与以前相比,作业形式有所改变,作业习题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但由于不少教师的作业观没有相应跟进,为了应试教育,给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在实施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有以下这些问题。

一、作业的现状分析

1.“统一式”作业

教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全班学生统一要求的,设计的作业没有层次性,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统一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难度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和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的“统一”作业,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作业形式单一

大部分为笔答题型作业,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少有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二、科学作业设计理念的提升

我认为,要改变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与素质教育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不相适应的现状,首先要改变落后的作业观,进行理念的提升。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生乐于接受的科学作业。设计的作业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作业量和难度的适宜性

首先,注意科学作业的质。应根据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在作业的选编上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难度适中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过难的作业会使学生望而却步,退缩不前。过易的作业又会让学生感到“没劲”,缺乏刺激。因此,对于有些难度较低的题目,要适当地升华;对于有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要适当地降低难度或干脆舍弃。

其次,应科学地控制作业的量。因为作业分量太大,学生往往只能赶时间、赶进度,这就很难真实地展现出他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作业分量太少,达不到作业的目的。适量而有质量的作业才是最有效益的,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不布置那些机械重复的练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严格控制题量。在科学作业设计中一般把握20―30分钟的作业量。

2.作业的层次性(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学生之间有差异,为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作业也应因人而异,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自选式,即由学生自由选择现成的题目。如学生的科学配套作业分为:A―基础作业,B―选做作业,按照学生的基础要求学生A作业必做,B可以量力而行。如果是单元练习试卷,就并不要求学生全部完成,可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划出其中的重点和选择数量最合理的练习。

例如:在初三复习课《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就设计了这样的作业:74页A阶1―9题,B阶中的第11、12题必做,13、14题选做。

3.作业的合作性

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学会合作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在合作过程中,两者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学生之间“师徒结对”的合作方式,学生互教互学,共同解决疑难。也可以师生进行合作:老师要与班中偏科的、缺乏家庭温暖的单亲学生结对,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当然以上合作也可由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家长与孩子要相互合作和分工,相互鼓励,共同完成,在合作中感悟亲情。

三、科学作业设计形式的优化

科学作业理念的贯彻需要新型的作业来实现。作业设计的形式也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所选择。除书面习题作业形式外,通过教学实践,归纳整理了以下几种新型的作业形式。

1.探究性的作业形式

探究性作业让学生的学习从死记硬背走向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学生根据所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2)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处理后,把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留给学生,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一周或两周内完成,最后写出探究报告。(3)学生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选出优秀的探究作业。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第一课时后布置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试一试课后第3题活动:能想办法让乒乓球停留在倒置的漏口,并说明方法是什么科学道理。

2.开放性的作业形式

开放性作业内容对师生双方来说解决方法不确定,有的连问题也不确定,答案更不是唯一的,这类作业形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发散思维、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品可以用来做科学小实验,现有玻璃杯、铅笔、白纸、玻璃板和水,从中选用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要求:至少设计4个实验,并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3.操作型的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科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许多科学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创新。把课堂上没有完成的或无法完成的实验、制作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

例如:在学习“力的测量”时,弹簧秤的使用原理是一难点,课后,我布置了“你想拥有自己的弹簧秤吗?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制作一支弹簧测力计并亲手测出科学课本的重力”的作业。结果,就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弹簧秤交了上来,有用圆珠笔筒做的、有用纸卷的、有用尺的、有用橡皮筋、有用自行车内胎皮、有用笔里的弹簧的……并且标注着清楚的刻度和量程,甚至有的还有使用说明。看着学生的作品,我不由得不佩服学生的奇思妙想和惊人的创造力。

在实践过程中,新型的作业设计和实施在实际教学操作中有所收获,学生对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在作业的解决过程中,不再是一味接收教师的标准答案,而是“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当然还存在一些困惑:新的作业形式还未被家长和学生完全接受。部分家长认为教师设计分层作业是放弃后进生,会使其越来越差;相当一些学生对分层作业认识不足,不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作业。再如,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本质,等等。总之,科学作业形式的设计还需不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

[2]朱慕菊,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解读[M].2002.7.

[3]高晓春.课外作业设计刍议.陕西教育,2003,(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八年级科学论文

八年级科学论文题材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