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作用 太极拳的练身功效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一种自然规律形成于客观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武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作用。欢迎阅读!
简述太极拳的作用
体松心静
打拳时要求身体放松,心理安静,精神集中,呼吸自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身体,消除紧张,不但使肢体舒松,还要做到心理安静。
体松和心静是太极拳的基本修养,只有消除身体的紧张和思想的杂念,不断调整,控制自己的身心状态,才能进入太极拳的修炼境界。
立身中正
打太极拳要求中正安舒,端正自然,与坐禅、气功的立身要领完全一致。有的人长期形成了不良习惯,打拳时拱肩驼背,低头弯腰。也有人动作紧张生硬,造成身体前俯后仰,摆臀扭胯。这些都要认真纠正,在打拳中努力保持良好的体型、体态。
型法准确
对每种型法的规格、要领都要清楚,一招一势力求准确。实践证明,改正错误习惯比学习新动作困难。从一开始就力求准确,宁可学得少一点,努力做得好一点的学习态度,是最扎实、最有效的途径。
重心平稳
二十四式太极拳除少数动作重心有明显升降,大部分过程保持屈腿半蹲状态,身体好象端正坐在自己腿上。
步法移动要求一腿半屈支撑,稳定重心,另一腿轻轻移动,迈步如猫行,这样不仅加大了运动量,也使动作轻灵、柔和、稳固,表现出太极拳的特点。有些人腿部支撑不足,打拳忽坐忽立,时起时伏。
甚至有人前进后退象散步一样,以致练了一小时,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大大降低了锻炼效果。也有人由于步型、步法不当,造成重心不稳,身体紧张、摇晃、失去控制,对此,则需要改进步型、步法,切实掌握规格。
舒展柔和
二十四式术极拳的姿势和动作,既不能紧张生硬,也不能软缩干瘪。它好像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柔和而饱满,具有向外膨胀,支撑八面的张力,太极拳称为柔中寓刚的“堋劲”。
初学者一时掌握这种技巧比较困难,但应做到姿势舒展,动作柔和,柔而不软,展而不硬,刚柔适度。在放松自然状态下,轻柔饱满地展现自身。
俗话说家有家法行有行规,新人按上面的要求练习时刚开始会觉得有点吃力,坚持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慢慢的体会到效果了,当你养成习惯后你的太极拳练习就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太极拳的练身功效
1、躯体
太极拳要求上身中正,上下一条线,“顶头悬,尾闾收”即百会穴与会阴穴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不但可使气血上下疏通,而且能避免未老先衰,低头猫腰,脊椎萎缩等病态。
通过太极拳顺顶贯顶,脚底生根,会产生上下对拉的意念;加之手眼相随,使颈椎左右摆动,前后摇转等,可对颈椎疾病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腰
太极拳特别注意腰部活动,要求“以腰带脊”等等。通过腰部锻炼,可增强肾功能。
同时对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有良好的功能刺激,再加上腹肌和膈肌运动的配合,对腹内器官淤血的消除和肠蠕动功能的改善尤有积极影响,对腰背疼痛的防治更有突出作用。
3、眼神
练太极拳时是否精神贯注,主要表现在眼神上。俗语谓:“神聚于眼”、“眼为心之窗”。
练拳时眼神要随着实手的动作向前平视,动作变化时首先要意动,指挥眼神转向欲去的方向,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做到意到、眼到、手到、足到,达到“形神合一”。
这样的练法,不仅能使眼球神经得到锻炼,也有助于视力的改善和增强。
太极拳的特点
(一) 轻松柔和
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稳舒展,动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体的生理习惯,没有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所以,练习一两遍太极拳以后,会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不会出现气喘等现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由于太极拳具有这个特点,所以,不同年龄、性别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太极拳练习。
(二) 连贯均匀
整套太极拳的动作,从“起势”到“收势”,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是紧密衔接、前后连贯,看不出有什么明显停顿的地方。整套动作演练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像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三) 圆活自然
(四) 协调完整
太极拳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的姿势,都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之间要密切配合。
在练习过程中,要以腰为轴,上肢和下肢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且互相呼应,切忌上下脱节或此动彼不动、呆滞等现象。
太极拳的作用相关文章:
1.太极拳对人体的好处
2.太极拳放松八大好处
3.练太极拳的六大好处
4.浅谈太极拳的几点好处
5.太极拳的三大好处
6.坚持练太极拳的作用
太极拳的作用 太极拳的练身功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