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一线导游词范文

发布时间:2017-03-21 14:15

庐山是中国历代鸿儒云集、群贤毕至的文化圣山。下面是带来的庐山一线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庐山一线导游词

各位朋友:

看过了山下浔阳美景,我们该到庐山去了。庐山是闻名今古的风景名胜地,也是世界上较罕见的"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她位于东经115度52分至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到29度41分之间,她的山体是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至西南绵延约29公里,西北至东南宽达16公里,山体总面积有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现分为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庐山(南麓)山南景区,庐山(西麓)山西景区,三个景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6年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评价到:"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庐山是一座古老而年青的山,庐山早在十八亿年以前的"前震旦纪"时期,就开始在江南古陆上隆起。在距今六亿至四亿年间的古生代寒武纪和志留纪的整个时期,庐山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至志留纪未期,庐山逐渐得以抬升。在距今3.5亿至2.8亿年间的古生代石炭纪时期,庐山又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再度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至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庐山又得以缓慢抬升......。

在距今1.4亿年至六千多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纪的时候,庐山先后受"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多次强烈影响,突兀而出,呈现出地垒式断块隆起,生成了一山飞峙的壮观秀姿。

庐山是一座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的山体最高点,是海拔1474米的大汉阳峰。庐山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高度是一个分界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地域,群峰各自分顶而立;在海拔700米以下基本上是悬崖峭壁的地貌,尤其以东南及西北地区较为典型。山中具有峰峦、谷地、坡地、河流、湖泊、悬崖、绝谷等多种地貌。自古庐山有名子的山峰就有170多座,山中群峰间散布着山岭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之多。庐山的山中河流流水多在海拔700米左右的河谷地质断裂点处,形成急流和瀑布。庐山之中有22处著名瀑布,18条溪涧。

襟江面湖,山高谷深的独有地貌,造就了非凡的气候环境。在长江、鄱阳湖环绕中的庐山,由于随时能得到长江、鄱阳湖送来的大量强冷暧湿气流,庐山便成了多雾多雨的地方。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它年平均降水达1900多毫米,年平均有雾的日子也达191天,山中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每逢盛夏的时节,在庐山山下各地气温高达摄氏38至40度之时,山中的气温通常在摄氏20至28度之间徘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清凉世界"。在近百年间,庐山最高气温记录是1966年8月18日出现的摄氏32度,而冬季最低气温记录是1970年1月5日出现的零下摄氏16.8度....舒适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可能是庐山古往今来倍受人类关爱原故吧!

匡庐奇秀甲天下,然而庐山之奇却莫若云。庐山的云和雾,姿态万千、变幻莫测,是庐山神奇神秘之源...,人们方才低头谈笑间还是云开天现,此刻回头之时却又云绻雾迷,"山"仿佛活了....,庐山就是这样一座充满动感秀美的山。

庐山云奇,庐山的雾迷,庐山的雨也富有诗情画意。在朦胧的雾中,庐山的雨亦朦胧...,正是如此多变多幻的云、雾、雨之间相互衬映变化,让庐山演化出许多圣贤追寻多时的真趣灵境。

从庐山中的奇峰、怪石、瀑泉、壑谷,等自然风物中,无意间流动的自然界灵感,不仅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亦使庐山增添了许多神奇、神秘和神圣。

相传,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姓匡名俗的人,带着他的六位弟兄。来到了这座山中,用山上的毛草盖起了一间毛草屋,他们在这里参悟修仙。匡俗七兄弟,经过修炼,终于得道全部成仙而去了。这个消息传出后,天下慕仙的人们纷纷来到这座山找匡俗兄弟们的仙踪,就连时下的周文王、周威烈王也先后派了人来找。可是,很遗憾!他们都没有找到匡俗兄弟们,只找到了匡俗兄弟们修炼时住过的毛草屋。从此后,人们就称这座山"匡庐",意思就是:这里是匡俗七兄弟结庐成仙的地方。

在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庐山称为"敷浅原"。在《山海经》中,庐山名叫"天了都"、"天子障"。"庐山"这个名字,最早是出自我国汉朝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这部书中。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第七》中这样描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从此,庐山就成了这座山的大名了。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历代来庐山修仙、求道、隐居的人就络绎不绝。特别是自东汉明帝以来,佛教、道教、儒学、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文化体系相继汇集庐山,他们纷纷依托庐山来尽相发展,使庐山成了各宗教、各类文化的理想乐土。这样也造就了庐山,让她得以相继成为中国南北文化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各类文化、各种思想,在这里各抱庐山地势、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先后使庐山成为古代中国山水诗田园诗的策源地、诞生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巨大山峰就象佛教一样,道家好似庐山的飞泉流瀑,儒学有如庐山的奇岩....。天赋庐山的丰富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与深厚底蕴的各大文化,宗教共处一山,历经各文化领域中先辈们的辛勤开拓和发展,让庐山沉淀了人类历史上许多深厚的自然及文化情感。庐山变成了一部浩浩天成的天书。

这里层峦迭嶂、峡深谷幽,飞瀑悬泉,和大江、大湖、浑然一体,集"奇、秀、雄、险"于一身。早在唐宋之际,就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庐山是中国历代鸿儒云集、群贤毕至的文化圣山。自汉以来的二千多年间,司马迁、陶渊明、谢灵运、王羲之、慧远、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王安石、朱熹、陆游、岳飞、王阳明、唐伯虎、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等壹千多位历代名人相继登临庐山,他们给庐山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赋文章、书画作品、著作......。使庐山成为"南坠庐山当书案"的"天下论文"之地。

庐山的神奇、神秘和神圣,是由瀑布流泉、山石、地质、气象、植物、江湖、别墅、人文等许多因素的离变聚合,而共同营造的。这里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是人清心养性的好地方,整个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分作两条旅游线路,一线、二线。

一线主要景点有小天池、牯岭、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赐经亭---芦林湖、庐山博物馆、庐山会址、美庐(近代别墅群)等。

二线主要景点有含鄱口、庐山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等。

各条线路的景象、风光神韵不同,真能让您感受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趣。我们还是从北山开始我们的庐山之行吧。

篇二:庐山一线导游词

在阡陌纵横的长江中游,辽阔坦荡的鄱阳湖盆地中央,矗立着一座景色绮丽的天然乐园,这就是素以“奇、秀、雄、险”而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庐山,她那巍巍的山体、飞湍的瀑泉,扑朔的云雾、灵秀的山城、冰川的神韵、别墅的风采、宗教的神秘、秀丽的自然风光给多少中外游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这座深邃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山留下大禹治水的遗迹,文人墨客的吟咏,游僧名士的探访,诗文游记的传颂,西式别墅的音符,铸就了其沉淀的“历史灵魂”。据地史书记载,庐山曾有敷浅原、天子都、天子鄣、南鄣山等称谓,又有匡庐、匡山、康山等别称。匡庐何来?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匡俗的人,携兄弟七人寓隐庐山,结庐修道,后得道成仙。周威烈王慕其才学,派使者去请他们回朝为官,只见到残存的茅庐,唯庐独存,故得名“匡庐”。宋朝时,因避宁太祖赵匡胤的名字,将“匡山”更名为“康山”。庐山名称,正式见于司马迁《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他记载了庐山这个名称,但没有作更多的说明,可见在那时庐山已是一座闻名于天下的名山了。

庐山集历史名山、文化名山、政治名山、宗教名山为一体,它作为一座历史名山有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很多文人墨客在庐山留下了耳熟能详的诗篇。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毛泽东主席在1959年第一次上庐山的时候写下了气势磅礴的《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百旋,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陶花园里可耕田”。他们道出了庐山自然美的真谛。

匡庐奇秀甲天下,灵山多秀色,庐山瞬息变幻的庐山云雾,云海、瀑布云……被称为庐山一绝。三叠泉瀑布一直是令多少游客向往的地方。庐山这座世界名山,最鲜明的特征是她的文化。文化是庐山的灵魂所在。

庐山1982年被国务院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以世界文化景观的殊荣被收录世界遗产名录当中。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给予了高度面准确的评价,认为“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2004年3月庐山首批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庐山在地貌学上称为“地垒式断块山”,1921年李四光来庐山考察曾断言庐山是中国东部第四季冰川遗址最典型、最完整的山体。

庐山作为政治名山,自英国传教士李德立于1895年11月29日,由九江道台与英国驻防九江领事签订了《牯牛岭案十二条》,“租借“庐山牯牛岭的长冲谷999年,每年租金12000文银。强租长冲土以后,李德立等人又组成牯岭公司,将长冲土地划号出售。自开发以后,相继有英、美、德、法等18个国家兴建别墅1000余栋,庐山别墅群可谓是庐山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如今的牯岭山城,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两谷,峰峦葱茏,溪流潺潺。飞湍的瀑泉,扑朔的云雾、灵秀的山城、冰川的神韵、西式别墅的华章……无一不是中华民乃至整个人类生命的古今交汇,精神凝聚,文化升华的展现。它将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集于一身。

在游人的眼中,文人墨客的笔端,日益苏醒、灵动、闪光、丰满……构成一幅幅动人画卷。从1927年开始,每至夏季,南京国民政府的党、政、军要员们纷纷来山避暑。林森、汪精卫、宋子文等政府要员在山上都有自己的别墅。蒋介石把庐山作为“夏都”期间留下了一连串的政治足迹。在“美庐”别墅召开了十一次重要会议,史称“庐山会议”。会议涉及到外交、财政、军事、政治等各个方面。1937年7月17日发表“庐山宣言”国共两党一致抗日。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八上庐山。他在庐山开设军官训练团主要是训练民国军队上样以下、少尉以上的中下级军官,但也有少数高级军官参加受训……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了三次载入史册的重要会议。1959年夏天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庐山会议。7月2日至8月1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会者心情轻松,会议气氛活跃,有“神仙会”这说;8月2日至9月16日的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从纠“左“到反右,气氛异常紧张,彭德怀因上“万言书”成为“悲剧”的主角。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

第二次“庐山会议”于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在庐山召开。会议名称为“中央工作会议”,会议始终以“整顿、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为主导思想,讨论并通过《高教六十条》、《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等从1962年开始,中国经济步入了一个“风调雨顺”的全面发展时期。1970年召开第三次“庐山会议”—九届二中全会。会议原议题是讨论修改宪法,审定国民经济计划,加强战备等问题。但林彪命陈伯达、吴法宪鼓吹所谓“天才论”,要设立国家主席。毛泽东很快识破了这是林彪集团进行篡党夺权的一个阴谋。他在8月31日发表了《我的一点意见》,明确否定了设立国家主席的提议,林彪及其同伙精心策划的夺权阴谋宣告破产。

这些都足以说明庐山不愧是现代史政治活动的平台,也不愧是“政治山”的称号。

作为宗教名山庐山一山集“六教”,有佛教、道教、东正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公元384年,东晋著名高僧慧远将“净土宗”传入庐山、陆修静将道教传入庐山,自李德立进入庐山以后,基督教等教派纷纷上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庐山的历史、文化由于积淀丰厚,各种文化现象交织,像云雾那样变幻莫测,呈现出许多奇特的景象,给庐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

怎么样?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出发吧!让我们利用这次旅游的机会,亲自融入到美丽的庐山中吧!感受这样一个中西交融的自然、淳朴、充满欧洲风情的山城。

庐山一线导游词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