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孔雀东南飞》鉴赏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孔雀东南飞》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人教版《孔雀东南飞》鉴赏
(1)鲜明的人物形象。
刘兰芝,诗中女主人公,美丽出众、聪明机智、勤劳善良,知书达礼。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富贵所动。被焦母遣返之后,一再拒婚,拒婚不成,则以死殉情。兰芝自尊自重。她长期受婆婆虐待,善于忍让,但在丈夫面前又敢于爆发;被婆婆遣返,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虽然不是焦母所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但也不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时代的妇女。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长廊里,刘兰芝形象是独特的“这一个”。
焦仲卿,诗中男主人公,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对于母亲的威逼、诱哄,他坚决地回应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但迫于焦母的压力,他又不得不将兰芝送回娘家。按照当时的社会风习,他只能这样做。他必须绝对顺从母亲,也在内心关爱母亲,但又不忍割舍对兰芝的爱,他处在这种极度矛盾的二难境地,所以遇事难以抉择,软弱寡断。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遣走兰芝,除却眼中钉。
刘兄,诗中另一个反面形象。性情粗暴,趋炎附势。他对兰芝说:“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表现了十足的门阀等级观念。
总之,〈孔雀东南飞〉中个个形象鲜明,各具特色。
(2)个性化的语言。
沈德潜评《孔雀东南飞》“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例如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焦母的专横,阿兄的势利,刘母的温厚,虽只寥寥数语,都刻画得惟妙惟肖。
(3)民歌特色的写法。
第一,这首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以美禽比拟夫妇,是民歌常用手法。第二,多处运用铺陈手法。诗歌开头兰芝自陈,是纵向铺陈;兰芝离开焦家时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是横向铺陈。通过这些描写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内心活动。后面铺写太守家迎亲的队伍,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第三,善用比喻。例如“磐石”“蒲苇”的比喻,诗人借此表现二人对爱情的坚贞,又体现了男女特点的不同:男子强调坚定不移:“磐石无转移”,女子则强调柔和坚韧:“蒲苇韧如丝”。这话原出自兰芝的口,但在后来,由于误会,仲卿重提兰芝的誓言,却把它改成:“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原来的共通点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很大的作用。
(4)天衣无缝的结构。主要表现在:第一、双线结构。诗以仲卿、兰芝与封建家长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以焦刘二人的感情纠葛为辅线,两线交替发展,将矛盾不断推向前进,使人物性格不断丰富,主题不断深化。第二、穿插巧妙。如写兰芝辞别焦母之后,插入了与小姑的告别,与辞母的情景适成对照。又如兰芝被迫允婚之后,插写了太守家准备迎娶的热闹,将喜庆气氛与悲剧结尾形成对比,使诗篇起伏跌宕,摇曳多姿。第三、繁简适宜,开始“心中常苦悲”一句概括了兰芝平日所受的种种折磨。兰芝归家后不提仲卿,集中笔墨写兰芝。写兰芝回到娘家的情形,也只用其母的惊痛和兰芝“儿实无罪过”一句匆匆带过,接着便立即展开了新的矛盾。用笔十分经济,转换十分迅速。结尾只提“两家求合葬”,省去大量无关情节。第四、前后呼应。开头和结尾借鸟以为比兴,渲染悲剧气氛,象征性地概括了全部故事情节。先写兰芝自赞“十三能织素”,其母后又复述,一呼一应,强调兰芝德、才兼备。仲卿与兰芝在大道口分别时,兰芝曾设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而当仲卿闻变赶来与兰芝相会时,便仍从蒲苇磐石的比喻提出了责问。当仲卿送别兰芝时,兰芝曾说:“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作为伏线。归家后,其兄果然强迫她改嫁。仲卿向焦母求情,焦母曾说:“东家有贤女”,仲卿同母亲诀别时,焦母又故伎重演,前后呼应,表现焦母的庸俗、专断、顽固。
下面是课文结构图,对于理解课文结构特色有一定帮助。
高中语文人教版《孔雀东南飞》鉴赏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