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领导发言稿

发布时间:2017-04-08 22:06

成功的领导依赖于合适的行为、技能和行动,成功领导者都是怎样发言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几篇扶贫领导发言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用。

扶贫领导发言稿一

同志们:

这次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市州扶贫办主任座谈会和市委常委会精神,深入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8号),总结上半年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集思广义,群策群力,奋力完成全年各

项任务目标。昨天上午,我们参观了竹溪县龙坝乡砖裕村整村推进、搬迁扶贫及烟叶产业发展情况,昨天下午竹溪县扶贫办又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的扶贫工作情况,各县市区扶贫办汇报了各自上半年的工作,畅谈了下半年的打算,刚才陈宣同志传达了全省市州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时间紧凑,内容丰富,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奋力实现“三个确保”目标的冲刺年、决战年。今年以来,在市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三干会和全省扶贫办主任会精神,着眼长远抓定位,立足当年抓落实,紧扣难点抓创新,强化责任抓落实,提升形象抓作风,全面推进能力建设、业务建设和系统建设,促进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重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整体工作彰显新的特点:

整村推进扎实开展。启动的109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已全部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实施的109个重点村已完成规划任务的80%以上,今年启动的174个重点村按要求编制了参与式扶贫规划,申报备案了项目,大部分村已启动了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市正在实施的283个重点村,累计实施项目1415个。新建产业基地4.68万亩;新修和改造村组公路1105公里,硬化水泥路521.5公里;实施“一建三改”6417户;兴建各类水利设施460处,解决极端饮水困难3.07万人、安全饮水3.11万人。

产业扶贫不断深入。投放小额到户贴息贷款3300万元,支持贫困农户兴建特色产业13万亩。潘口电站、竹溪周家垸电站、竹山天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湖北(房县)神农本草中药饮片公司等信贷扶贫项目顺利实施。郧县、郧西、竹溪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郧县自启动互助资金试点村以来,3个试点村共吸收入社农户354户,入社资金53.54万元,借款93.15万元,项目辐射周边5个村,直接受益农户260户、1050人,试点村年人平纯收入净增360元,80%的农户住进了楼房,60%农户购买了摩托车,电话(手机)入户率达95%,成为全市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扶贫搬迁稳步实施。全市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扶贫搬迁户1363户5462人,占省办下达任务2684户10736人的50.8%;占市政府下达任务2750户11000人的49.6%。各地将搬迁扶贫与库区移民、生态移民、村庄整治、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培植了一批新典型,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扶贫培训进展顺利。共完成各类扶贫培训25625人次,占年度任务的97.5%。其中,完成3-6个月短期培训2620人,占年度任务的85.1%;长训招生工作全面展开;培训重点村支部书记220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

城区扶贫取得实效。共启动项目160个,新建产业基地2560亩,新修村组公路62公里,硬化公路25公里,实施“一建三改”2018户,解决安全饮水3000人;启动4个村整村推进工作,茅箭区廖家村、东沟村扶贫开发与低保对接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初步完成了城区农村扶贫开发调研专题报告,启动了新一轮规划编制基础工作。

扶贫奔小康试点全面启动。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办公室,完成整体规划和分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了项目建设。已完成柑桔密植园改造1万亩,启动了6万亩的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新发展蔬菜5000亩,新发展肉鸡养殖200户,新增肉鸡养殖250万只,新增渔业养殖4000亩;新硬化通村水泥路99公里,新硬化通组公路50公里;新解决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两线”、“四区”、为主战场,以清洁乡村、美化家园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程全面展开。

社会扶贫有声有色。4家中直单位和12个省直单位继续对口帮扶我市,市县两级638个单位驻村帮扶560个贫困村(其中市直155个部门帮扶133个贫困村),全市5万余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当年,中直、省直各帮扶单位计划安排项目资金4000万元,目前已到位1000多万元。市县部门累计落实帮扶资金700万元。8个省直部门和15支市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结对帮扶丹江口市脱贫奔小康,共落实帮扶资金450万元以上。市老促会开展了老区专题调研、为农民工送健康、动员民营企业帮建老区村等活动。

上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科学谋划扶贫开发工作。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扶贫开发作了新的战略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紧密结合十堰实际,深入思考,广泛调研,争取领导,当好参谋,不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和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巩固扶贫工作地位。多年来,扶贫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很高的定位。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把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十堰的重要着力点,作为“十一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今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又提出了“一统三分”战略,即统筹城乡发展、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这既是指导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也是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路。按照“一统三分”的要求,在市委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等文件中,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扶贫工作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工作重点进一步突出,组织措施进一步强化。

二是积极谋划后十年扶贫规划。按照省办杨朝中主任提出的“十堰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好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战略,力争为国家和省完善扶贫战略作出贡献”的要求,今年来,我们把新阶段扶贫开发纲要完成评估和后十年扶贫规划编研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制定了方案,下发了通知,成立了工作专班,开展了调研,形成了《十堰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实施评估报告》和《十堰市后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总结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成效与经验,分析了形势与问题,提出了思路与建议,得到了省办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争取城区新一轮扶贫政策。今年是城区农村扶贫的结帐年,同时又是新一轮城区扶贫的谋划年。上半年,市区扶贫办围绕保规划达标、保政策延续、保投入加大的目标,认真对照五年规划查漏补缺,着眼城乡统筹开展调研谋划,围绕提升水平办点示范。在年初的人大会、经济工作会上,市扶贫办积极参谋把制定新的城区农村扶贫政策写进了主要领导的报告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形成了决策性意见,市区联合开展了城区扶贫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并通过多种形式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城区农村扶贫情况和建议,得到了市领导重视和认可。

(二)坚持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大力整合各类政策资源。我市今年启动“三个确保”重点村174个,比上一年增加63个。为确保整村推进投入力度不下降,工作水平不降低,在今年整村推进工作中,我们重点强化资金捆绑和力量整合。紧紧“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的目标要求,坚持“产业至上、基础先行、素质为本、事业发展”的原则,大力统筹扶贫资金用于重点村,整合部门资金倾斜于重点村,集中信贷资金投入重点村,引导社会资金帮扶重点村,确保重点村各项投入村平达到100万元左右。全市共向省扶贫办上报了688个扶持项目,资金达6032万元。其中生产发展项目196个,资金193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54个,资金3928.2万元;社会事业发展项目36个,资金169万元。基本达到了省办提出的“整合50%的资金用于产业发展项目,整合30%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合20%的资金用于提高能力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发展环境项目”的要求。郧西县在今年整村推进数量增加一倍多的情况下,坚持投入水平不降低,大力整合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国债、国烟、水利水电、交通、国土资源、移民、畜牧、能源、林业等项目资金共计2139万元,投入到连片开发的8个乡镇的39个重点贫困村,村平投入达50多万元,投入最多的村达到126万元。

(三)坚持以创新机制为手段,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扶贫开发目标激励机制。在年初的三干会上,市委、市政府拿出1000万元对综合考核前三名的县市区进行奖励、400万元对先进乡镇和进步乡镇进行奖励、140万元对十个重点单项工作进行奖励。今年继续将扶贫开发纳入对县市区综合考核的九大指标体系之一,继续对综合考核前三名县市区、优胜乡镇和进步乡镇进行奖励,继续对扶贫搬迁进行奖励。

二是继续实施了扶贫开发投入配套机制。对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市县两级分别拿出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加大配套投入力度。为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市财政已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万元通村水泥路补贴资金;为解决城区农村“灯下黑”问题,市政府已连续五年每年安排700万元专项资金。全市每年用于支持县市区发展的资金达到7900万元,其中涉农资金达到5000万元。丹江口市财政每年安排扶贫搬迁专项配套资金100万元。

三是完善了扶贫开发联动机制。年初,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分别就参与式扶贫规划编制、当年扶贫项目申报备案、扶贫搬迁以及城区农村扶贫项目等,进行了互商,联合下发了文件,形成了市直互动、市县联动、乡村齐动的扶贫开发新格局。丹江口市广泛开展了“牵手新农村,脱贫奔小康”活动,组织动员市直部门112个城市基层党组织联系100个村组,8000名机关党员干部联系8000个贫困家庭。张湾区组织开展了驻村帮建和“双联双助”活动,全区37名县级领导帮联38个重点村,77个副科级以上机关部门结队帮建67个行政村、5所城郊小学和2个乡镇卫生院。房县采取项目规划到户、政策落实到户、党员干部帮扶到户、科技培训服务到户等办法,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四是不断完善了试点示范机制。丹江口市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全面启动,房县整乡推进工作初见成效,郧西县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扎实开展,茅箭区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相对接试点如火如荼,“县、乡、片、村”试点全面展开,为探索新机制、推广新经验、培植新亮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坚持以扶贫责任制为抓手,切实强化各级扶贫责任。一是进一步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在继续将扶贫开发纳入对县市区综合目标考核的同时,继续实行扶贫工作责任制。在年初三干会上,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各县区签订了扶贫工作目标责任书。3月中下旬,组织开展了对县市区党政领导履行扶贫工作责任制情况考核和启动的109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验收,市委、市政府听取了专题汇报,下发了通报,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提出了要求。6月份,迎接了全省扶贫工作责任制考核和重点村验收,在市县精心组织下,全市扶贫工作得到了省考核验收组的肯定。上半年,各县市区都召开了扶贫开发专题会议,层层签订了扶贫工作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进一步强化部门帮扶责任。继续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驻村帮建活动,强化帮建工作目标考核,继续落实了市县领导“1321”帮扶制度,在市直开展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年初召开了全市驻村帮建工作专题会,表彰了60个驻村工作先进单位和100名优秀工作队员,对领导联系点和市直部门帮扶点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新的社会扶贫热潮。

三是进一步强化扶贫部门责任。今年,市扶贫办被市委纳入市直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13个试点单位之一,市政府也建立了市直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我们以此为契机,建立了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岗位目标责任制,对县市区扶贫办签订了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教育为载体,全面推进系统建设。一是扎实开展了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学习调研,进行了分析检查,落实了整改措施。通过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解决了一批制约扶贫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达到了学教活动的预期目标,得到了市委指导组的充分肯定。

二是进一步规范了机关管理。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了主任办公会议事规则,对机关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管理、车辆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考勤请销假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用机制管事”的新局面,促进了机关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强化了扶贫业务工作指导。按照业务工作抓规范、整体工作上水平的要求,加大了扶贫业务指导和基础管理工作。半年来,市扶贫办将业务工作规范管理纳入对各县市区扶贫办考核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先后就村级参与式扶贫规划编制、雨露计划、城区农村扶贫、搬迁扶贫、扶贫项目申报等重点工作下发了文件,就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扶贫档案管理等提出了指导意见,并把业务工作规范作为检查指导工作的重点,使扶贫业务工作规范化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四是加大了扶贫宣传调研力度。制定下发了《加强扶贫宣传调研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扶贫宣传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和组织措施;召开了全市扶贫宣传工作会议,全面安排了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扶贫开发调研工作,对各县市区扶贫办扶贫宣传调研用稿情况进行了通报,表彰了2个先进单位和10名先进个人,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骨干宣传员进行了培训。围绕科学发展观教育和新阶段扶贫纲要评估,开展了一批课题调研,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上半年,全系统在市以上媒体用稿300余篇次,编发扶贫开发简报12期,市扶贫开发信息网编发信息210篇次,日点击人数达400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张湾区扶贫办把扶贫宣传量化到人,分解到月,考核兑现,从主要领导到司机人人动手、全员参与。

上半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影响,制约今年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有“三大压力”:一是资金缺口压力大。按照的口径计算,当年国家、省下达我市三项无偿资金12434万元,若剔除雨露计划、扶贫搬迁、沼气、纪要等专项戴帽资金,实际可以用于整村推进的资金大约在7000万元左右。我市今年启动整村推进重点村174个,如果按照“三项资金”村平60万元的配置额度测算,资金需求量10440万元,资金缺口5000万元以上。特别是郧西、郧县、房县等整村推进任务重的县,村平缺口资金达到30多万元。同时由于启动的重点村数量增加、任务加重,部门资金整合的力量有限,难度也相应加大。二是工作推进难度大。在项目安排上,省里要求将5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发展,这与我们过去以基础设施投入为主、与大多数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一致,是一次政策性、方向性调整,对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做好群众工作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发展产业上,项目怎么选、资金怎么投、贫困户怎么扶,都是新课题、新难题、新矛盾。在搬迁扶贫上,富人补了不合理,穷人补了搬不起,对象瞄得准打不准,扶贫搬迁与贫困对象渐行渐远,政策执行与设计初衷越来越偏。三是干部思想阻力大。干部队伍思想和作风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省办提出的“要有决战的姿态、决战的勇气、决战的信心”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上半年,有的地方在省扶贫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迅速分解任务,多方筹措启动资金,抓紧启动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如火如荼,有条不紊,扎实推进,也有的地方按兵不动,消极等待,不催不动,推而不动,缺乏紧迫性,缺失责任感、缺少自力更生精神。这些问题,是制约我们思想创新、工作推进、能力提升的绊脚石,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借鉴竹溪,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这次会议在竹溪召开,既是半年督导会,更是一个现场学习交流会。通过看现场、听情况,我感到竹溪县近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有很多作法值得全市学习推广。

一是领导重视,扶贫工作有地位。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工作责任制,每年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与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签订扶贫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扶贫绩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及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做到了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落实扶贫联系点制度,县四家级领导联系的有贫困村和贫困户,县直104个单位(部门)帮扶15个乡镇104个村。多年来,县委书记贺盛有同志坚持每年亲自带队赴国家烟草局汇报工作、争取项目;县长余春存同志上任伊就带领扶贫办、发改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所联系的蒋家堰镇龙阳村调研,帮助该村理思路、谋发展、解困难;分管扶贫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刘荣盛、副县长尹熙祥时常把扶贫工作抓在手上,及时谋划,亲自督导。与时同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关心扶贫队伍建设,先后公开选拔、交流副主任、纪检组长4名,提拔2名科级干部。

二是思路清晰,产业扶贫有成效。近年来,竹溪县委、县政府抢抓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以扶贫开发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的目标,立足县情实际,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全县魔芋、茶叶、中药村、烤烟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达45多万亩,覆盖全县80%以上的农户和90%以上的贫困人口,带动了5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所有已经实施了“整村推进”的重点贫困村,村村都建有一个支柱特色产业项目。,全县特色经济总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7.7%,农民人均从中实现收入800元,占农民新增收入的60%。在全市“七大”特色产业综合考评中,竹溪茶叶产业夺得第一名,成为全省第二茶叶大县。

三是抢抓机遇,社会扶贫有突破。近年来,竹溪县紧紧抓住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口扶贫和省市直单位驻村帮扶的机遇,加强联络,主动汇报,热情服务,积极争取各帮扶单位的关心与支持。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已累计帮扶竹溪资金3945.1万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500万元,捐赠电脑112台(套),完成196个常规基础帮扶项目;投入1380万元,帮助桃源、向坝乡两乡镇发展烟水配套工程。去年,省国资委给水坪镇前进村委会和村小学捐赠科技图书共计5000本,并筹款20万元为前进村饮水工程项目提供启动资金。省邮政局从有限的办公经费里筹措资金15万元予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市直、县直驻村帮扶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组织社会帮扶,不仅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扶贫氛围,而且为贫困地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促进了各贫困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是部门联动,工作推进有合力。为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委、县政府统筹管理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老区建设资金,同时整合通村水泥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农村能源建设、残危改造工程等资金,实行一个文件统筹,一个漏斗向下,保证80%的资金投入到当年的重点贫困村,基本达到了村平投入100万元以上。如在去年扶贫搬迁上,县直各部门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给搬迁户提供优惠政策。国土、林业部门在用地、用树办证上,水务、供电、教育、卫生部门在搬迁户子女上学、就医上,公安部门在户籍转移上,财政、税务、建设等在有关税费上,都予以了减免,从而保证了搬迁扶贫工作的扎实推进。

三、再鼓干劲,再加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年度扶贫开发任务目标

下半年,扶贫开发任务重、工作头绪多。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抢抓机遇中找动力,在调查研究、出谋献策上增能力,在落实政策、强化措施上下大力,在增强责任、转变作风上增活力。具体来讲,就是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贯彻,深入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这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进入决战攻坚的最后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议十分重要,有很多新特点、新精神、新政策和新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省扶贫办于7月9日又专门召开了市州扶贫办主任座谈会。学习贯彻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关键要把握以下四点:一是把握当前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全省扶贫会提出了“四个更加”的新形势即任务更加繁重、攻坚更加艰巨、致贫因素更加复杂、逐步缩小发展差距的新使命更加艰巨。我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面临着突出的矛盾和艰巨的任务。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市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为83.48万人,占总人口的23.56%,占农业人口的32.84%;,六个重点贫困县市人均gdp为5192元,是27.8%,是全省34.4%;人均财政收入为514.2元,是全国13.2%,是全省2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41元,是全国的53.2%,是全省的58.9%。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我市农村返贫率居高不下,返贫率每年保持在15%-30%左右。全市还有342个重点贫困村没有实施整村推进;村民小组通砂石路的不到40%;全市还有158.3万人没有实现安全饮水;还有1.7万户、6.5万人需要扶贫搬迁。

二是要把握扶贫开发新任务。—2012年,全省扶贫开发要达到“三基本、五实现”目标,即:基本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完成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第一批整村推进任务,基本改善老区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扶贫搬迁4万户、16万人,实现新建和改造经济林(园)160万亩,实现“雨露计划”培训转移20万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40万人,实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实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地方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高于前五年的平均水平,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具体到十堰,就是要完成首批941个重点村整村推进任务,搬迁扶贫1万户4万人,新建和改造经济林(园)30万亩,雨露计划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3万人、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确保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不低于8%。

三是要把握扶贫开发新政策。新政策可以概括为“一个增长、两个加大、三个试点、四个提高”,“一个增长”就是省级扶贫资金预算要做到年年有新投入,年年有新长进;各市、州、县也要增加扶贫专项投入。“两个加大”即加大信贷扶贫力度和插花扶贫力度。在省级新增财政扶贫资金中,逐年增加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用于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增加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县(市);对插花贫困地区,省级财政预算扶贫资金每年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安排1000万元。“三个试点”即脱贫奔小康试点、连片开发试点、整乡推进试点,我市丹江、竹山、房县列入其中。“四个提高”:即提高了扶贫搬迁标准,建房补助提高到人平元,资金由原来的60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提高了“雨露计划”补助标准,达到人平1000元;提高了老区扶持标准,在省直部门筹资扶持老区建设的单位、数额保持不变的同时,在现有省财政预算安排老区建设投入的基础上,每年递增1000万元资金;提高了对革命中心乡镇扶持标准,由每个乡镇10万元增加到30万元。

四是要把握扶贫开发新要求。就是要认真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扶贫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7月17日上午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省老促会工作会议精神汇报,强调贯彻落实好两个会议精神,对十堰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十堰更应该加大对老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更应该站在新的起点上认识和谋划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与老区工作的新局面。明确了四点意见:一是同意近期召开一次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二是要强化资金捆绑力度。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和老区建设“三项无偿资金”要重点向整村推进的重点村捆绑,交通、水利、农业、能源、国土等部门项目都要向重点贫困村倾斜。对县市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上,要适当增加扶贫工作的考核分值。三是加大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力度。会议同意,城区农村扶贫政策从明年起再延续三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由7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四是加强老促会工作。将革命老区中心乡镇优先纳入全市小城镇建设试点范围,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增加老区建设基金,加大老区扶持力度,同意市老区建设基金增加到100万元,老促会工作经费增加到10万元。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市委常委会精神,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市扶贫部门要带头学习、带头贯彻、带头落实。一是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如省办杨主任所说:“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8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给了大家一把尚方宝剑,能不能用好这个文件,就要看各地扶贫办主任的本事和能量。”省里也明确指出,强调各地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三个一”:即地方党委常委会要专题听取一次会议精神汇报,以党委、政府名义下发一个贯彻落实意见,召开一次扶贫开发工作专题会议。希望大家带着强烈的责任、带着深厚的感情、带着紧迫的意识去贯彻落实好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更高的工作热情、更快的工作节奏投入到扶贫工作之中,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二是要吃透政策、争取政策。近年来,正是国家和省的扶贫政策不断调整的重要时期,新的政策相继出台,新的试点不断实施,为我们争取政策提供了很大的空间。8号文件更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文件,有很大争取政策的空间。我们不仅要读懂它,更重要的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找到争取政策的突破口,在争取增量资金和增量政策上有新突破。三是重在抓落实,关键在抓落实。要把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着力点放在抓好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上,放在科学谋划本地扶贫开发工作的长远大计上,放在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管理方式、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上。市委、市政府初步定于8月中下旬召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下半年适当时候还将请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在十堰召开一个扶贫开发现场会,重点研究解决制约十堰扶贫开发的突出问题。

(二)抓调研,进一步当好决策参谋。扶贫办是党委、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议事就是为党委、政府出主意、当参谋。谋划工作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也是一项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工作。扶贫工作有没有地位、有没有环境、有没有作为,关键看扶贫办的参谋作用发挥得如何。近年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能够在市委、市政府大盘子中有位置,能够在系统上下有影响,能够在基层群众中有好评,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较好地发挥了决策参谋作用,使扶贫工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参谋,重在谋字。红金龙集团有一句广告词,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敢想。我们的城区农村扶贫政策,房县的整乡推进工作、丹江口市脱贫奔小康试点,还有竹山县的整村推进、连片开展试点,这些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促成,都是敢想敢干的结果,也是我们善于谋划的成功典范。当前,正处于新阶段扶贫开发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扶贫战略和扶贫政策的调整期。有挑战,也有机遇,是考验,更是机会。抓住了今明两年,也就抓住了今后一个时期;谋划好当前,就为今后长远扶贫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希望大家务必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工作上行动起来,真正静下心来,扑下身去,深入调研,系统思考,扎扎实实地做一些调研谋划工作。就全市而言,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纲要评估和后十年扶贫规划的编研工作。这项工作是今年省办杨主任一直抓在手上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要求十堰要为全省纲要编研贡献智慧。这充分体现了杨主任对十堰的信任,作为全省重点贫困地区,我们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项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各地要结合规划编研,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有关情况,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纲要实施的程度、质量和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对当前扶贫开发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要根据三中全会精神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提出今后十年扶贫开发的思路、目标、重点、方式、政策和措施。各地要高度重视规划编研工作,进一步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研讨会,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和专家意见,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要通过规划的编研,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水平。

二是启动新一轮城区农村扶贫规划的编制工作。这次市委常委会对城区农村扶贫五年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新一轮城区农村扶贫政策予以了明确。可以用10个字来评价: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城区农村扶贫政策的争取,凝聚了市区两级扶贫办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城区农村贫困群众的关心关爱,更是对扶贫部门的信任和希望。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做好工作。城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近期重点要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精神,抓好“四个一”活动: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召开一次市直部门城区农村扶贫工作座谈会,进行一次城区农村扶贫成果集中宣传活动,组织一个得力专班全面启动城区农村扶贫规划编制工作。两区扶贫办要围绕这“四个一”,提前做好领导调研、汇报材料、宣传资料和基础调查等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在高起点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城区农村扶贫开发上动脑筋、下功夫。

三是要精心筹备好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根据市委常委会安排,初步定于8月下旬在竹溪召开全市“一统三分”工作会议时,套开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期半天。会议将总结新阶段以来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全市扶贫开发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还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会议筹备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县市区扶贫办全力配合。重点要总结上报各地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提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新思路、新办法、新见解。这次会后,各县市区扶贫办要迅速安排专人负责落实,确保在8月初将材料上报市扶贫办综合科。

(三)抓督办,加速重点工作进度。我们今天这个会议,主题很明确,形式也很灵活,既是一个半年工作交流座谈会,更是一个年度重点工作推进的督办会。希望通过这种现场会的形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明确差距,迎头赶上。目前,已进入年度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时刻,能不能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目标,关键在近几个月,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认真对照年初目标,查漏补缺,加强督办,加快进度。

一是抓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对启动的重点村,要对照规划、对照项目、对照整村推进的验收标准进行“回头看”,没有完成的项目要加快实施,需要补火的要抓紧补火,项目已完成的要做好迎接验收的软件工作。对今年实施的174个重点村,要着力抓启动,抓项目卡建设。已经启动的,要加强跟踪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对还没有启动的村,要分析原因,加强督导。各地要想办法先调度部分启动资金,帮助重点村启动项目建设,不能再等省里资金。要按照省办要求,做好今年启动的重点村项目卡建设,建立详细的整村推进档案,这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今后重点村抽查验收的主要依据。

二是抓好扶贫搬迁工作。今年,已是市政府连续第六年将搬迁扶贫纳入“十件实事”之一来抓,前不久市政府办就上半年“十件实事”进展情况专门下发了通报。各地要认真吃透搬迁扶贫政策,在瞄准对象上下功夫,在把握建房标准上下功夫,在足额兑现政策上下功夫,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瞄准对象不错位、补助标准不缩水、程序规范不乱套。

三是抓好雨露计划。要切实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监管,对雨露计划的合同管理、对象认定、培训质量、转移就业、减免收费、结业验收、资金报帐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要坚持阳光操作,培训基地对享受雨露计划扶贫政策的学员名单、培训时间、补贴标准、减免收费等,要在校内或网站上进行公告公示,接受校内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按照全省雨露计划工作会议安排,市扶贫办近期将对全市雨露计划项目及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弄虚作假、冒名顶替和补助政策不落实的,一经核实要严肃处理;对严重违纪违规、套取扶贫资金的行为要提请纪检监察部门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

四是抓好城区农村扶贫项目建设。今年是城区农村扶贫五年规划的结帐年,两区扶贫办要认真对照五年规划确定的目标进行回头看,全面认真抓好项目建设,确保五年规划各项目标圆满完成,确保城区第一轮扶贫精彩煞尾,确保与新一轮城区规划完美对接。

(四)抓考核,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考核是下半年扶贫工作的关键词,是我们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各项检查考核工作,对于进一步强化扶贫部门职能、落实各级各部门的扶贫责任、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四项考核工作:

一是配合市两办抓好县市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考核。对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行目标考核和重奖,是市委、市政府在省“财政直管”的形势下,加强县市区工作的一大重要创举。扶贫工作能够纳入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为我们深入推进扶贫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次市委常委会还强调要加大扶贫工作的考核权重。我们必须用足用好这个政策,严肃认真地参与考核工作,要通过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营造抢前争先、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

二是抓好搬迁扶贫考核。去年我们对搬迁扶贫考核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引入了随机抽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总体上是科学的、公平的。今年的搬迁扶贫验收,要继续采取这种方式。重点要看名单在册率、搬迁入住率、补助到位率、生产资料配置率、资金配套率和示范点的情况。要深入总结去年的考核检查经验,进一步完善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内容,使考核的办法更能体现搬迁扶贫政策的基本要求,更能贴近农村的实际,更能体现操作性、科学性和公平性。市扶贫办近期将修订验收办法,而且充分征求各县市区扶贫办的意见,力求出台一个更加完善的考核验收办法。

三是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试点工作。今年市扶贫办被纳入全市首批13个市直绩效考核试点单位之一,同时市政府今年也对市直部门实施了年度目标考核。考核内容和指标很多,其中考核业务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占65%,共性指标完成情况占15%;社会公认度评估占20%。业务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认定由单位自评和分管领导评定相结合;共性指标分别由市纪委、组织部、政法委、统战、工青妇、计生等部门进行评定;社会公认度评估(或社会调查)分别由服务对象、同级部门、领导班子民主测评、县市区满意度、市领导的满意度评价等。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由市统计局根据我们上报的当年重点村名单、搬迁扶贫花名册、雨露计划培训名单,制作问卷并随机抽查政策落实到位情况。我们的工作能不能过硬,执行政策走没走样,一查就能见现火。对市扶贫办考核,就是对全市扶贫工作的考核,对各县市区扶贫办的考核。希望各地高度重视,切实把政策落实、工作做实。作为市扶贫办的领导班子和每名班子成员都要强化责任,增强绩效意识、争先创优意识和被考核意识,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四是抓好系统考核。实施系统责任目标管理,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坚持的一项好传统、好做法、好机制,为强化上下责任、推进系统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要继续坚持这一措施,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将考核工作与评先彰优、计划分配切实挂钩,增强考核实效性。年底,市办将组织专班分别由班子成员带队、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对各县市区扶贫办的年度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明年在工作表彰、雨露计划分配和城区农村扶贫资金安排上,要与考核情况严格挂钩。

(五)抓作风,不断提升工作效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8号)文件提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党性强、业务精通作风实、纪律严明为政廉、克难奋进打硬仗、精神饱满形象好的扶贫工作队伍”的新要求。我们要按照这“五句话”的要求,切实加强扶贫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规定动作”,做好各项煞尾工作。重点要结合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市委常委会精神,针对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集中反映的意见,进行认真整改,切实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扶贫工作上水平、贫困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是深入抓好扶贫宣传工作。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舆论引导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扶贫部门只有顺应这种形势和要求,才能赢得主动,取得实效。近年来,十堰的扶贫宣传工作,在全省是有位次的,在省办领导心目中是有印象的。这与各位主任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分不开,与我们有一支业务素质好、敬业奉献的宣传队伍分不开。应该说,十堰是一个出典型、出经验的地方,近年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中不论是重点工作推进或机制创新上,都有一些好的典型,但是深入总结和挖掘不够。希望各位主任要把宣传工作抓在手上,落实领导、落实人员、落实必要的经费,同时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扶贫宣传,力争每年推出1-2个好典型,以提升全市扶贫工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两区扶贫办要对城区农村扶贫五年成果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为下一轮扶贫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管理。近年来,个别地方截留、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的现象呈愈演愈烈之势,个别乡镇截留扶贫资金甚至达到了30%以上,导致一些重点村项目无法按计划实施,补助无法按标准兑现。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熟视无睹,将来可能会出大问题,最后害人害己害事业。省扶贫办杨主任多次强调要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扶贫部门要从计划分配到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跟踪管理。省扶贫办将与省监察局联合组织开展扶贫资金检查。要严格维护省办批复项目的严肃性,对擅自调项的一律视为违纪处理;对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挥霍各类扶贫资金的行为和责任人,依法依纪从严查处。

四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扶贫工作,我们的领域在贫困乡村、我们的对象是贫困群众,我们的工作需要走下去、深入进去,不能停留在会议材料上,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抓脑袋,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要大力倡导沉下去、办实事、真扶贫的良好风气,动感情、动脑筋、动真格,尽职尽责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要防止要情况坐在屋里打个电话、搞调查坐在车里隔着玻璃看看的现象。要对照年度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和分解,变“弹性”为“刚性”,变软指标为结硬账,落实责任,强化考核,确保实效。

同志们,今年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很繁重,我们要在国家扶贫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新形势下,在省市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大背景下,在全社会对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高度关注下,创造性地学习贯彻落实《决定》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振奋精神,集中精力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扶贫领导发言稿二

同志们:

这次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顺利开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10年扶贫开发工作,全面部署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动员全市社会各方面力量,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刚才,市委、政府向铁道部、福建省农办、宋庆龄基金会、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和自治区14个厅局单位赠送了牌匾,表彰奖励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几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深受启发。自治区扶贫办主任董玲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在此,我代表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扶贫开发事业的社会各界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敬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进一步坚定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成功道路。固原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因“苦瘠甲天下”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1972年,周恩来总理委托李先念副总理在北京专门召开了西海固地区落实民族政策座谈会,研究宁夏西海固的脱贫致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家部委、福建省和自治区各厅局、兄弟市及社会各界的对口协作和大力帮扶下,市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经过“三西”建设(1983—1993年)、“八七”扶贫攻坚(1994—2000年)和新世纪十年扶贫开发(2001—2010年)三个阶段近30年的不懈努力,全市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市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特别是新世纪扶贫开发10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力实施《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及生态移民攻坚工程,不断完善和丰富扶贫开发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开发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历史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和培育优势特色产业,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均突破“百亿元”大关。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2000年的6.9倍、44.6倍、8.5倍、10.1倍。2000年到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9.7︰18︰52.3调整为26.2:26.4︰47.4,第二产业总量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每个县区形成了1-2个主打产品,设施农业由不足4000亩发展到27万亩,劳务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六盘山”绿色冷凉农产品品牌整合打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培育煤电油、盐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四大产业”,建成固原经济发展试验区和清水河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固原盐化工循环经济扶贫示范区和五县区产业园区,一些大型企业落户固原,一些重要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旅游业驶入快车道,须弥山博物馆、六盘山生态博物馆等建成,资源整合、景区建设进度加快;西兰银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商贸流通、住宿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通讯、信息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是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坚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点贫困村分期分批实施扶贫开发,使农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全市修建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234万亩,建成固海扬黄扩灌、东山坡引水等一批水利工程,解决了81.5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150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各类造林62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46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2.8% 提高到17.6% ,生态环境初步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治理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实现村村全部通公路和户户通电;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商业开发项目,城镇化率从23% 提高到32% ,区域中心城市品位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惠民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为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呈两位数增长,2011年突破4000元大关,按原扶贫标准,累计使74.8万农村人口摆脱贫困。10年间移民搬迁6.98万人,2011年又完成县内移民2.5万人,4.3万县外移民今年5月完成搬迁。2006年实现“两基”攻坚目标,2011年实现教育强市创建目标,2001年到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由5.47年提高到6.7年。村级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卫生室、通电、通路等主要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面提标。改造农村危房危窑6.7万户,农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原州区少生快富“硝沟模式”在全区推广,人口出生率由2000年的18.98‰下降到15.87‰。

四是社会扶贫成效显著。固原取得的发展成就,社会扶贫功不可没。以闽宁对口协作为主的东西部对口帮扶、以铁道部为主的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以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单位)为主的区内定点帮扶及社会各界慈善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动真情、扶真贫,对我市扶贫开发事业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2001年以来,社会帮扶资金累计投入4.63亿元,解决了许多困扰贫困群众的问题;700多批次福建客商来我市考察项目,其中2005年以来,落地项目26个,到位资金8.5亿元,带动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帮扶单位先后有77名干部来固原市、县区挂职,我市选派154名干部到帮扶单位挂职锻炼,加强了合作交流,提升了干部素质和能力。

五是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先后深入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在亲身经历了缺吃少穿与得到巨大实惠之后,无不感激党、感谢政府,也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

回顾总结新世纪10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给我们的主要启示和体会是:一是国家政策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10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扶贫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投资力度前所未有。自治区党委、政府四次召开“固原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和倾斜扶持加快固原发展政策,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及配套措施。这些为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二是加快发展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所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开发式扶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动员组织群众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形成了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支柱产业,提高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三是生态移民是做好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对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环境里的贫困人口实行移民搬迁、异地安置,使山区劳动力资源和川区水土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有效地改善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四是整村推进是做好扶贫开发的有效方式。坚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以贫困村为重点,把专项扶贫、社会帮扶、小额信贷和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扶贫资源利用率。五是自力更生是扶贫开发的内在动力。在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带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全市各级组织和干部全力攻坚,各族群众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甘落后、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扶贫对象的主体作用。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综合分析,我市扶贫开发既具有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动员令,把六盘山区列入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第一位,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对于我们固原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区特别是中南部地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向全区发出了打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役”号召,在一定意义上是针对六盘山区召开的,扶贫的主战场放在固原。这些是我们加快发展、脱贫致富的坚强动力和重大机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快、不充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不均衡,特别是按照国家新扶贫标准2300元,全市有69.6万贫困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3.2%,且大多居住在生态失衡、干旱缺水、偏僻分散的山区,成了扶贫开发的“硬骨头”,致贫因素复杂,脱贫与返贫交织发生,在8年多时间稳定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与全区、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要求高。在这样的形势下,扎实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体现了党和政府持之以恒地进行反贫困工程、消除贫困的决心和承诺。我市作为全区、全国最贫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经过30年的扶贫开发,整体实现了温饱,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积极性更加高涨。深入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解决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是全市各级党政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把固原的发展放在宁夏和全国扶贫开发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作为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造福一方百姓”的追求,尽心竭力谋发展、求突破,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尽快走上快速发展道路,让贫困对象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推动跨越发展、缩小差距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有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如果经济发展了,但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没有公平,也就没有了社会主义。去年以来,由美国引发的“占领华尔街、占领华盛顿”活动,就是因为20%的富人和金融寡头,占有80%社会财富,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平。由于历史、自然和经济结构等多方面原因,我市经济发展的粗放性特征明显,总体上一产效益差、二产刚起步、三产层次低,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地方财政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弱,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站在全区、全国看固原,固原经济总量和主要经济指标,无论是在全区还是在全国地级市中都排在末位,2011年,全市GDP仅占全区的6.3%,人均GDP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26%;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区的3.63%,财政自给率仅为7.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区的7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2.7。我们通过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战略转型,大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构建“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多元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不断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对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新十年是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市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贫困村大多集中在回族群众聚居地区,贫困人口中回族人口占56%,直接关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毅在固原调研时指出:没有固原的大跨越就没有宁夏的大发展,没有固原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宁夏与全国同步小康;没有固原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宁夏的和谐稳定。固原是全区最受重视的一个地方,是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的主战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张毅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着力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贫困人口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开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是固原的基本市情。我市干旱少雨,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极度短缺,人口密度高达148人/平方公里,超过了合理承载能力的7—21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突出。我们要通过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抢抓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历史机遇,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支持,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从根本上改善生存和发展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为建设祖国西部地区生态屏障做贡献。

三、突出重点,努力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已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新阶段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跨越发展、强市富民为主题,以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总揽,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攻坚、工业强市、特色农业增效、中心城市带动、文化旅游品牌、重大项目带动“六大战略”,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举全市之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争创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民族团结示范区,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

到2020年,扶贫开发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安全饮水,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冬季取暖,即“三不愁、四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实力有大提升,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障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基本上与全国全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要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要准确把握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的新政策。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今年2月召开的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支持,制定了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优惠政策,具有强大的支撑导向作用和推动力。归纳起来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在财税方面:增加中央和地方扶贫开发投入,要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开发事业的力度;二是在金融服务方面: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贫困地区。要加强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尽快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网点,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留在当地使用,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鼓励开展小额信用贷款。继续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三是在产业扶持政策方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各项产业政策。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特困地区安排,加快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要抓住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能够发挥本地优势,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四是在土地使用方面:要按照国家耕地保护和农村土地利用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满足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建房需求,合理安排贫困地区小城镇和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五是在生态建设方面:贫困地区是生态脆弱地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要加强森林、草原保护和建设,加大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防治力度。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贫困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力度;六是在社会保障和民生方面:提出了“三不愁、四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安全饮水,义务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住房有保障、冬季取暖有保障。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注重向贫困人口倾斜;七是在投资政策方面: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村级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小流域与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建设等支持力度。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病险水库加固、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以及西部地区连片特困地区配套资金;八是在人才保障方面:组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人员和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服务。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干部要制定鼓励政策,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等。这八个方面的特惠性政策,含金量之高、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是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解、准确把握、贯彻落实,推进固原扶贫事业的发展。

(二)要扎实推进生态移民攻坚工程,解决好极贫群众长远发展问题。生态移民攻坚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23.2万极贫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全市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非常复杂,任务艰巨,我们要始终作为“一号工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态度坚决、积极推进,争取3到5年完成23.2万人生态移民任务,再用5年时间开展生态移民致富工程,着力培育和发展稳定的致富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一要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加强移民政策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争取外部支持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发挥好移民群众自身的能动作用,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二要加快移民新村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超前设计,坚持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事业同步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移民住房,统筹教育、卫生、文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水、电、路、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认真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草畜、冷凉蔬菜、苗木等特色产业和劳务产业,引导移民开展多种经营,让移民群众发展有基础、增收有保障、致富有路子,努力把移民新村建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村民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点。三要加强移民管理服务。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法制宣传教育,及时化解移民群众中的各种矛盾纠纷,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加强计划生育、环境整治等工作,确保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四要抓好县外移民协调对接。进一步完善县外移民联席会议和选派干部到移民安置地挂职、派驻工作组等制度,全程跟踪、积极配合做好移民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好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来推进工作,以扎扎实实的工作赢得更大支持。在生态移民问题上,市委、政府多次强调,这是一项经济社会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我几次讲,生态移民不打折扣、不讲条件、不犯糊涂、不打退堂鼓,坚决完成任务。

(三)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扶贫开发内生动力。经济发展方式落后是固原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发展不充分,经济实力弱,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差。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发展战略转型,构建以现代生态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一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培育煤电油、盐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四大产业”,加快建设市县区产业园区,突出抓好盐化工、电解铝、王洼千万吨级煤矿等重大项目,确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二要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农业产业是我市农民增收的基础。要以建设南部山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做好公司、农户、基地、市场“四篇文章”,着力打造“五大优势产业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旅游开发促进扶贫开发,以“两山一寨”、“两馆一园”为核心,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农家乐”乡村游等扶贫项目,打造“中国西部地区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四大物流园区”和四县综合性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市区和四县城商贸中心区,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把固原建成西兰银交会中心物流集散基地,吸纳更多群众从事第三产业,拓宽扶贫对象的增收渠道。四要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突出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品位、产业支撑四个关键,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促进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向城镇聚集,创新完善鼓励农民变市民的政策措施,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和以城带乡能力,力争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四)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贫困群众最大的困难是民生保障不足。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要把贫困人口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要在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中,注重向贫困人口倾斜,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抓好技能培训、组织管理、维权服务等重点,年均输出劳务30万人以上,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要优先发展教育,边远山区适当集中办学,实施教育惠民工程,确保贫困学生、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弱势群体平等享有教育权,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及和大力宣传现代生活以及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要继续推进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减少因病返贫人口。要毫不松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实施“少生快富”整村推进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到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97‰以内。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和农村低保人口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切实保障农村残疾人、贫困老年人、留守妇女和儿童的基本生活。加大农村危房危窑改造、农民工周转房工程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五)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这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项根本性措施。要坚持整村推进,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生产条件有大改善。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施百万亩库井灌区节水改造,突出抓好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等水利项目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要加快交通枢纽建设。尽快建成兰青高速东山坡至毛家沟段,实施309、312和101以及西吉县城至毛家沟等国道省道改造项目,实现所有县区通高速公路、所有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协调做好宝中铁路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建成王洼至原州区铁路专运线,完善六盘山机场与周边地区的快捷通道,形成陕甘宁毗邻区域交通运输枢纽。要切实抓好生态建设。我市是生态脆弱地区,要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前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巩固扩大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成果,加快培育后续产业。以六盘山生态经济圈建设为核心,以“三河源”生态保护与开发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六盘山生态保护长廊。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实施四旁植树、乡村道路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抓好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规划建设,坚持整村搬迁、连片治理,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民富与山绿“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要加强社会扶贫,努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一是要积极争取中央单位的大力扶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交通部、扶贫办、国资委等部门和中央企业的沟通联系和汇报,争取每个县区都有一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部门,争取更多的国有企业参与固原的产业扶贫,并采取多途径多方式,通报情况,联络感情,交流经验,争取更多、更有效、更大的支持。二是要深化闽宁协作工作。争取福建对口帮扶的市、县区在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干部交流、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鼓励闽商、企业参与我市工业(产业)园区、产业开发、城市建设等,每个县区都要引进1—2家福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1—2个闽宁生态移民示范村。三是要充分发挥定点帮扶的作用。加强联络服务,做好区直机关、川区市县区对口帮扶工作,争取自治区大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开展对口帮扶。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要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贫困乡村、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机关干部到贫困乡村挂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向贫困村派驻扶贫开发指导员等制度。四是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加强宣传,多层次、全方位挖掘社会资源,多方面、多形式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平台,鼓励和支持国内外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我市扶贫事业,加快原州区和西吉县两个慈善产业园的建设步伐。

四、加强领导,确保新阶段扶贫开发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关键在领导,关键在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转变作风,务实苦干,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工作好不好、实不实、成效如何,关键看领导如何抓、如何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村为重点、工作到组、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把扶贫开发作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领导职责,对扶贫开发工作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堡垒。

二要强化政策落实。政策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和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要注重规划引领,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各专业扶贫规划,创新和完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把各种力量、各类资源汇聚到扶贫开发中来。要抢抓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扶贫开发、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历史机遇,尽快编制一批重大项目,争取中央和自治区更多支持,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坚决查处挤占、挪用、套取、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等行为。

三要塑造扶贫文化。外部帮扶是条件,自身努力是基础。要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树立新形象”活动,激发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增强战胜贫穷、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文艺团体的宣传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中央和区、市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大力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广泛宣传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营造重视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扶贫开发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繁重工作,直接面对基层一线、面对农民群众,必须深入细致、真抓实干。越是任务重,越要勇挑重担、敢于争先,越是困难多,越要奋发图强、攻坚克难。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工作中心下移,经常深入基层和扶贫联系点,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基层组织和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树立贫困地区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要创新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及时掌握进展情况,促进工作落实。对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突出的组织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同志们,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扶贫领导发言稿三

尊敬的訚柏检察长,文华副秘书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省检察院、省扶贫局联合召开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会议,目的就是为了传达好、领会好、落实好全国检察机关和扶贫部门联合召开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省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工作。对这次会议,省委省政府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建军副书记、金海副省长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会议筹备期间,訚柏检察长多次过问指导,充分体现了对扶贫系统干部的关心和爱护。等一会,訚柏检察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扶贫系统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最大的“短板”。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贯彻“五个发展理念”的高度进行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29次,17次涉及贫困,其中有7次把扶贫作为重点考察内容,连续几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多次就扶贫开发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述,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基本遵循。在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3月10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对我省工作提出了三个“扎扎实实”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可以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有限、任务明确、务求胜利的硬仗,是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高位谋划,全力推进,取得了减贫百万人以上的扶贫成效。但同时也深刻认识到,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社会发育等原因,全省仍有1622个贫困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0%,有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13.2%,贫困程度深,扶贫战线长,脱贫成本高,返贫压力大。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样要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去年7月,省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会,首次以全会形式研究部署脱贫攻坚。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省委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面作出了“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战略部署,确保“十三五”时期提前一年实现整体脱贫,再用一年抓巩固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必备条件。会上,各市州党政一把手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向省委立下军令状。提前实现整体脱贫,是省委省政府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向全省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后,省委省政府紧紧扭住精准扶贫这个关键,坚持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管理上下功夫、求深入、务实效。一是实现了扶贫和低保标准“两线合一”。以年人均收入2970元为标准,以“五看法”为综合比照,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多轮次开展了“两线合一”精准识别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在全国率先实行“两线合一”,是我省扶贫开发理念和实践的跨越。二是建立“123” 驻村帮扶工作机制。按照治穷、治弱、治乱“三治”并举的思路,创新建立了驻村帮扶“123”工作机制(一联、双帮、三治)。全省共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7865名,全省9.7万名党员干部结对认亲13.2万户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村和贫困户“双帮”工作全覆盖。三是构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根据《实施意见》,研究编制了发展产业、易地搬迁、资产收益、转移就业、医疗保障和救助、教育脱贫、低保兜底、生态保护脱贫等“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医疗卫生、文化惠民、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和市场体系建设、农牧区危旧房改造等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建立健全了驻村帮扶、脱贫实绩考核、贫困对象退出、资金项目管理和督查巡查5项保障机制。“1+18+5”脱贫攻坚政策体系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结合了青海省情,展现了青海“动作”,是一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为打赢脱贫攻坚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扶贫款项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还有骗取扶贫款的问题。对这些乱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扶贫资金是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李克强总理指出,“要严格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抓紧健全制度安排,确保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真正用在扶贫开发上。”王歧山同志在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上指出:“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问题,以严明的纪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保障。”省委骆惠宁书记在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严格的扶贫资金监管制度,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坚决依法严惩。”郝鹏省长在3月30日召开的省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大反腐压力向下传导力度,关口下移,抓早抓小,清除滋生‘小苍蝇’的土壤。”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讲话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脱贫攻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它事关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到了决战决胜阶段,资金投入大,项目工程多,标准要求严,利益调整广泛,社会关注度、敏感度较之以往更高,若发生职务犯罪,产生的危害会更大,人民群众的反映会更强烈,这就迫切需要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早防早治,坚决避免和努力减少“扶贫投入加上去,干部贪腐倒下来”问题的发生。那么,检察部门主动和提前介入,为脱贫攻坚提供全过程的服务和保障,正是脱贫攻坚形势任务所需,是决战决胜的迫切要求。

近些年,我们把预防工作同党风廉政建设、扶贫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相促并进,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深化简政放权,在全国率先将财政扶贫资金全部切块下达到县,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从2014年起坚持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跟踪审计,对贫困县年度项目资金全覆盖。每年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兑现奖惩措施。我省从2013年起连续3年在全国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进入10个A级省份。二是完善建档立卡工作。开展“回头看”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多轮次进行全面核查,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精准用于扶贫对象。三是2015年设立了“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加强审计整改。对审计发现的违规问题、各种渠道反映的问题,及时督促指导相关地方整改。五是深化警示教育。每年召开全省扶贫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主动邀请省纪委和省、市检察院的领导作“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辅导,为干部发放预防职务犯罪学习书籍。六是建立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了预警在先、防范在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七是完善了相关法规制度。制定出台了《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关于加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扶贫法规制度,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这些举措,对我们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严把职务犯罪“关口”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必须看到,我们在扶贫资金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从这几年审计、巡视和检查中发现,个别地区扶贫资金滞留严重,有的项目资金趴在账上,不能够及时发挥效益;有的扶贫资金投入不精准,大水漫灌,甚至搞平均分配。有的企村入股项目不严格政策底线,分红效益明显偏低,严重影响了贫困群众收益。个别基层干部优亲厚友,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有的项目在设计上忽视风险评估,导致出现高风险,甚至半路夭折,造成扶贫资金严重浪费。个别地方的扶贫领域还出现了严重的违规违法问题。如,化隆县原扶贫局长的受贿问题,湟中县原扶贫办主任的渎职问题。这些现象,不仅侵害了贫困群众的利益,阻碍了脱贫进程,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必须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坚持阳光扶贫、廉洁扶贫。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扶贫资金不用不行,滥用不行,贪污浪费更不行。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主动做好整治和预防专项工作

“十三五”期间,在全省范围内共同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目的是通过依法查处和预防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努力预防职务犯罪不发生、少发生,促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得到实惠,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服务保障。我省专项工作将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十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等重点领域,围绕扶贫资金分配、项目申报、审核审批、发放管理、项目实施、检查验收等重点环节,围绕贫困人口规模大、项目资金投入多、问题易发多发等重点区域,依法查办扶贫领域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形成“不敢腐”的高压态势,同时努力构建“不能腐”的防范机制,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小错不改,必酿大祸;小过不惩,必为大患”。检察系统参与开展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极大支持,对扶贫干部的真正爱护。各级扶贫部门要引起足够重视,端正工作态度,加强汇报协调,积极主动配合,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扶贫部门要把专项工作纳入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列为重要工作内容,统筹安排。各级扶贫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检察机关开展有效协作,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扶贫领导小组报告工作情况,积极争取支持。

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各地要根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开发条例》、《青海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1+18+5”脱贫攻坚政策文件等,建立和完善预防职务犯罪相关制度,坚持突出问题导向,确保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监督问责机制,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发挥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将资金监管作为他们的重要责任。建设好扶贫大数据平台,落实信息披露制度,实行网络实名公示,形成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的工作氛围,将扶贫工作置于“阳光”下运行,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实行惩防并举。始终保持对扶贫领域腐败行为的“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严惩处,决不姑息。同时,要从源头上提前预防,研究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规律,找准易地、多发环节,保障扶贫资金安全运行,扶贫项目不打折扣,发挥资金项目的效率效益,造福贫困群众。

四是强化思想教育。各级扶贫开发部门要会同本级检察院、纪检、司法、审计等部门,加强对扶贫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增强教育的系统性、警示性、实效性,引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强化廉洁自律和守住低线的自觉性。

五是坚持共同推进。各级扶贫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预防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工作,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合作,共同开展调查研究,细化实化预防对策。积极向检察机关提供违纪违法线索,主动配合和支持检察机关的侦查工作,认真落实检察机关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共同总结推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经验做法。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扶贫部门积极会同本级检察院、纪检监察、宣传等部门,发挥媒体舆论宣传作用,把专项工作部署要求宣传到乡到村到户,营造浓厚的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舆论宣传氛围,提高群众主动监督意识和能力。

同志们,整治和预防专项工作关系到全省脱贫攻坚的战略大局,关系到扶贫干部的成长进步,容不得我们半点疏忽和大意。我们要与全省检察系统一道,同心协力,齐抓共推,全力确保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取得成功,以实际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护航!

谢谢大家。

扶贫领导发言稿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