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课文山市课程练习题
在七年级语文课文山市的课堂即将结束,教师们要准备哪些课堂练习题供学生们巩固知识点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课文山市课堂练习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课文山市课堂练习题:
一、理解运用
1、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始悟为山市( ) (2)居然城郭矣 ( )
(3)以亿万计 ( ) (4)城市依稀而已 ( )
(5)惟危楼一座( ) (6)则明渐少 ( )
(7)遂不可见 ( ) (8)故又名“鬼市”云( )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
(1)一切乌有
(2)裁如星点
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然数年恒不一见( ) 尘气莽莽然 ( )
(2)一行有五点明处( ) 又闻有早行者( )
(3)然数年恒不一见( ) 层层指数 ( )
4、翻译下面句子。
(1)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2)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3)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5)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二、拓展阅读。
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若,海神名)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 ) (2)不见水端 ( )
(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4)望洋向若而叹曰 ( )
(5)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6)始吾弗信 ( )
2、辨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闻道百 ( )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
(2)始吾弗信( )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3)堂若者 ( ) 以为莫己若者 ( )
3、翻译下面句子。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
5、你知道“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吗?
6、你是怎样看待文中的“河伯”的?
三、问题探究
古诗中的回文诗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诗歌形式,也是我国古代诗歌特有的艺术现象。下面就是一首回文诗,是唐人所作,你能读出来吗?(提示:是一首七绝)
堂
朝
西
马 走 龙 山照 月 光
水
茫
茫
四、表达交流。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聊斋志异》是有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不仅是蒲松龄的“孤愤之书”,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外阅读《聊斋志异》,可以写一些读书心得,然后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体会。
七年级语文课文山市课堂练习题答案:
一、理解运用。
1、(1)是(2)竟然是(3)用(4)罢了(5)只,只有(6)就(7)接着,于是就(8)因此,所以 2、(1)“乌”同“无”;(2)“裁”通“才”,仅仅。3、(1)然而,但是;……的样子。(2)一行,一排;行路(3)多,几;数着 4、(1)大家面面相觑,惊疑不定,暗想这附近并没有这种佛寺。(2)只见一座高高的城墙,上面有入齿状的矮墙,连绵不断有六七里长,竟是一座城郭模样。(3)再往它的上面数,就更加昏黑,若有若无,以致不能数出它有多少层了。(4)再看那楼上人来人往,身影晃动,有的倚着栏杆,有的站着。(5)又渐渐地像高高的屋舍,忽地像拳头大,又忽地似豆子般小,接着就看不见了。
二、拓展阅读。
1、(1)灌注(2)对岸(3)抬起(4)对着(5)曾经(6)不 2、(1)听说;见识(2)开始;才(3)像;比 3、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就太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4、描写了河水上涨,两岸不能辨别牛马和海水浩瀚、不见水端这两种自然景色;衬托了河伯与海仿佛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本文的主旨。5、本义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6、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值得肯定。
三、问题探究。
堂朝西山照月光,光月照山水茫茫。茫茫水山龙走马,马走龙山西朝堂。
四、表达交流。(略)
七年级语文课文山市课程练习题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