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读后感
《木兰诗》中的木兰代父从军有大爱,值得我们去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木兰诗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木兰诗读后感篇一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巾帼英雄成为女中豪杰,人中大丈夫!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到到八十年代的中国保尔张海迪,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中国当代青年张海迪9岁时高位截瘫,多病缠身,每行一断路都要洒下比别人多的汗水,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代价,然而她并没有被病魔所吓倒,而是向命运所挑战,每天坚持在家里自学,而且坚持学习各国语言,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而且还翻译了许多英文、日文版的文学著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她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她凭着自己的毅力战胜困难的信心都达到了常人难以办到的事情。她以“人残志不残”的信心创造了生命的辉煌,成为了生活中的强者,谁说女子不如男?
传统道德上的意识偏见,早就应该被历史的车轮辗碎,君不见商海女强人,各国政要中也有女强人的身影出现吗?这个世界本来就有我们女人的一半,凭什么把功劳和成绩都说成是男人创造的,我一定要争做一名出色的中学生,在不远的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女强人!
木兰诗读后感篇二
北朝民歌《木兰诗》,讲述的是千百年前闺门女子花木兰的故事。故事对我来说并不生疏,小时候听父母讲述过,后来上学时也学过。可我每次读起《木兰诗》的时候,都深受感动,今天再次读它仍感触颇深。
木兰乃一名普通“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木兰于是决定舍弃女儿身,替父从军。木兰骑上战马,渡过黄河,越过燕山,经过了重重困难才到达军营。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凯旋归朝,木兰放弃功名利禄,愿回家过耕织的生活。当她一身女儿妆出来和昔日战友相见时,人们都十分吃惊。
木兰诗读后感篇三
一提到“花木兰”,大家都会想起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现在更有许多人将它拍成了电影,千古流传。
战争产生英雌,在世无男英雄的情况下,便会有女英雄,北魏与柔然战争没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兰。 她本是个柔弱的女孩,可他为了年老的父亲,就不再柔弱;她本是个织布女子,但她为了父亲,就参军打仗。她从不向男的低头,大声告诉了世人:巾帼不让须眉。花木兰就要出征了,是多么的急促紧张,是多么的昂扬士气,行军多急,军情多紧张,军令如山倒,作为一个少女离开闺阁,投入战场,何异投入另一个世界。她与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不同的事迹,创出了与男人不同的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女子哪里不如男?”
花木兰回来了,这很不容易。她重视生命的可贵,更加懂得家庭的温暖。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地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故乡。
她回来了,年迈的父母搀扶着出来迎她,姐姐理妆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猪羊,以实际行动迎接姊姊的回来。看到这一切,花木兰由衷地高兴,十二年的沙场出生入死,多难。十二年的乔装而不露痕迹,多难,然而这一切都过去,花木兰内心的精神力量,该是何等地伟大。
日子安定下来,过去的伙伴又来看她,她每次都总是以女儿装见他们,对惊怕的过去的伙伴,花木兰在内心说:知道了么?过去与你一道血战沙场,立下大功;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我是个女孩子。
还我女儿本色,花木兰多么自豪。
木兰诗读后感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