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么看图

发布时间:2017-03-22 12:49

股市图从国家宏观经济的客观运行、行业的景气波动与债市、股市、保值型商品的波动运行过程可以看出,它们所有的波动完全遵循周期循环规律。下面小编教大家带来如何看懂股市图,欢迎阅读。

股市如何看图:K线图

K线图:

这种图表源处于日本,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后因其细腻独到的标画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货市场。目前,这种图表分析法在我国以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均尤为流行。由于用这种方法绘制出来的图表形状颇似一根根蜡烛,加上这些蜡烛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阴阳线图表。通过K线图,我们能够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况表现完全记录下来,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档后,在图上即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些形态的变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出来。K线图形态可分为反转形态、整理形态及缺口和趋向线等,从本章的第三节开始,我们将逐一地对这些形态进行具体分析。

一、绘制方法

首先我们找到该日或某一周期的最高和最低价,垂直地连成一条直线;然后再找出当日或某

一周期的开市和收市价,把这二个价位连接成一条狭长的长方柱体。假如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高(即低开高收),我们便以红色来表示,或是在柱体上留白,这种柱体就称之为“阳线”。如果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低(即高开低收),我们则以蓝色表示,又或是在住柱上涂黑色,这柱体就是“阴线”了。

二、优点

能够全面透彻地观察到市场的真正变化。我们从K线图中,既可看到股价(或大市)的趋势,也同时可以了解到每日市况的波动情形。

三、缺点

(1)绘制方法十分繁复,是众多走势图中最难制作的一种。

(2)阴线与阳线的变化繁多,对初学者来说,在掌握分析方面会有相当的困难,不及柱线图那样简单易明。

四、分析意义

由于“阴阳线”变化繁多,“阴线”与“阳线”里包涵着许多大小不同的变化,因此其分析的意义,有特别提出一谈的必要。

在讨论“阴阳线”的分析意义之前,先让我们知道阳线每一个部分的名称。

我们以阳线为例,最高与收市价之间的部分称之为“上影”,开市价与收市价之间称为“实体”,开市价与最低价之间就称作“下影”。

股市如何看图:平均线

很多人不重视平均线,是人就都能看见,觉得它太简单,没啥用处,喜欢到处打听新的技术分析办法,买很多新的书,新的理论研究,我觉得这实在很幼稚。一招鲜,吃遍天。平均线系统蕴含很多的技术信息,轻视传统的,最简单的,最常见的平均线系统完全是因为对平均线的研究不够。这一段时间我通过自己的平均线交易系统能够很容易地找到市场即将启动的一瞬间。我叫这绝对不败的入场点。你们可能不相信,但至少这段时间我使用这套系统的胜率是百分之百,关键是你能不能有足够的耐心以及对本身系统的信心,还有就是对盈利的平常心。

股市如何看图:均线

股票怎么看图

移动平均线是用统计处理的方式,将若干天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用以观察股价趋势。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是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比如5日均线就是连续5个交易日的平均成本线。

均线指标是反映价格运行趋势的重要指标,其运行趋势一旦形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趋势运行所形成的高点或低点又分别具有阻挡或支撑作用,因此均线指标所在的点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撑或阻力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买进或卖出的有利时机,均线系统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有7个要点归纳如下,同时满足7要点的数量越多越好:

1、均线越靠近、也就是越粘合越好:这里的均线是指日线图中能出现的所有均线,个人习惯使用5、10、30、60、120、240线,均线越粘合,说明多周期的成本越相近,很快变盘,向上向下都有合力,一旦选择方向都是加速的开始,向上向下都是如此,所以也是买卖点的确认,向上狙击,向下卖出或止损,千万别犹豫。

2、二次突破更可靠,大胆狙击的机会:一次突破很可能只主力建仓期,随后会有震旦吸筹、挖坑等动作,二次站上所有均线是主升的开始,往往都很爆;

3、以涨停板的方式放量站上所有均线更佳:气势已成立,往往是爆点;

4、有板块消息配合,就是龙头的出现:赚快钱的机会,这种机会往往可遇不可求;

5、股价还在底部,站上所有均线:最近突破的大均线由下跌开始走平为好,安心买入持有,即使没有消息、不是龙头,也是震荡向上的开始;

6、底部一阳穿N线,N越大越好:以这种方式站上所有均线,是主力不愿意再墨迹的表现;

7、启动前有量坑:有量坑,启动前量芝麻点,今日放量突破,放量最好是倍量柱,这是对筹码稳定、跌无可跌的确认。

股市如何看图:MACD

这个指标有点意思。因为他的设计思路反映的是趋势的配合与否。但就是太慢,要是它老人家发出信号了,十有八九,一大半行情已经过去了,太滞后。所以我也不用。不过,三个指标中,MACD虽然最慢,但最有分析价值。

股票怎么看图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