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台湾问题的毛概论文

发布时间:2017-06-17 09:25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在台湾岛内的都是中国人。这是一个不可争论的事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论台湾问题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台湾问题的毛概论文篇一

《论台湾经济增长与均富问题上的经验》

摘 要:在现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收入的分配往往趋于集中,形成了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现象。但台湾战后的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仍能保有平均分配的原则,在开拓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均”与“富”的两大目标,即实现所谓“均富型的增长模式”因而备受世人所称颂。“台湾经验”对于解决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无疑是起着重要的借镜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台湾经验;均富;农业;工业;中产阶级

一、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收入的分配往往趋于集中,形成了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现象。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Kuznets)曾经就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个假设,指出当“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迅速地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上,不平等扩大;一段时期变得稳定;然后在后期阶段上不平等缩小。”进一步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远比发达国家低得多,而储蓄和资产的集中又比发达国家更为明显,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比发达国家更易呈现长期不平等状态,并且有可能持续扩大下去。不过,这种普遍获得肯定和支持的理论却受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挑战。他们的经济发展所显示的收入分配与库兹涅茨的假说是不相符合的。自60年代以来的20、30年里,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然而这些国家和地区总的来说并没有明显贫富差距的恶化。相反,台湾地区还有相当程度的改善,战后台湾的“均富型增长模式”因而备受世人所称颂,“台湾经验”对于解决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差距问题无疑是起着重要的借镜作用。

二、台湾“均富型增长模式”的形成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台湾经济经过几年的恢复和稳定,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次的农业计划,正式进入经济计划发展时期,60年代以后更进入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过程中,台湾的收入分配表现出相对平均化的趋势。由1953年台湾高低收入比率为16.52倍,到1959年比率开始降为8.72倍,1964年又降到5.33倍,到1972年为4.99倍,1980年进一步降至4.17倍。以上数据反映出台湾经济发展基本兼顾“均”与“富”的两个目标,即所谓“均富型的增长模式”。导致这种均富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 优先发展农业政策以及自耕农阶层的形成

台湾在经济发展初期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成效的土地改革,透“公地放领”以及“耕者有其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土地资产重新分配。一方面提高农民耕作的面积和增加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对日后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打下了一定基础。同时自耕农阶层澈底改变了中国历史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传统,他们献身于农业,透过农会和农复会的协助下,使用化肥、新品种的改良及推广等,并选择劳力密集的集约耕作方式,从而促进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所提升。不仅有效地提高台湾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乡村都市化以缩短乡村与都市的生活距离。更进一步促使台湾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农业部门可以有能力以“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的方式,为1960年后期台湾的工业起飞提供力量。

2. 大力发展工业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

战后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和生产力快速的提升,一方面维持战后台湾粮食供应;另一方面则提供工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推动台湾1960年代的劳力密集型出口工业蓬勃发展。1964年台湾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出口贸易额亦超过进口贸易额,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经济发展亦从内向型进口替代转变为外向型出口导向。工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舒缓了战后台湾人口快速增长所带来农业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人口比例逐渐恶化的困境,同时充分发挥解决社会的就业问题。使较低层劳动力的经济状况有可能随着工业发展进程而有所改善,导致贫富差距现象不那么明显。同时,台湾当局对于农工的发展不平衡听取专家的意见,认为台湾家庭农场应遵循现代化、商业化及多角他方向发展。促进工业发展的进一步加深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带动中产阶级的兴起。

3. 重视发展教育政策,培育中产阶级的茁壮

随着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台湾当局积极发展及推广教育工作,提高人力素质。自1950年代起台湾就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普及小学教育。从1968年开始实行“九年国民教育”,完成了普及初中教育的任务。教育普及化的发展,已经使台湾人口结构中的知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并且满足了这一时期技术需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到了1970年代以后,中产阶级成为这一时期的经济支柱,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带来了台湾地区的高速发展,政府部门兴办了大量高级科技研究机构,还负责培育其他部门所需的科技人才,催生出大量的中产阶级人口。同时,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越来越多,有利于推动台湾的工业化。随着产业的迅速扩张,各阶层人民的收入都有所提高,降低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不均等的情况发生。

4. 其他的政策的实施

台湾在人口和都市化政策上,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和人口分散政策。在1950-60年代开始,在“反攻大陆”的政治口号氛围下,以大无畏精神大力提倡推动节育计划。避免了在分享经济成果时过分膨大的人口基数。从1960年代以来,台湾实行人口分散政策,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以中小城镇为依托的合理区域布局。而这种以数十个小中心镇为细胞、多层次、较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避免了农业劳动力过度涌向大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城市恶性膨涨、城乡差距或区域差距过大的等社会和经济问题。这样,台湾地区从1951-1980年间人均所得差距一直在减少,财富被平均分配和经济不断增长,台湾创造所谓的“经济奇迹”。

三、经验及借鉴

台湾是从一个不发达地区走向繁荣的成功范例,在其经济起飞的发展过程中,它的许多经验可以让发展中国家以及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起到很多借鉴意义。

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台湾从未离开过对“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培育以及利用。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农民是国家最重要的群体。战后台湾以稳中求发展,优先发展农业,确定“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最高指导原则,引领台湾走出困境,并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1960年代,台湾进入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时期。政府颁布了很多促进出口的措施,极大地促进台湾产品的外销和经济发展,为台湾经济起飞奠定基础,同时继续发展农业现代化。但经过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和转型,“以农业培养工业”的政策下逐渐显示危机,农工出现发展不平衡现象。为解救危机提出了“以工业发展农业”,实行“加速农村建设重要措施”,促进农工平衡,改善农业困境。这一期间催产出来的中产阶级对“经济奇迹”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些有学识的中层阶级为当时的台湾十大建设工程作出巨大的贡献,使公共设施与工业基础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台湾工业化的建设。

被誉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建筑师”和“科技之父”之称的李国鼎曾经说:“适当的时机做适当的政策”当我们回顾台湾的经济从战火余劫中迈向重建到被世人称道的“经济奇迹”的过程中,一些政府政策措施遭受到批评和指责时,是以实用主义一次又一次地战胜空想主义和教条主义。台湾“均富型增长模式”的确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但必须要就实际情况来决定方针和政策,而不是套用某些经济学观点。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全面审视目前国内外的情况,作出最适当的政策以发展国家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全民均富。

参考文献

[1]曾鼎甲:《战后台湾中县的农业发展》,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2007年版。

[2]陈文强:《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道路与思考》,成都:西南交通中学出版社,2010年。

[3]贺涛:《台湾经济发展轨迹》,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4]严泉、陈红梅:《台湾的中产阶级》,北京:九州岛岛出版社,2009年。

[5]黄俊杰:《农复会与台湾经验(1949-1979)》,台湾:三民书局,1991年。

[6]李国鼎:《适当时机与适当政策──李国鼎经济科技创意实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7]石正方主编:《台湾研究新跨越.经济分析》,北京:九州岛岛出版社,2010年版。

论台湾问题的毛概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