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征文精选

发布时间:2017-06-16 15:49

人生四大乐:青春活力,创业有成,家庭和顺,邻里和谐。创业是一辈子的过程,成长也是一辈子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创业故事征文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创业故事征文精选篇1:商海闯出一片天

绿树掩映下的“八大庄饭店”,以其独特古朴的风格,高贵典雅的就餐环境,用心服务、以情感人的服务态度,吸引了八方宾客。

刘碧芳,是“八大庄饭店”的女老板,她与丈夫蒲潘同甘共苦,在茫茫商海中携手共进,迎来了现在如日中天的兴旺事业!这对来自四川渠县相濡以沫的夫妇,在大武口已经生活了16个年头,从当初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到现在创立大武口人皆尽知的八大庄。

他们在石嘴山抒写了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1995年,她和丈夫在大武口区政府对面租了一间60平方米的平房,办起了“丽都饭店”,炸油条,卖稀饭、包子,起早贪黑做起了餐饮生意。一年后,由于他们夫妻俩吃苦耐劳、精明能干,现有的店面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他们又看好市供销社2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租下来起名为“八大庄”。

他们本着“诚信经营为本,实实在在做人”的经营理念,使“八大庄”在近十年的创业中,先后荣获了大武口区政府、大武口区工商局颁发的诚信纳税户、个体先进单位证书及牌匾,荣获了2000年大武口区工商局诚信活动演讲比赛二等奖。刘碧芳夫妻俩富裕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向贫困山区捐资助学25000元。2003年“八大庄”被自治区卫生厅评为“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使生意日渐兴旺,也使自己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2005年上半年,刘碧芳把近十年积累下来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扩大经营规模上,重新改造装修了原石嘴山市税务局办公楼,正式命名为“八大庄饭店”。新落成的“八大庄饭店”占地面积10222平方米,设有雅座48间,可同时接待1000人就餐,设有客房18间,包括豪华套间、标准间、单人间,设施豪华,功能齐全,有设备齐全的多功能厅,有大型停车场,是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饭店。涣然一新的“八大庄饭店”面积更大、环境更美、服务更优!

开业不久,就举办了岗前教育答题活动,为的是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员工们以店为家,以客为友,千方百计在服务质量上想点子、出新招,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餐饮部厨师刻苦钻研,在保留原有川菜、粤菜、清真菜等菜系的基础上,又分别推出了八大庄烤鸡、御锅羊肉、农家竹桶饭等特色菜肴。

他们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使员工在思想上树立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的意识,从而实现了八大庄饭店从外部形象到内部管理上的真正转变。

创业故事征文精选篇2:勤奋创造财富

我叫姜勇,现任东港市“挚诚理财咨询公司”经理。13年前我从东港酒厂下岗,离开了工作18年的单位。工资的突然停发,一下子让我这个一直以我的工资作为唯一生活来源的家庭,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危机的恐慌中。

我和妻子结婚时,就不像大部分年轻夫妇那样,有父母给准备好的住房和最起码的家具。我们可谓是一穷二白。忧伤时,我们夫妻二人,对泣牛衣,顾影自怜。高兴时我们会默念,贫穷是“一张白纸,能写最好的文字,能画最好的画图”相互鼓励和安慰。但无论如何,靠妻子的精打细算,日子总算过得去,仗着“千金散尽还复来”吗。可下岗后,我一下子慌了手脚。妻子原本就没有工作,儿子又刚刚上学,全家的生活费、儿子上学的费用还有房租…….。

我不敢想下去。突然的变故,让我一下子老了十年。当我在生活的重压下难以喘息的时候,我们社区的老主任老党员张文杰,到我家里看望我们,似乎是漫不经心的说起前院龚振涛夫妇下岗后支起了蓬帐,在路边卖快餐,收入不扉的事。临走时老人扔给我一句话:如果有什么打算,让他知道。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应该想个办法度过难关。应该接受下岗这个现实,为全家的今后做个打算。于是我四处转悠,到处考察市场,最后觉得卖点小百货本钱不大,利润还算可观,只是辛苦些。

好在我们年轻,有的是力气,出力的事难不倒我们。“做买卖?谈何容易” ,妻子说,“上哪弄本钱去?” 是啊,人穷的时候哪会有朋友啊?!想法是有了,但面对着徒有四壁的家,我一筹莫展。看见我一脸的愁云,妻子试探着说:“要不咱去问问张主任?”那天下午,我们夫妻二人躑踯躇躇地去了街道办事处。老主任一见我们,老远迎了出来,问我们有什么打算……话语中充满了鼓励和希望。临走时拿出500元钱,说是借给我们的第一笔投资。“记住,手脚勤快点,别怕吃苦,日子一定会过起来的”。此后的日子里,我们没有忘记老主任的话。用这500元钱作为我们的第一笔投资,在路边摆起了袜子手套针头线脑小摊。

勤奋出财富。我们夫妻二人,不辞辛苦,不仅在市内路边摆摊,还到农村赶集去卖货。三年后,我们用攒下的钱,在市内的黄海大市场租了个摊位,卖起大路服装---成人衣裤。尽管苦一点累一点,可是当我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能养活家人,还能有不少盈余时,我们有说不出的高兴。2000年我的服装摊位正式命名为“优衣酷”精品服装店,由原来的大路服装做到精品专卖,销售利润也连年增加;2003年我们结束了近20年租房住的历史,一次性付款买了120平方米的楼宇住宅。

当年的老主任夸奖我的勤奋,一些工友羡慕我的成功。但我丝毫没有满足于现状。我深知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我要寻找机会学习知识,一方面弥补自己知识的缺失,同时要完善自己,赶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妻子也支持我的想法。2001年,我参加了东港市电视大学金融专业的学习。三年后我顺利得到大学毕业证。在读电大的过程中,我把服装店留给妻子打理,而自己的目光转向了家庭理财。注重家庭理财知识的研究。

2007年,我参加了**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举办的理财规划师培训班,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了理财规划知识,一年后我参加了含金量较高的全国统一鉴定和考试,获得了国际国内均认可的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拥有了理财专业的从业资格。2008年3月,我在工商局注册开办了东港市第一所理财公司名为“挚诚理财资询工作室”,真正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为大众解决实际问题。尽管我的理财室每天顾客盈门,尽管很多人尊我为理财大师,但我知道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随时有无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等着我去解决。我会更加谦虚谨慎。我深知,在我最需要关怀的时候,是老党员老干部及时给我点播并伸出了援助之手。致富后我不应该忘记党,忘记人民。要急党和人民所急,想党和人民所想。前年5.12 四川发生地震,我捐资1000元。我们开展扶贫活动,我主动向街道献出2000元扶贫款。

目前我的服装精品店和理财咨询室都在正常运营,效益可佳。儿子在大连念大学学习很努力。全家幸福安康。想起23年前的生活变故和那种沮丧,看看今天的成功,我深有感悟:勤奋和坚持是财富之源。

创业故事征文精选篇3:创业不忘同路人

有人说她傻,对待员工比亲儿子还好,但更多人的人说她善,她做的好事是数也数不清。

她叫仲玉娴,曾经是下岗职工的她,靠着不向命运低头的拼搏精神,挑战人生,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十几年,从几平米的小吃店发展成为营业面积500多平米的美食城,生意越干越红火,安排下岗职工达70多人。“如果当年没有下岗,或许这一路走来不会出现这么多坎坷。那么,今天的这一切也不会发生。十多年创业之路,让我经历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仲玉娴感触颇多。

艰难的创业经历

1974年,仲玉娴下乡回城后,被分配在市农药厂,1989年调到市总工会职工消费商场担任业务主任。1992年因效益不好商场解体,她的人事关系转到制帽厂,可好景不长,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离岗的命运。

起步时的艰难,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下了岗,再找工作却不易。一来年近40,二来没技术,用工单位一看这两条,总是连连把手摇。生性好动的仲玉娴在家憋了几天快急出病来了。朋友劝慰她:你有商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为何不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试着做点什么呢?”这一席话触动了她,鼓起勇气跑市场、搞调查、选地点。

一天,她在六道口附近发现了一家门市,当天便租下做起了啤酒专卖。为了节省费用,体重只有90斤的她每次是咬着牙卸下100多箱啤酒,也是从那时起,她落下了腰肌劳损的毛病。

没多久,她又筹集资金开了一家羊汤馆,她既当老板又当炊事员、服务员,每天熬羊汤到下半夜。仲玉娴明白薄利多销的经营之道,她的招术就是跟其他店相比,价格要低量要足,要舍得让人吃。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她的店天天爆棚,高峰时连人行道上都摆上了桌凳,常常忙得连中饭也顾不上吃。踌躇满志的仲玉娴又招用了3名员工扩大了经营规模,一干就是五年。

然而,正当生意渐渐步入正轨时,房东却将门市房收回,她的创业路由此中断。相对于上次下岗后的彷徨,仲玉娴此次既未沮丧,又不怨天尤人。因为这几年的创业历程,已把她磨练得更加坚强。她又开始四处奔波,寻找更为广阔的经营空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在天增商场附近发现一处空房,便萌生了买下空房建立自己的品牌餐饮的念头。2000年3月8日,依靠借来的10万元钱,24小时营业的寰寰餐厅正式开门迎客。她的那句口头禅“要舍得让人吃”,似无形广告很快传遍周边地区。

经营过程中,她始终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馇子粥、豆腐脑5年不涨价,赢得了众多回头客,也成了“的哥”的家。2005年,她又扩大了经营规模,发展成为营业面积700多平米的寰寰美食城,安排下岗职工70多人。

对员工 就是自家人

在艰苦创业,求生存求发展中,她始终认准了一个理,那就是钱有数,情无价;一人有,不如大家有;一人富,不如共同富。因此,她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十年来,她吸纳的员工或是下岗失业,或是家在农村,或是家庭困难。她总是不忘帮助生活有困难的群体,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员工生病了,她亲自去买药,请医生诊断,生病休息也从不扣钱。就连员工亲属生病,她都会亲自看望。春节前,她都要为员工添置价值300元左右的新衣服。每年过小年,她亲自动手为员工蒸包子、糖角、馒头、豆包。每年的正月初六,员工们都要到她家开开心心地聚会一整天,临走时她还要给每个人包上一个红包。员工乔迁新居,她都买上一份礼物前往贺喜。干上5年以上的老员工,她都送上一副金手镯作为奖励。因此,她的员工一干就是几年也不舍得离开。

员工赵万新18岁那年家境贫寒只身来到**谋生,因为文化低,始终找不到活儿,身上的钱也花光了。偶然间,他到店里讨水喝,并恳求仲玉娴只要给口饭吃,有个落脚的地方,就愿意在这干活。她见他可怜,便收留了他。赵万新28岁时,仲玉娴又撮合了店里的服务员曲燕燕两人相处,还为他俩买了房子,像自己儿子那样为他操办婚事,买家电、搞装修,置衣物,共花费10多万元。一年后,赵万新当了爸爸,她又每月花1000元钱雇保姆看孩子,孩子大了还花钱送孩子上幼儿园。孩子的吃穿生活小两口不操一点心,感动得逢人便讲:“仲老板就是俺们的再生父母,就是自己的爹妈也没操这么多心。”这件事在凤城蓝旗已传为佳话,可仲玉娴觉得没什么,“他们两口子是我店里的老伙计了,一干就是十几年,我早就把他们当成自家人了。”

“老板娘比我小一岁,但是比我的亲子妹都亲。”在饭店做了十年的贾焕荣含着热泪说,儿子处了5年的对象,因为家里困难,始终没钱结婚。她也着急,那几天工作时心不在焉,唉声叹气地被仲玉娴发现了,得知情况后,二话不说就拿出3万多元钱,还告诉她,有困难可以随时找她。1年后,想还钱的贾焕荣攒了1万元钱却因为儿媳得了宫外孕花得精光。仲玉娴得知,亲自到医院看望,送饭又送钱。一想起这事儿,贾焕荣就想掉眼泪。直到现在,仲玉娴也没跟她提过还钱的事儿。几年前,她的母亲去世,因为财产分配问题,两口子闹了矛盾,仲玉娴听说后,就马上跑去沟通调解,拿出200元,又借给她2000元处理丧事,两口子当着她的面言归于好。

店里的其他伙计也说,类似这样的事,仲玉娴做得太多了。有位员工的父亲在农村出了车祸,急需住院,她第二天就让员工送回家1万元钱;残疾员工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她拿出2000元资助。

不光对老员工如此,就是新来的员工她也一视同仁。去年,才来了三个多月的小伙需要钱结婚,仲玉娴借给了他1万元钱。结婚没多久,爱人因为糖尿病身体虚弱的不能工作,她又安置到自己的店里,安排最轻松的岗位。还有位刚来没几天的员工,家住在四道沟,上班不便,仲玉娴为他配了辆摩托车。

对其他人 能帮就帮一把

每年的八月十五,仲玉娴都要在饭店门前摆上七八桌的月饼、水果、炒菜,跟员工、邻居们一起过中秋,还免费招待过路的“的哥”;邻居家有个白事,她都要送上几百元,还出车帮忙;听说丹建社区有户人家生活困难,她经常带着钱和水果过去看望。

2005年,她将一个装有4万元人民币的皮包还给失主。失主是个韩国人。当时以为肯定丢了,没想到会失而复得,拿出一大摞钱要感谢她,她回绝了,并告诉他:“拾金不昧是中国人的美德。”这位韩国人更坚定了在**投资的信心。

对员工,对邻居她都舍得,但对自己却近乎苛刻。自己的衣物穿旧了不舍得换,可总不忘为员工添置新衣物;自己的儿子她几乎不管,但她心里时刻记挂着店里的员工。为了解决员工的住宿问题,她甚至将自己的两处房子腾出来,分别作为男、女宿舍,自己和爱人却在饭店的角落里支了个不足十平米的空间作为歇息的地方。

问起仲玉娴这些年帮助员工花费了多少钱?她说差不多有100万元,好事做得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2008年,仲玉娴被评为市十大创业之星、元宝区三八红旗手。“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成就感越来越强,但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因为我强烈地感受到,这已不仅仅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业了,它关乎几十个下岗职工的生存。”仲玉娴表示,今后她会在事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继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创业故事征文精选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