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国旗下讲话稿
谦让,是人生前行的一张通行证;谦让,是幸福微笑的一包催化剂;谦让,是和谐相处的充要条件。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谦让国旗下讲话稿,仅供参考。
谦让国旗下讲话稿(一):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谦让是美德》。 首先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我国安徽的桐城,有一条巷子特别出名,人们总爱讲起这条巷子的来历: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完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是说,从千里之外来的家书只是为了一堵墙,你再让对方三尺又有多大损失呢?你看,雄伟的万里长城今天依然蜿蜒曲折,但是当年建造它的秦始皇早已经不在人世了。其实,这首诗就是劝告他的家人,不要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再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身外之物,又何必争来抢去呢?张家人看罢来信,深深领会到张英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立即让出三尺地。邻居看张家礼让三尺,也随即退后三尺。两家不仅化解了纠纷,还为过路的行人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通行巷道,大大方便了百姓。如今,这六尺巷已成为了我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是呀,让人三尺又何妨呢?生活中常常需要我们大度地让出这“三尺”,谦让会让我们的心境更加明澈。谦让是一种美德,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风度。我们小学生理应学会谦让,养成相互谦让的良好习惯。谦让不仅可以化解矛盾,更能化阻力为动力,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同学们,你们也想收获这样的快乐吗?你们也想让生活充满阳光,溢满芬芳吗?那么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谦让吧!给人方便,与己方便,中午就餐时,让同学站到前面;发放新书时,让同桌先拿;下楼时,让低年级的同学先走;做游戏时,把玩的机会让给还没有玩过的同学;看书时,把书让给另一位也很想看这本书的同学,自己下次再看„„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谦让的精神为我们自己储蓄文明,共同分享我们的欢乐吧!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谦让国旗下讲话稿(二):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会谦让》。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以及他在物理学界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然而,就是他这样一个人,还是在有生之年中不断地学习、研究,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去问爱因斯坦,说: “您老可谓是物理学界的空前绝后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呢?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爱因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那位年轻人说:“在目前情况下,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然而整个物理学知识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小圆,它的周长小,即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小,他感受到自己未知的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所以更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
1929年3月14日是爱因斯坦50岁生日。全世界的报纸都发表了关于爱因斯坦的文章。在柏林的爱因斯坦住所中,装满了好几篮子从全世界寄来的祝寿的信件。
然而,此时的爱因斯坦却不在自己的住所里,他在几天前就到郊外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躲了起来。
爱因斯坦9岁的儿子问他:“爸爸,您为什么那样有名呢?”爱因斯坦听了哈哈大笑,他对儿子说: “你看,瞎甲虫在球面上爬行的时候,它并不知道它走的路是弯曲的。我呢,正相反,有幸觉察到了这一点。”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个谦虚的人,名声越大,他就越谦虚。 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 “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那样,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骄傲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孩子特别是聪明的孩子常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父母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由于学习成绩较好或者某方面有特长而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这种太多的表扬常常会误导孩子,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就会滋长骄傲情绪。他们会因此夸大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问题,而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他们听不进别人的善意批评,总是处于盲目的优越感之中,就会逐渐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导致成绩下降,表现也就不再那么优秀了。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及时予以纠正,让他们正确认识问题。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谦让国旗下讲话稿(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大四班的王梦瑶。今天由我来进行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题目是《谦让》。首先,请大家听个故事——《孔融让梨》:
古时候鲁国有个孩子叫孔融,他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小朋友们,让我们大家一起向孔融学习,从小懂谦让,做个最棒的好孩子!
谢谢大家!
谦让国旗下讲话稿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