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术论文范文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学前教育学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学前教育学术论文范文篇一
学前教育如何均衡发展
摘要:
调研背景 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中,学前教育不仅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热点焦点话题,还被列入关乎民生国计的关键词。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把学前教育单列成章。同年1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学前教育工作。随后,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学前教育为何如此受高层和全社会关注?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在哪,又如何破解?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近日,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深入北京房山区进行了调研。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目前仍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多。如何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给当今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政府主导:解决学前教育科学发展难题
从全国学前教育管理现状来看,前几年中央教科所对16省市30个区县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25%的区县学前教育处于既无管理机构也无管理人员的“两无”状态。即使有的区县有人管理,也只是管少数的教育部门办园,绝大部分的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园都不在教育部门的行政和业务管理之下,办园的规范性和保教质量无法保证。加之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低、基础设施差,很多地方甚至“无园可入”;城镇普遍面临“上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等问题。
房山区是首都城郊的农业大区,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二分之一以上,在北京18个区县中经济相对滞后。据调研组了解,截至2001年底,房山区只有2所市立幼儿园和7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且中心园全部为集体办园,教师大部分从社会上自聘,主要靠低廉的收费维持运转。除部分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以外,农村学前教育主体是校办学前班,还有大量非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如村办园、“小家托”等,规模偏小、保教质量较低。2001年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仅为31%。
如何优化城乡学前教育布局,保证全区每个孩子都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困扰着房山区教育决策者。
“当时我们认为,应该站存更宽广的视角上来看待学前教育工作”。房山区教委主任郭志族对调研组说,“第一,不断延长国民受教育年限,不仅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而且是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适时推出的教育发展策略。第二,构建学习化社会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终身教育体系来支撑。第三,从推动人作为劳动者的一生全面发展来说,学前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四,从改善民生来说,为适龄儿童提供学习机会,是政府服务保障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基于这些认识,2001年底,房山区教委提出了学前教育应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思路,即在教育工作整体布局中,把学前教育直接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确立了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但在当时,国企和事业单位纷纷改革转制,一些地区出现了向社会拍卖、转让公立幼儿园的现象,“公退民进”、“市场化”一时成为学前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在这种形势下,对于房山区教委提出的学前教育“政府主导”思路,有人认为是“逆潮流而行”。那么如何规避政策风险、得到区乡(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房山区教委在具体操作策略上下了一番功夫:一是利用2002年全区召开教育工作会议的机会,由房山区委、区政府在会上下发文件,提出重新划分区、乡政府的办学职责,明确了教师调配、基础教育基本建设、人员工资保障、公用经费提供等是区政府的责任,发展幼儿教育、改善幼教办学条件、优化园所环境等是乡镇政府的责任。二是将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分园的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作为评价乡镇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区委对各乡镇党委的考核评优。
这些操作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乡镇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据了解,从2002年到2004年,房山区、乡镇两级政府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新建和改造中心幼儿园18所、分园17所,房山区幼儿教育网络基本确立。2005年,全区每一个乡镇均建起了中心园,农村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很快攀升到80%。
改革体制:提前完成学前教育发展目标
农村学前教育基本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后,制约房山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一系列体制问题凸现出来。2004年底,房山全区幼儿教师中,从社会上自聘的教师占到90%以上,且专业素质普遍偏低,还面临办园经费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等困难。
房山区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在2005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了《关于深化乡镇中心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房山区乡镇中心幼儿园自聘人员清退和暂时留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拉开了办园体制、投入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首先,确定乡镇中心园的独立法人资格,把中心园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国家标准为幼儿教师核定编制。其次,稳步做好原有自聘幼儿教师的清退安置工作,由区、乡两级财政投入近300万元,用于支付一次性生活补贴和保险。同时,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时机,对腾出来的校舍加以改造,优先用于兴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分园。
针对幼教师资不足、素质不齐的问题,房山区教委一方面对适合从事学前教育的中小学超编教师,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进行转岗培训。另一方面,及时补充国家教师,优化幼儿教师队伍。近年来,累计从中小学转岗到中心园的国家教职工719人,任命园长27名,补充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203人。目前在中心园工作的国家正式教职工已达到922人,公办教师率达100%。
为加大对幼教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房山区在教育行政机构改革中,专门指定一位区教委副主任分管学前教育工作,并在区教委设立“学前教育科”,对基层园所进行监督、检查、评估。还率先成立了区级学前教研室,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有10多位专职教研员。
在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园和分园的同时,房山区教委在对民办园的业务指导、安全管理和教育督导上,始终坚持民办园与公办园享受同等待遇,不断优化民办园的布局结构,先后关闭规模小、质量低的“小家托”30所,新创办规模较大、质量较好的民办园70多所。还与加拿大皇桥教育集团、素里市教育局合作,成功创办“北京
王子岛英语幼儿园”,打开了房山学前教育走向世界的窗口。
如今,当“入园难”、“入园贵”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时,房山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已悄然达到94.75%,提前10年超额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全区现有各类幼儿园198所,其中市立园2所,乡镇中心园27所,下属分园29所。在全区近3万学龄前儿童中,在园儿童达1.9万人。全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迅速增加,现有北京市示范幼儿园2所,一级一类幼儿园7所,一级二类幼儿园9所,二级二类幼儿园14所。同时,全区0-3岁婴幼儿、监护人及看护人受教育率达到96%以上。
前不久,第二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揭晓,房山区教委因开辟“学前教育政府主导新思路”而获得优胜奖,成为北京地区首次获表彰的地方教育改革单位。
成功经验:政府主导为主社会多元参与
房山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教育规律和当地实际,开辟学前教育政府主导新思路,坚持走农村幼儿园公办化之路,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构建起了以市立园为示范、以乡镇中心园为骨干、以民办园为依托,社会多元参与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有效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还为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调研组认为,通过九年努力,房山学前教育实现了城乡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房山区发展学前教育的探索具有两点启示:
第一,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参与的办园模式。房山区教委较早认识到,学前教育是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在实践中,以政府办园为主、财政投入为主、公办教师为主,注重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优先加快农村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普及,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更为可贵的是,房山区教委认为,学前教育“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全包”,而是要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师资建设、提供优质资源、加大监督管理,广泛发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发展学前教育。
第二,应注重遵循规律与解放思想的结合。房山区教委紧紧立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既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适时提出学前教育政府主导新思路,又在学前教育各个发展阶段,创造性提出不同的操作策略和主攻方向,不断创新机制,深化体制改革,从而争取到了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保障了学前教育快速健康发展,赢得了社会和老百姓的广泛认可。
学前教育学术论文范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