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第一次联考试卷
相关话题
面对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联考考试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一语文上册第一次联考试卷,供大家参考。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次联考试卷:
一、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上相应的汉字。(4分)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huàn发盎然生机。触摸一缕阳关,你会感受生命的绚烂;采xié一朵鲜花,你会嗅到生命的芬芳;líng听一声鸟鸣,你会领略生命的惬意。与自然亲近你会心旷神yí;与生命相拥,你将充实丰盈。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 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B.“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C.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
D.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C.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比较合适。
D.在“最炫文言风”的热潮中,使一些流行语和英语被翻译成了文言文,颇添语言美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
B.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溱湖参观游览,一路上大家沐着阳光谈笑风生。
C.柏林爱乐乐团演出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气势磅礴,乐音沸沸扬扬。
D.我国各界人士强烈谴责5月22日发生在x疆乌鲁木齐的危言耸听的暴恐袭击事件。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② ,吹面不寒杨柳风。
③ ,桑榆非晚。
④《赤壁》诗中,作者用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的诗句是:
⑤古代诗歌中,古人常借物传情。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诗句是: , 。
⑥《浣溪沙》中表达作者热爱生活, 旷达乐观性格的句子是: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0分)
作家赵丽宏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为此七⑵班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⑴【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 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
⑵【探讨读书方法】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进入初中,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4分)
①向校长提建议: ___ (2分)
②向同学提建议: __ (2分)
⑶【检查读书成果】
汤姆的白天是辉煌和欢乐的,但夜晚则充满了恐惧。印第安人乔每晚都闯进他的梦中,每次眼睛里都含着杀机……因为在庭审的那个大日子的前一天晚上,汤姆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律师……可怜的小家伙让律师答应为他保密,但这又怎么样呢?汤姆由于良心不安而不得不在夜里赶到律师家中,把可怕的实情从曾用最毒的毒誓封住的嘴巴里吐了出来,由此哈克对人类的信心就荡然无存了。
白天里,看见莫夫•波特感激涕零的样子,汤姆为自己说出了实情而 高兴;但到了晚上,他又后悔自己没有把嘴巴封住。
联系原著,说说选文中汤姆为什么会感到既“高兴”又“后悔”?(4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唐朝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完成第7题。(6分)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此诗为贾至被贬期间写的。
7.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3分)
⑵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像是不合常理却很奇妙,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14分)
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父季 真,位①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②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③,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④童仆,俟⑤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⑥。由是⑦声誉甚盛⑧,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注】①位:官职。下文“中书侍郎”“钜鹿太守”均为官职名。②耽:迷恋,沉溺。③疾:疾病。④驱逐:赶走。⑤俟:等,等到。⑥为……所:被。⑦由是:因此。⑧甚盛:很大。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好学耽书 ( ) ②父母恐其成疾( )
③禁之不能止( ) ④由是声誉甚盛(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禁之不能止
A.俟父母寝睡之后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至之市 D.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内 外 亲 属 呼 为 “圣 小 儿”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刻舟求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祖莹这个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选文主要叙写了祖莹的哪件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三)阅读《安恩和奶牛》(节选),完成12—14题。(10分)
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那人问道。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可是他打断了她: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12.用简明的语句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⑴文中写有人出大价钱买牛,“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结合上下文 分析,她为什么窘迫不安”?(2分)
⑵最后一段画线句中的“我们”不能换成“我”,为什么?(2分)
14.学习了《安恩和奶牛》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4分)
( 四)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 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 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15.请写出本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见解:________________。(3分)
16.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3分)
17.阅读“链接材料”和文章相关内容,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蔺相如见本国君王受辱,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
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次联考试卷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