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

发布时间:2016-12-01 23:44

数学是一门强调方法的基础学科,有效运用数学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的重要途径,策略意识与策略情感则是影响策略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家了解数学的多样性吗?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手抄报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幫助你们: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趣味数学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有趣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懂题意,然后要经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巧妙地解决.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例1、 有一杯牛奶,小萍喝了半杯后,将它加满水,然后她又喝了半杯后,再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问:小萍喝的牛奶多,还是喝的水多?

分析与解 一杯牛奶,喝了半杯,加上半杯水后又喝了半杯,再加了半杯水.所以,前后两次总共加水一杯.因为牛奶也是一杯,所以小萍喝的牛奶和水一样多.

答:小萍喝的牛奶和水~样多.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随堂练习1 两瓶同样多的白酒和红酒.先用一个小杯在白酒瓶内舀一小杯白酒,放入红酒瓶内.然后再在已经掺了点白酒的红酒瓶内舀一小杯倒入白酒瓶.问:是白酒里面含的红酒多,还是红酒里面含的白酒多?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

关于数学的手抄报图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例2、 把一根木料截成4段用1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要是把同样的木料截成8段,要用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 锯木头所用的时间,就是拉锯子所用的时间.截成4段木料,只要锯3次就可以了.所以,每锯一次用的时间是4(=12÷3)分钟.截成8段木料总共要锯7次,所以截成8段木料用的时间为28(=4×7)分钟.

答:截成8段木料要用28分钟.

随堂练习2 一根木料截成2段用4分钟.用12分钟可以把这根木料截成几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例3、 用一根绳子去测一口井的深度.把绳子三折后去 测量,井口外余下3米.把绳子四折后去测,井口外余1米.问:这口井深多少米?这根绳长是多少米?

分析与解 绳子三折,井口外余的绳子总长为3×3=9(米).四折,井口外绳子总长是1×4=4(米).这表明4倍的井深比3倍的井深多5(=9—4)米.而4倍的井深比3倍的井深正好多1个井深.所以,井深为5(米).绳长为(5+3)×3=24(米).

答:井深5米.绳长24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随堂练习3 用一根绳子测井深.绳子五折后,井口外余3米.绳子七折后,井口外余l米.问:井深多少米?绳长多少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

关于数学的手抄报图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数学家的故事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一)早岁维艰

汪莱(1768一1813),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字孝婴,号衡斋,徽款县人。汪莱祖上以“诗书继世,孝友传家”为家训,其父汪昌早失亲,就此家道中衰。但汪昌博览群书,能诗善文,并曾中举人,撰有《静山堂诗文集》。 1768年9月27日,汪莱就诞生在这样一个贫寒的读书人家庭,其出生地在歙县瞻漠(今称记)之静山堂。

汪莱自幼秉承文学,6岁能诗,14岁入库。当时款县水、旱不断,家中生活更加艰辛。有一次汪莱奉父母命进城典当衣 归途遭恶犬咬啮,在腿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疤。这种艰难的活环境,铸就了他日后坚毅、顽强和独立不羁的个性。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二)舌耕生涯

1788年,汪昌去世,汪莱也开始离家谋生。这一年他刚满20岁,首先来到苏州,在葑门外教馆。在此期间,汪莱结识了著名学者焦循,并开始研读《梅氏历算全书》和《数理精蕴》等数学著作。1792年,汪莱返归故里,在家中自制浑仪、简平仪等并用它们来观测天象,这一期间他完成了一部名为《参两算经》的最早的数学作品。1796一1798年,汪莱先后与自己的同乡好友巴树谷、江玉讨论数学,完成《弧三角形》和《勾股形》两部书稿。 1789年,巴树谷将此两书合为一帙刊行,取名《衡斋算学》,这就是汪莱数学著作的最早刊本。同年汪莱乡试不第,巴树谷适有失子之伤,二人“移其情”于数学,“演得三干言”,这就是后来成了《衡斋算学》之三的《平圆形》。l799年,汪莱又应亲戚汪应埔之请“构难题数端往诸算学博士”,此即又一篇《弧三角形》,连同旧著《递兼数理》一道,后来成为《衡斋算学》之四。

1801年,汪莱由歙县来到扬州,在翰林秦恩复家教馆。秦家藏书颇丰,当时的扬州又是学士名流荟萃的中心,汪莱在此读到了宋元数学家秦九韶、李冶的著作,又得以与张敦仁、江藩、钱献之、李锐等相识。在对秦、李算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汪莱写成了关于方程论的《衡斋算学》之五。这年秋天,汪莱离扬州赴六安,途中撰成《衡斋算学》之六。年底,汪延麟在扬州为他刊刻了六卷本的《衡斋算学》。

汪莱与乾嘉时代的另一个大数学家李锐初次会面于1800年。《衡斋算学》之五写成后,他曾分送数人征询意见;其中唯有李锐理解他的用心,赞为“穷幽极微,真算氏之最”李锐又作跋文一篇,后来也被收入《衡斋算学》之中。 1804年,李锐应知府张敦仁之邀来扬州充任幕宾,当时焦循也在扬州,汪莱与他们二人交往频繁,时人称他们为“谈天三友”。在此期间,汪莱继续钻研方程论,撰成《衡斋算学》之七。至此,汪莱的主要数学著作都已完成。

l805年,名学者夏銮调任新安训导,到歙县后闻知汪莱贤名,立即前往造访。两人“一见称莫逆,与语终日”,夏蛮称汪莱为“天下奇才”,并令门生胡培恽子夏忻、夏曼从汪学习数学。1806年,汪莱曾应两江总督铁宝之请主持黄河新、旧入海口的高程测算,功成后依然返歙。1807年在歙县以优行第一的成绩考取八旗官学教习,被选调入京参与国史馆的修历工作。在北京期间,汪莱读到明安图《割圆密率捷法》遗稿,对自己当年关于割圆分弧的作品有所检讨。国史馆的工作完成后,汪莱于1811年被分配到安徽石埭县任县学教渝。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三)潦倒一生

汪莱志大才高,行为举止几近狂放,因此常与社会习俗冲突。他年轻时曾赋诗称“我亦乡间肆志人”, “兴来大叫鬼神惊”。乡试落第后自云“抱下而泣”。夏忻描绘他的外貌为“长身玉立,须眉秀发”,而他的气质为“跪磊不平之气,往往慷慨悲歌。”汪莱生前,学术界除焦循、李锐、夏蛮等少数人外,多数学者都不能理解他的成就。张敦仁曾讥评他的方程论研究“过苦”,后来又将自己的《开方补记》及搜访到手的明安图遗稿对他实行保密。曾与汪莱。、李锐都有交游的江藩把他们二人的学术争论加以渲染,说他们因论方程不合“遂如冠仇,终身不相见”,进而批评汪莱“过矣”。稍晚的罗士琳批评他“矫枉过正,未免失于偏。”骆腾风根本没有理解他的原意,就攻击他的方程论是“黯黔之词以欺世”,并以“算学砭愚”为题指名道姓地批评他的著作。种种事实表明,汪莱是被当时以考据相标榜的乾嘉学圈视为异端的人物。

汪莱到石埭后,生活依然清寒。此时他已很少与外界发生联系,但遇县学中有热心数学的生员,则悉心教诲,不厌其烦。他临终前几个月夏銮曾来看望,见其“颜色憔悴,悄然不乐”,就劝他再度著书;汪莱答道:“今世考据家陈陈相因,不过抄袭前言耳,非所发古人所未发也”。1813年12月4日,贫病交扰的汪莱死于任上。汪莱死后,家中萧然,囊无余资,石埭学生百姓感其清廉,输资送其枢归故里,葬于歙县梅岭之将军打坐场。

汪莱生前,《衡斋算学》已.出过三种刊本,但都不是足本。他去世后,夏蛮十分关心他的遗稿,特嘱长子夏忻与胡培翠加以搜集整理,后得《衡斋遗书》九卷,但长时间未能付样。1854年,夏蛮四子夏燮调任都阳(今江西波阳)知县,即从胡培翠后人处访得《衡斋遗书》稿本,连同《衡斋算学》一道,刊成《衡斋算学遗书》合刻本。《衡斋遗书》个也包括多种数学作品。“孝婴之学,深妙入微”。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手抄报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