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调研文章_反腐倡廉调研报告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反腐倡廉调研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反腐倡廉调研文章篇一:反腐倡廉调研报告
法治反腐是反腐倡廉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反腐败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这为推进新形势下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指明了方向。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按照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实施法治反腐。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反对腐败始终是中央所关心和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同,反腐手段的侧重点也不同。在毛泽东时期,关注的是保证权力真正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强调的是思想教育、加强监督和严惩腐败分子。新的历史时期,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强调制度的规范和制约作用,把制度作为与教育、监督、惩治并重的反腐败手段,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强调“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完善党委(党组)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决反对个人独断专行”;“探索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的途径”;“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所有这些都说明,反腐倡廉必须走法治反腐之路,规范和制约权力行使是法治反腐的核心环节。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一方面成绩显著,另一方面形势严峻,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局面。主要问题是发案率高、涉案金额高、腐败分子级别高、查处难度高。腐败高发态势为什么难以从根本上遏制?归根结底还是体制和制度上的问题。
法治反腐就是把反腐败纳入法治的轨道,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依法制约和监督公权力的行使,依法惩治腐败分子。其基础是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核心是规范和制约公权力的行使,关键是完善权力公开制度和权力监督体系,重点是依法惩治腐败分子。
推进法治反腐,要解决好路径问题
一是强化反腐败的法治思维理念。坚持运用法治方式推进反腐败工作,实现这一转型的难点在于冲破传统的“权大于法”的思想观念误区,树立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思维,这是决定法治反腐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二是整合反腐败的工作力量。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法治反腐的需要,对现有分散的反腐败工作力量进行整合,加强反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检查指导;加强反腐败法律的执行实施和检查监督;严厉查处重大腐败案件等。三是调整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定位。随着反腐败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定位进一步明晰,纪检机关集中精力管好党纪,协助党委管好党风,组织协调党内监督工作;监察机关集中精力对政府部门和行政执法机关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执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行为。纪检监察机关统揽反腐败工作全局,协调各方力量,将党的反腐败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运用法治方式,凝聚全社会反腐败的合力去贯彻落实。四是规范社会反腐败的秩序。应当看到,运用社会力量反腐败,是法治反腐的良性互动,但不能逾越法治底线。要把社会力量纳入法治反腐轨道,既鼓励社会各种形式的监督、举报,又要使社会反腐败行为在法律框架内发挥对权力的制衡作用,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网络反腐、社会反腐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反腐败工作程序和秩序,形成反腐败的正能量。
推进法治反腐,要解决好法律制度问题
一是尽快制定反腐败法。十二届全国人大已将反腐败立法列入未来5 年的立法规划,明确了我国反腐败立法的路径和时间表。从反腐败立法的定位看,反腐败法是一部基本法,同时还将制定一些单行法律作为补充。按照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原则,对公共财政、政府采购、教育卫生、工程建设、公正司法等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领域以及社会领域,加快反腐败的立法步伐。同时,将一些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有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行政和党内法规、规章制度上升为法律,使法律真正成为最重要、最有力的解决腐败问题的工具。
二是完善配套法规。从法律层面看,进一步加强反腐败的单行法律与条款的协调性、统一性,避免法律之间的相互冲突。从行政层面看,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运行程序、监督机制等方面的配套法规、部门规章和具体措施,纠正和处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从执政党的层面看,处理好党领导反腐败与依法反腐败的关系,通过法治方式,实现从严治党,推进依法治党。
三是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外,各地方应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反腐败法规。目前,有的地方出台了诸如领导干部个人财产公示、“裸官”监管等一些预防惩治腐败的地方性法规,其实际效果及社会反响是好的,应当认真总结这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使之成为法治反腐的重要手段。
四是与国际反腐败公约相衔接。我国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签约国。在我国法律范围内,适应公约要求,逐步建立国际司法协调、调查取证、缉捕和引渡罪犯、涉案款物追缴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在国际双边经济合作中,也应加入反腐败的条款,进一步保障我国公务人员的权益,有效防止在经济合作中出现商业贿赂等腐败现象。
法治反腐关键在从严治吏。在现阶段,对于腐败这个社会毒瘤,我们既不能靠搞上世纪50 年代“三反、五反”式的政治运动,也不能靠搞“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大民主”,更不能靠搞意识形态斗争和道德说教来解决问题。凸显的手段和目标是“治权”。依法治权、依法治官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思维下反腐治权的必然选择。
反腐倡廉调研文章篇二:国有企业反腐倡廉调研报告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国企改革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领导干部廉洁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前国企反腐倡廉形势仍不容乐观,发展仍不够平衡,问题仍不容忽视,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未得到根本遏制,不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党
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了国有企业的形象。
国企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主流是好的,企业绝大多数领导是清正廉洁的。但从近年来发生的数起违纪违法案件来看,面临“三个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意识与国家、社会和职工的要求不相适应。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是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有的领导人员处处以“老板”自居,家长制作风较为严重,廉洁从业意识树得不够牢,不想接受职工监督,甚至担心职工监督。有的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台上说得好,台下做不了。有的领导是“雷声大、雨点小”,习惯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上、口头上,结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上级强调时重要、统筹安排时次要”。
(二)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机制制度建设与惩防体系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教育方面,有的企业年度反腐倡廉教育时间和次数屈指可数,有职有权的、敏感岗位的往往因忙于工作脱不开身而成为教育空档,参加教育的大都是些无职无权、普通岗位的一般干部职工。调研组针对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到2家企业问卷调查,在所列“七类问题”中,反映“教育不得力”的分别占12%、10.3%。评价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做得“好”的分别为58%、44.8%。在制度方面,尽管各级出台了不少规定,但过于笼统抽象,操作性不强,执行中随意性较大。反映最为突出的是“企业领导人员职务消费问题”。
(三)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与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央企业相对省市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要好一些。如央属公司纪委由1名书记、5名常委、13名委员组成,下设4个科室,有专职纪检干部19人。8个二级分厂配有5名专职纪委书记。有的地方国企存在“合署办公”、“身兼数职”的现象。
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对策措施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企腐败行为不仅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而且阻碍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国企反腐倡廉建设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第一,要深化思想认识。认识水平没上去,再好的制度、再严的监督都是苍白无力的。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领导人员的思想是否统一、认识是否到位至关重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营销方式、策略、手段和内部管理等方面有其独特性。但是,国有企业领导必须防止和克服“国企情况特殊”的思想,树立“国有企业有特点、反腐倡廉无特区”的理念。要切实认清国有企业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深刻理解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反腐倡廉。国有企业规模大、作用大、责任大、影响大,
第二,要强化教育引导。扎实有效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是企业一项基础性工程。一要抓好理论灌输。二要明确教育对象。三要突出教育内容。
第三,要加强监督制约。要针对企业改制、资产评估、资产转让等重大事项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健全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要重视企业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设置,按照贺国强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提出的“所有国有企业均要健全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配强班子,充实人员”的总体要求,建议对纪检监察人员配备作出硬性规定,切实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干部,做到有领导管、有部门抓、有人员干;进一步加大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力度,通过选送学习、以会代训、以老带新等形式,提高其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解决“会干”、“能干”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创新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外派、下派机制,建议从省市县党政机关、国企管理部门挑选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到国有企业担任纪委书记,避免企业内部“同级监督同级、下级监督上级”放不开情面、监督乏力的现象。同时,要重视企业纪检监察干部与其他重要岗位的轮岗交流,大胆提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优秀同志,设身处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家庭中的后顾之忧,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政治上有干头、工作上有想头、生活上有甜头、职务上有盼头,从而集中精力抓好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反腐倡廉调研文章篇三:监察局推进反腐倡廉调研报告
一、抓机制,实现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
一是调整领导机构,完善工作制度。今年以来,调整了马山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领导担任,成员为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广播电视局、文联、信息办等人员组成。每季度集中研究一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也相应调整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完善了《马山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马山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马山县反腐倡廉新闻信息奖励办法》等,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上半年召开3次联席会议,研究部署2009年工作,落实读报用刊、主题教育活动等工作。
二是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全县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考核的重要一项单独进行考核评比。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政主要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每月都要安排时间,通过开展主题理论学习、正反典型案例学习和举办领导干部廉政教育专题学习班等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增强自觉抵御腐败的能力,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各单位召开学习讨论会246场次,撰写心得体会3100多篇,参加理论征文50多篇。
二、抓重点,力求宣传教育效果最大化
一是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教育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学党章和党内法规教育、反腐倡廉正反典型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进一步筑牢领导干部的党纪国法和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抓好重点岗位公职人员廉政教育。根据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纪律要求,对财政、国土、建设、教育、卫生、质量监督、食监药监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公职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勤政教育。共组织学习培训6次,参加学习培训人员500多人次,进一步规范岗位履职行为,增强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意识。
三是抓重点时机提醒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抓住节假日或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或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之机,县纪委每月适时给全县1000多名科级领导干部和村委干部发一条廉政短信,时常提醒他们遵纪守法、务实为民、廉洁自律。
三、抓常规,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
一是开展读用党风廉政报刊活动。2009年全县党员、干部订阅《党风廉政教材》2100份,各单位订阅《中国纪检监察报》121份。为充分发挥党风廉政报刊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宣传、指导、教育和监督作用,从2009年3月起,马山县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日一周二月三”阅读《中国纪检监察报》、《党风廉政教材》等报刊活动。“日一”,即党员、干部每天翻阅党风廉政报刊一次;“周二”,即每周各单位集中学习党风廉政报刊一次,检查个人学习情况一次;“月三”,即每月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上廉政教育辅导课一次,党员、干部每人撰写心得体会一篇,各单位月底前向县纪委汇报读报用刊情况一次。开展活动以来,县纪委每周从《中国纪检监察报》、《党风廉政教材》、《中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等党风廉政报刊中精选两篇正反典型廉政教育篇目,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到各单位电子邮箱供各党委、党(总)支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截至6月底,共发送16次32篇文章。全县120个单位集中学习1500多场(次)、党政主要领导上廉政教育辅导课450多次,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11000多篇。通过读用报刊活动,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着力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是充分利用正反典型电教片开展示范和警示教育活动。年初,县纪委对反腐倡电化教育工作作出规定,各乡(镇)、县直各单位每两个月要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观看一次反腐倡廉正反典型电教片,使电化教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元月份以来,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永不凋零的巴山红叶》、《国门拒腐》、《群众利益不可侵犯》等共10多部电教片,共播放312场次,观看人员7800多人次。
四、抓主题,使宣传教育工作鲜明化
在全县开展“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向优秀纪检干部王瑛同志学习,对党员干部进行示范教育。采取“六一”、“八查”、“三结合”等有力措施,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增强了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六一”即学习一本书,观看一部电视片,召开一次学习讨论会,出一版学习宣传板报,上一堂学习教育辅导课,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八查”,即一查“灵魂”,看在思想上是否做到忠诚党的事业,是否全面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查“态度”,看在行动上是否热爱党的事业,对待工作是否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勤奋努力,一丝不苟;三查“形象”,看是否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否尊重广大群众;四查“律己”,看是否坚守高尚情操,能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能否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五查“爱心”,看在内心深处能否做到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保护他人合法权益;六查“敬业”,看是否勤奋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服务水平;七查“协作”,看是否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八查“创新”,看在工作实践中有无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创造性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三结合”,即把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队伍;把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与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五、抓特色,确保宣传教育工作多样化
针对几年来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有所上升趋势,今年以来,马山县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以培育乡土文化为重点,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以丰富载体为主要表现形式,以营造风清气正的乡风民俗氛围为目标”的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和谐农村之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廉政意识和法纪政策观念。
一是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阵地及各项廉政制度。在村村建立廉政文化活动室的基础上,建立乡村“廉政文化宣传栏”或“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橱窗”150多块,张贴或刷写廉政宣传标语1000多张(条)。全县以廉政文化活动室为中心,形成了乡村屯三级农村廉政文化教育宣传平台。同时,将廉政文化纳入农村党建、渗入农村管理之中。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同时将规定融于村规民约,张贴在各行政村委办公楼。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工作,积极抓好村级财务管理、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各村通过宣传栏、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开村务,接受广大村民监督。
二是送廉政书籍下乡。针对农村党员群众缺少廉政书籍的情况,我县从县管党费中拨出专款帮助全县151个村委(社区)各订阅一份《党风廉政教材》。为充分发挥《党风廉政教材》等反腐倡廉书籍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学习廉政书籍活动。
三是送廉政党课下乡。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党校组成宣讲团,到全县11个乡(镇),就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巡回宣讲,并结合金钗镇多名村镇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在宣讲的基础上,组织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座谈。同时,充分依托乡镇党校,积极组织乡镇干部和村委干部、党员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培训。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四是传唱廉政歌曲。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利用本县广大干部群众喜欢吟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曲调,组织有关人员创作了《荷花颂》、《廉政山歌坡过坡》、《山歌唱六廉》等多首壮族三声部民歌,并制作成CD碟在电视台、广播站播出,并同全国新创廉政歌曲精选曲目和DVD碟发给各乡(镇)纪委,将传唱廉政歌曲作为文艺演出的必备内容。全县共组织群众演唱廉政歌曲30余场,参与人数达600多人次。
五是演廉政文艺节目。充分发挥有民间艺术特长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农民朋友的积极性,编写新村规民约、廉政歌曲和小品等,组织农村业余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廉政文艺节目,举办广场文艺晚会、巡回演出等。全县共演出20多场,观众达7000多人。通过演出节目,使农民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在休闲中得到启发,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六是送廉政电影、电教片下乡。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与体育局、广电局密切配合,组织农民放映队深入农村开展电影下乡活动。将《郑培民》、《周恩来》、《群众利益不可侵犯》等正反典型电教片以及农业科技电影在全县各村、屯巡回放影,共放影60多场,观看人数达1000多人次,使廉政文化进村入户。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反腐倡廉调研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反腐倡廉调研文章_反腐倡廉调研报告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