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06 17:58

作为政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能力是一个动态概念。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组织层级等因素是理解工商行政管理能力概念的关键;而厘清工商行政管理能力的内涵和结构是开展工商行政管理能力评估的前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工商行政管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商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一:工商管理特色教学模式研究

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学生缺乏对特色课程的学习兴趣

与其他很多专业一样,以前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是:大一时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大二涉及有关管理学科的基础课,大三学期才开始涉及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向的专业特色教育课程,并且大部分特色教育课都安排在第七学期。调查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大三才开始接触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并且直接要进入多门较深的特色课程的理论学习,学习时间又都集中在三下和四上学期,所以学起来都比较累。因此,总的来说学生认为了解专业特色课程知识的时间太迟,学习时间偏紧,理论偏多,实践偏少,进而影响了特色课程的学习效果。

2.基于特色的实践环节和实践时间不足,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缺乏

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特色课程理论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并且即使有些理论知识学得好的同学也认为自己不能应用自如,或者觉得自己在应用上存在很多困难。这说明学生基于特色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较缺乏,一方面由于前期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后期时间安排的紧张,进一步影响学习效果的同时也占用了本该用于实践训练的时间;另一方面培养方案中对于学生基于特色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体现不够,实践环节不充分,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还有,由于一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又到了学校任教,没有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和锻炼过,实践经验比较缺乏,授课过于理论化,进而也影响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以上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特色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其就业竞争力。通过对问题的了解以及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思考,本专业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以强化专业特色教育为导向的教学计划的全面修订

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前期的专业特色基础教育,以激发学生对特色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为中、后期特色课程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中期特色课程理论教育约提前一学年,主要是为后期的特色课程集中实践环节留出足够的时间;后期主要是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特色课程集中实践环节。

(2)前期特色教育

面对一个全新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知识领域,对于在这方面知识几乎是空白的学生来讲,要学好就需要化很多时间。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对特色课程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尽快进入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等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并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有必要在开设这些特色课程之前,开展前期教育,即表1中的《专业特色基础教育》。该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17课时,一个学分),主要是概要性地介绍本专业特色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和一些基本概念,本科阶段的特色课程安排,以及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并且还可以提供学生到企业参观和实习的机会。其中介绍专业特色课程和课程安排及其要求由校内教师负责,而介绍该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就业形势,就业前景等则可以适当的邀请一些外界人事参加。比如,请一些目前正在从事此类工作的员工讲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邀请该校的往届毕业生尤为有效,因为这些学生将和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学校,这些学生将面对和他们相似的学习环境和就业环境,这对学生们更有说服力)。或者邀请此类工作的管理者介绍当前该领域的人才需求和供给等情况。所以,前期特色教育阶段主要由校内老师授课,结合校外人士的讲座及参观企业来进行。该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专业特色领域有所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基础,方便学生尽早了解专业特色方向,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以改善学习效果。

(3)特色教育

该阶段是特色课程教学的重要阶段,主要是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等专业特色理论知识的教学。课程安排在第三至七学期,共九门课程,和原来一样分必修课和选修课。所有课程都由校内专业教师授课。

本阶段主要要求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专业特色理论知识。相对于原来的教学模式,变化之处在于这里把一部分专业特色理论课程适当提前了。原来的专业特色课程第六学期才开始安排而且大部分课程都安排在第七学期,其弊端在于专业特色理论课安排太迟,并且过于集中,学生接受课程内容有一定难度,学习效果差。把特色课程提前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来学习专业特色理论课程,逐步加深学习内容,改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后期集中性实践留下足够的时间。

1.后期特色教育

该阶段主要是基于专业特色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后期教育分三部分:《专业特色讲座》、管理实践模拟实习和专业实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外界环境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学知识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在强化专业特色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专业讲座》教学模式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得到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的新理论和方法。同时,国家和省市政府管理部门也相继出台了许多标准化、计量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政策、措施和方法。上述内容由于课时限制,无法纳入课程教学中,但这些内容对学生毕业后的专业发展和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有必要为学生增设专业特色专题讲座,《专业讲座》安排17个学时,1学分,作为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七学期。讲座人员主要以专业客座、兼职教授为主,多数可邀请国内外知名质量管理与标准化专家、政府权威部门管理者、著名企业家。该讲座对强化专业特色,将学生所学知识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以及将学生引领到特色课程的研究前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模式的关键点是教学内容和教师的安排。

(1)教学内容

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和生源市场环境及就业市场环境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的,其市场定位就必须要与变化的内外环境相适应,以取得竞争中的主动权,所以,市场定位不是“一锤定终身”,而应该对专业赋予新的特色,按市场需求不断进行重新定位。对此,《专业讲座》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①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等专业特色方向的前沿理论知识(6学时);①国家和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相继出台的一些标准化、计量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新政策、新措施和新方法介绍(6学时);③市场需求,即社会对质量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5学时)。这3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讲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2)教师安排

由于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知识范围很广,涉及各种领域,每位专家都不可能精通全面,而且校内的教师虽然在不断的学习并传达动态的外界信息,但是,毕竟各方面的资源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因此,该模式中我们邀请更多不同领域的校外专家前来授课。具体的教师安排是:专业客座、兼职教授为主,多数可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政府权威部门管理者、著名企业家。这样不但让学生了解专业特色方向的前沿理论知识和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标准化、计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新政策、新措施以及社会对质量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需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而且总接触新东西,使他们有一定的新鲜感,改善学习效果。另外,在邀请校外专家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为本专业以及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与外界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作了铺垫。

3.基于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实践能力是反映个体主体性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特色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讲显得尤其重要,其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实验室等建设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本专业除与其它专业共享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基础实验室外,还打算进一步建设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实验室和管理实践模拟实验室,可满足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等课内实验的需要和集中实践环节需要。另外,进一步打算借助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实验室,构建了“质量管理、质量认证”电子教学平台和“国际标准化”电子教学平台,为专业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2)实习基地建设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为此,专业非常重视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选择的合作单位必须在标准化、计量管理、质量管理工作方面有突出业绩。专业在校内与国家标准战略试点企业华立集团共建了华立管理学院,使学生与企业员工共享教学资源;并计划在杭州卷烟厂(国家质量奖获得单位)、正泰集团(国家质量奖获得单位)、宝石集团(国家质量奖提名单位)、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浙江方圆检测集团、浙江省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研究所等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良好条件。

(3)对通用实践教学提出特殊要求

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工商管理专业通用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两个通用实践教学环节上专业提出如下要求:专业实习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和相关部门实习,毕业设计要求学生以实践性题目为主并尽量与标准化、计量管理、质量管理及认证相关。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其中1名为实习单位人员。专业制定了《专业实习指导书》和《毕业设计指导书》,在考评中必须提交实习单位的证明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评语,最终成绩由双方导师按一定比例确定。

(4)提供特色职业资格培训

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支持下,分院为学生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学生毕业时大部分都可以考取国家注册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审员资格证书”;另外,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支持下,本专业学生获准在校期间申请参加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考试。近年来,本专业“以特色求发展”的专业建设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学生受益、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人才培养工作效果,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大部分毕业生均在质检系统内或普通企事业单位与质检相关的岗位上工作,直接服务于国家的质量振兴事业。

工商行政管理学论文范文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分析

一、民办高校办学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的历史成因及所处生存环境,形成了以下特点:

1.应用性

与公办院校比民办高校办学层次偏低,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录取的生源知识基础较差;二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如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少等;三是科研力量薄弱。尽管许多民办高校在科研上有大量投入,并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措施,但终因民办高校的这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教学科研底子薄,加之师资流动性强、知识资源存量少、社会支持性资源少等因素,使民办高校的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维艰。这些都决定了民办高校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办学将定位于“应用性”。

2.生源地方性

民办高校生源地方性特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招生体制的限制,民办高校一般在本地招生;二是费用高阻挡了外地考生。如广东培正学院在2005年批准在全国招生后,在四川与重庆等地录取了6名学生,但其家长不辞辛劳与成本,亲自到学校取走档案,结果只报到了两名;三是即使招到了外地的学生,等这些学生毕业后也会有相当的同学留在当地工作。如海南财经大学2004年从内蒙古招了约120名学生,结果在2007年毕业后大部分在海南或广东工作。地方性特点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及就业定位。

3.就业面向中小企业

广东培正学院对多届毕业生就业的统计表明,约有90%以上的学生就业于广东中小企业。出现这种现象,表面上与民办高校办学层次有直接的关系,但更深层次的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趋向于大众化教育所致。这种趋势相对与传统观念来看,似乎更加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人才,但近年来,许多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与办学特点不够一致

民办院校在其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均存在模式单一和雷同现象。在实践中,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往往以全国著名大学为榜样,参照其办学模式和培养计划。这种做法使得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不出“地方”及“民办”的特色与优势,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与地方工商企业需要不吻合。

2.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定位不够吻合

当今经管类高校一方面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又要突出“一技之长”,这就使工商管理的概念或专业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已经独立成为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这样形成了有“一技之长”的带有“方向性”的管理类专业群。狭义的工商管理则侧重强调的是计划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等职能管理。由此引起了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不明确。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作为一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了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而且还成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的核心课程,致使作为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缺乏自身专业特长。因此,出现了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看似很多人都认为“就业适应性广”的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变成了“工商管理无专业”的“万不能”专业。

3.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有差距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应用性现以达成共识,不论是培养哪一类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无论怎么强调其“实践性”也不过分。但不得不承认,民办高校中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但课堂教学过程中“空对空”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一是课题教学中基本上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说教式”的方式,情景模拟操练少,忽视学生的参与;二是缺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概念或做法就是加重案例教学。大部分学生也呼吁多加一些案例。为此,许多教师也加大了应用案例分析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解释或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课堂上大部分案例教学形式一般停留在解析应用题层次上,表现为格式化与文本化。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有“隔靴挠痒”的感觉,缺乏亲身体验与操作练习的效果。

(2)实践教学环节不健全。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只设置了毕业实习,没有设置阶段性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这就使得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目标与意义的认识缺乏连续、渐进的过程;另外,专业课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的课程设计环节。对此,许多民办高校也建立了模拟实验室及相应的模拟实验软件,但大部分软件由软件开发商研制,与专业课程内容练习需要有相当的差距,使模拟实验设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它的社会性实践或教、学、研相结合的相关活动设计的目的性、效果评估及实施控制等工作也有待充实与提高。

三、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思路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新的视角审视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

1.明确民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办学定位是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的内容。就民办高校中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而言,首先要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这是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发挥实际作用的社会基础;其二是明确为工商企业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升工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其三是追求特色,即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这才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广东培正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在制定该专业培养目标时,就明确规定了办学要面向广东经济、重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针对民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办学定位,广东培正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对于民办高校来看,应用型的特点应体现在: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知识的掌握;第二,这种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管理技能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些特点正是管理专门人才职业生涯的起点。所谓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要区别于大专层次的技能应用性人才。首先应该具备应用能力,但同时必须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进行探索研究,其使命是对应用的研究、对技术的创新和对各类技能进行有效组合和优化。

2.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市场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的课程体系是民办高校立足的保证。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提倡建立“厚基础、宽口径”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不能体现专业的优势。广东培正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则根据办学特点及条件,其课程体系以“厚基础、重特色”为指导原则进行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课程优化组合的特征,实行了“模块-平台”的课程优化体系。其中,厚基础表现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必备的通识性知识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在课程中由公共必修课模块和专业必修课模块形成;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能够体现符合地方外向型经济特点的专业课。如设置了相当量的各类英语基础课与专业双语课程,以适应广东外贸型企业的特点;二是设置了组织行为学、中小企业管理、文案写作等职业特色课程,以适应中小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侧重整合职能管理的教学内容。应用能力上要开发理论加实践的综合性课程,将实践教学课程化,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要配比一定量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设计、调研等)的内容,以形成办学特色。当然,在保证了“厚基础”的同时,要设置大量的专业选修课,选修课的选择也应突出“特色”,如可以设置“家族企业管理”、“创业学”等课程,以适应家族企业学子及创业学子的需要。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拓宽知识与技能范围,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和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教育必须针对中小工商企业的实际要求,强化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习、模拟实验、课程实践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第二课堂等环节。实习环节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实习教学环节,一是要健全实习内容,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二是要加强对实习基地的建设投入。进入工商企业实习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运营状况的最佳途径。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通过与企业合作或契约的方式建立实习基地。这种方式无可非仪,但问题是企校双方对毕业实习的认识和要求不是很一致,其任务与责任也不是很明确,往往是企业很少履行毕业实习课程教学的任务,而是把学生当成劳动力来对待,学校则认为是把学生委托给企业去“实习”了。这种情况使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学校应加大对实习基地的投入,要将实习基地纳入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实施。另外,学校建立实习基地也需要投入,为学生实习时配备所需要的师资、设施与资料。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保证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实践基地。其它类型的实践环节可以安排在课程教学、假期社会活动、校园活动中进行。当然,在组织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有周密的实施方案。如教学大纲、指导书、考核方式与标准等。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各种实践性训练活动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其方案设计,既实现实践活动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专业策划与组织能力。

四、强化课程教学改革

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是由课程教学“作业”过程形成的。所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职能与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不再限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空中课堂”获取大量知识与信息。作为学校与任课教师首先要知道和理解当今的课程是什么,还必须应明白学生的期望是什么。

1.实施人性化教学管理

对于未来管理者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应置入“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因为当今的管理已经由“效率第一原则”,转变为提高相关关系人满意度的“人本第一”原则。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应体现为:一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关系问题。应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互动教学方式;二是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等技术将课程制作成“空中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灵活掌握自己的上课时间与地点,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改变教师的职能。在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化的信息化时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为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提供服务;四是改变以前那种交作业、记考勤、闭卷“背”、开卷“抄”的考评方式,要为学生提供方式灵活、能发掘学生的创意、体现学生获取、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评方式。

2.科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应体现管理过程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特点,要用系统的、开放的思维去分析课程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具体内容为:首先,要在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任务。其次,要确定教学过程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模式经历了“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现在要转到教学互动的模式上来,实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当今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设计应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来驱动的教学策略。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综合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体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把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3.开发综合性课程[3]

综合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开设基于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内涵体现在:第一,实施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方案的制定,使培养目标与定位契合实际;第二,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要力争在真实环境中或仿真环境下实施综合性课程实践教学;第三,要开发反映企业实用管理技术和模式的典型综合性项目和相关教学方案,建设开发相应综合性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等系列教学资源;第四,尽量引入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实施项目式案例教学;第五,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4.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

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活动展开的外在条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有关课程内容的图书、刊物、情报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课程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既能实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建立教学信息资源的共享支持环境,为学生提供搜索、下载、运行和重组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尤其是可以锻炼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运用信息工具进行创新与协作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信息资源这个学习平台,获取、管理所需信息,并对此进行分析、处理,实现信息评价与创新,利用信息媒介实现与他人进行协作,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这也正是形成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民办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必须以所在地市场定位为导向,构建有特色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的学科体系,立足于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工商行政管理学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