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关于老兵抗战的文章
那些抗战年代的士兵们如今已经老了,你还想听老兵们的抗战故事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老兵抗战的励志文章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兵抗战的文章篇一
六十多年前的老照片挂在墙上。身着军服的符国仟翘腿坐在一张沙发上,长发的妻子同样翘着腿,坐在沙发扶手上,双手轻搭着他的双肩。那时他英俊潇洒、意气风发。
而眼前的这位老人,背驼了,耳背了,眉毛花白了,肌肉松弛了,站着时身体会微微发抖,实在无法将他与照片中的年轻军官联系在一起。
1949年5月前,符国仟是一名上尉军官;之后,他成为政治犯。这个身份,就像幽灵一样,让他和家人背上一生的重负。
老人本是泰国华侨。他的父亲在泰国颇有实力,经常为国捐资。在父亲的影响下,1939年,年仅19岁的符国仟怀揣“杀敌报国”的理想,辗转来到中国大陆参加抗战。次年,他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17期学生。1943年毕业后,他受命执教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担任射击和爆破方面的教练。
抗战胜利后,符国仟被调至北京,很快结婚。婚后,他被调到大同铁路警务段工作。
1949年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上尉军官符国仟交出炸药和枪械后,被解放军控制。妻子抱着刚出生的二儿子探望他一次后,他就从妻儿视线中消失了21年。
“我在重庆的工作是抗战,也没和共产党发生冲突,不知道怎么就成了政治犯?”老人回忆。他不时摆摆手,有时坐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
在谈到这段历史时,符国仟颤巍巍地起身,从腰间解下钥匙,打开一顶立柜的锁,从衣服包裹中摸出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不少关于他的材料。
一份他于1989年复制的材料中写道:对符国仟进行教育后,他“对其组织系统与以往反功(共,编者注)事实均未吐露”,希望天津市公安局继续“考查处理”。落款日期为十一月十二日,没有年份。
最后,符国仟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两年半。1952年,他被押送到新疆伊犁地区改造。老人称,他没有收到过判决书。“可能因为我是华侨,要不然就枪毙了。”符国仟说。
1964年,符国仟被释放,留在关押他的地方当工人。1970年,符国仟找到自己的家人,并首次回北京探亲。11年后,符国仟退休。在家人的帮助下,他于次年回到北京定居。目前,他每月的退休金有1700余元,社保、医保等关系仍在新疆。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近年来一直从事国军抗战老兵的救助工作。据他估计,像符国仟这样的政治犯和其他一些未被编入解放军序列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在大陆约有两万余人。而目前,龙越基金会等救助老兵的机构或个人,仅找到一千多人。
“这些人大都生活困难,妻离子散。由于他们的身份,还给家人带来不少灾难。”孙春龙说。
他曾在云南碰到一名四川籍老兵。老兵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孙春龙告诉他,妻子有可能改嫁了,找到她要做什么?老兵回答,自己只想和妻子说声“对不起”。
又问孩子叫什么名字。他盯着孙春龙足足看了有一分钟,然后说:“宝宝。”
老兵抗战的文章篇二
母亲是抗战老兵。
今年,母亲格外振奋。抗战老兵的话题和影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成为一种化身、精神和传承。母亲屋里的电视声音比往常大了许多,我知道,她基本只看央视,又差不多只看一套;我还知道,老人把音量放大,其实是让我们分享她的自豪心境。十年前,母亲得到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六十年纪念章,一向深沉,从不在儿女面前炫耀的母亲,一反常态地向我们展示着纪念章,并佩戴上和我们合影。我知道,这是属于一个老兵的荣誉。今年,抗战话题多了,也听说过奖励五千元,母亲旁敲侧击地问,只有这个吗?我知道,老人心里想的是纪念章。
不过我也不知道太多,便极尽敷衍:这就很好了啊,什么时候给红卫兵发了,我也有份。终于,胜利日的前一天,老干部局和人事局来人,发给了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做工更加精美,浮雕生动形象,而且有绶带。母亲当即整理绶带,佩戴胸前,容光焕发,神色大安,是那种夙愿得偿的安。旋即命我拍摄成电子版本,上传给散布于各地的亲友。胜利日阅兵直播,老兵乘车率先通过天安门,母亲激动不能自持,口中喃喃:老兵,老兵啊!是时也,身旁有线电话也响个不停,各地亲友纷纷来电,向老兵致敬,母亲欢声迭起,爽朗至极。
胜利日至今,家中访客不断,皆与抗战有关,或老态健硕,带着与年龄有明显差异的兴奋和爽朗,或为肩扛摄像器材,手持录音麦克,恭敬有加言语得当的采访者。母亲则日日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九旬老母的人生达到了一个高峰。
今年以来,母亲她们就对胜利阅兵翘首期待。同时,各种纪念活动频仍。我参加书法展的作品,获奖后,原作巡展返还。母亲展而视之,对着那些我用小楷恭录的歌词,唱出声来,之后,就以此作悬挂于卧室,日夜观之,哼唱有声。对我的作品,老人从不以为然,此作例外。我亦感惊异:您都会唱啊?母亲回视我,作自豪状:当年,整个晋察冀,都是我教会唱这些歌曲的。是的,母亲出身大户人家,当年是有名的学霸、校花,投身抗日队伍后,在晋察冀边区文工团也是当红明星哩。如今家中但有老一拨人来访,皆云是当初的粉丝。
母亲一生平凡,是不折不扣的老兵,资格很老,而且永远只是个兵。老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新闻,后来升级为看新闻。记得刚上大学那年,暑假里,我于早晨把收音机频道拨为:阅读与欣赏,苏轼的前赤壁赋。时间恰在新闻时段。母亲被挤占了新闻,大发雷霆,暴躁到骇人程度。我心有不服,遂道:总听也总是那样,再说,一个老兵,关心那么多国家大事不是多余吗。母亲闻听此言,刹那间怔住。之后数十年,我一直为此言后悔,那就是所谓击中要害啊。
如今,我也老了,才渐渐理解了一个老兵,他其实就是为了信仰和主义在活着,在他们的求职就业阶段,丝毫没有考虑到诸如当今奉为首选的待遇和前途,那就是一个民族大义,救亡图存,什么都不计较,一下子就把性命投入进去了。老兵,一个能活下来的老兵,他的参照是那些倒下去的战友,和他们相比,还有什么待遇不能平稳接受呢。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存亡而战,这种单纯的激情燃烧的经历,其实只有一个信仰在支撑,这奋斗的历程铸就了他们一生的世界观生死观和价值观,并进而成了维系了一生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乐趣。国家大事,那是不可片刻疏漏的焦点,比什么待遇和前途更重要。
母亲真的没有什么爱好,她的爱好就是看新闻。母亲也不信别的什么,烧香算卦求神拜佛根本与老人无缘,只是在父亲去世后,才学会了烧纸。我常常感慨于她们生活和战斗的那个年代,那一辈的中国人,是在怎样的万死之中求得一线生机,是用了怎样的拼搏和牺牲才在世界之林站稳了脚跟,那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不是当今流行的美国价值观所能诠释的。那是用生命作为唯一的本钱,用血肉为唯一的材料,向着刀丛剑树,向着敌人的钢铁烈火,来讨还属于我们民族的公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啊,我敢说,这种情怀不是如今那些自以为深刻的流行学问家所能理解的,也不是愤青们能理解的。那种坐在书斋里,落实了工资福利劳保以及灰色收入之后的冷静思索,不可能解释什么叫做把脑袋别在裤腰里,什么叫做脑袋掉了碗大的疤,什么叫做砍头只当风吹帽。出于生活的真实感受,我还敢说,没有和一个老兵共同生活几十年的经历以及骨肉亲情,也不可能间接地体会和认知上一辈人起码的境界。那不是单纯,不是简单,不是洗脑,不是傻,最好的解释是: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老兵抗战的文章篇三
昨天下午,红河谷论坛一行七人,去老河口市张集镇,拜访了已经88岁,身体还算硬朗,头脑还清晰,一个眼睛不好,耳朵有点背的抗战老兵——张华轩。
1944年夏天,只有17岁,读过私塾的张华轩,经驻防张集镇尚岗川军熟人介绍,进入国军127师380团团部卫生队,当了一名卫生员,卫生队有七八十人。在新兵训练阶段,听过第五战区长官司令李宗仁先生的抗战鼓励和训话。1944年冬季,张随卫生队,进驻随县大洪山。张作为军师的助手,负责配送药品,救治前线送下来伤员。
1945年三月,老河口与日军的保卫战打响。为驰援老河口125师守军,张随127师380团卫生队,途经河南新野,邓县,湖北三官殿,顺江南下,进入老河口,参与了马头山,花城门战斗。在日军先进武器和凌厉攻势下,老河口守军经过十几天浴血奋战和重大伤亡,最后老河口城还是失守沦陷。昔日繁华的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的老河口城,被日军炮火,轰炸为一片瓦砾废墟。向谷城撒退渡河时,张亲眼目睹了两船士兵,被日军炮兵击中,沉入江里,士兵埋骨江水。张的卫生队也被冲击得四零五散。张和另一位王姓同乡(已去年十多年),在与部队失去联络后,脱下军装,扔到江边沙滩芭茅里,跑回张集老家种地,隐姓埋名几十年。
土改时,他被划为富农。三反五反,大跃进时,清理阶级队伍,文化大革命等运动时,为免受批斗,从张营搬到蒋营,投靠亲戚。他只有一个女儿,现与女儿女婿在一起生活。在运动频繁年代,怕受挨整,他对自己当过将近一年国军卫生员的事情,向任何人,只字未提。家人们略有所闻。改革开放后,他才向家人们陆陆续续,点点滴滴说些自己当卫生兵的轶事。只是年代久远,他只记得当时127师长叫王英,熟悉的几个川兵,部队打散时,不知是死是活,几十年没有联系,不知是否健在。跑回老家时,什么证件也没带。建国后,连户口都没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安了户口,老人原名张华轩,现名张正下。他的孙子,前几年听说,国家对抗战老兵有一定的补助,跑到民政部门询问,可空口无凭,没有人证物证说明他那段经历,不了了之。
同行的王三哥说,他最近写篇关于老河口抗战的文章,研究过抗日时期老河口保卫战的历史。认为老人说的与他看的记载,基本吻合。没有那段经历,一个诚实的种地老人,想编也编不出那样的事。可他当兵时间短,熟悉的人少,七十多年了,很多抗战老兵都已走了。能找到直接人证物证,确认他那段历史的希望,确实渺茫。估计他没有老河口另一位抗战老兵,刘忠后那么幸运,在热心人和媒体记者帮助下,身份得到国家承认,还见到七十多年未见到的老战友。
老人现在四世同堂,女儿女婿在路边盖了三层楼房,条件不错,能够安享晚年。我想,国家补助,抗日老兵的名誉,对他来讲,已没什么实质意义。但我们要对当年保家卫国,抵御外来侵略,那怕只当一天兵,那怕为抗战做过丁点有益事情的人,都应献上我们应有的敬意。
网:为老兵们致敬!
老兵抗战的文章故事推荐:
1.关于一个抗战老兵的故事
2.一个抗战老兵的故事作文
3.一个抗战老兵的故事800字
4.作文精选:一个抗战老兵的故事
5.抗战老兵亲口讲述抗战故事
写关于老兵抗战的文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