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近几年来,环境艺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艺术和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环境艺术的设计的需求意识也逐渐增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艺术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范文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分析
近些年由于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室内设计也随之发展起来,在众多室内设计中有很多设计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美学效果以及实用性,让消费者都赞叹不已。因此,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逐渐成为设计师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人性化的设计主要就是将人性、艺术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一种设计理念,主要是从以人为本出发,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围绕着这个主旨进行,不断满足人们在心理上以及生理上的需求,为消费者们创造出一种优雅、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得整个空间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人性化,进而丰富人们情感、心理内容等,实现空间与人的有效结合、统一、和谐。
一、人性化处理的内容
在整个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人性化处理,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装修设计以及室内的装饰。在这方面的人性化处理就是进行合理的建筑结构的设计,进而满足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对空间的使用能够得到最实质、最有效的环境满足;其二是设计室内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了调节温度以及调节整个室内空间的环境,其中主要的有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暖、通风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处理;其三是陈设设计。主要包括了对室内所陈列的家具、相关设备、艺术品、照明等相关的设计。所有的人性化处理都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和把握。
二、人性化处理的具体要求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在构思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人性化,随着近年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心理丰富起来,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等的主观要求越来越高,在其所提出的室内设计的要求之后也显示了其多样性的特点,也展示了生活与艺术设计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高度。对于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室内环境在处理时需要有理论性
实际上就是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进行人性化处理的主要理论基础。人们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很早就开始了,也对人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了重要的理论阐释,在该项设计中有效开展人性化的处理工作,实际上就是在追求人类需要与环境的一种协调发展。随着这一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整个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得到了新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划方向。即实现“以人为本”和美学设计的有机结合和和谐发展。
2.对室内环境需要有创造性
一般对室内环境艺术的设计有要求的人,都不是简单的要求满足自身的居住或者是对身体有利的生活或者是工作环境,而是在这些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再去追求具有美观、有个性、舒适的环境。因此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室内空间的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再充分利用透视、光线、阴影的效果来展现艺术的魅力,此外还可以利用颜色上的变化、设计的结构、光线的反射等对整个室内进行改造,达到美学需求,进而保证室内环境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3.需要提高该项设计的实用性
对于实用性的需求使得设计师们在设计室内环境时用高要求来约束自己,实际上就是将设计实践和能力结合起来。在该项设计的人性化处理方面来看,首先从事室内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设计经验、综合素质、高学识等,以能够满足室内环境美学设计所提出的较高美学需求,提高整个设计的实用性;其次需要设计人员具备较为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结合对消费者的特点的分析,在实际的设计中正确的理解其使用的需求,进而保证该项设计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审美,也能在实际的使用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1.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充满了人工制造的环境,在无形中就减少了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空间中的自然环境,而回归到自然环境逐渐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能够有效的实现人们这一方面的需求,具体的就是在设计中通过设置一些自然的景观,如盆栽、盆景等,虽然这些不能完全的取代现实中的自然环境,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和生活的压力,可以简单的对回归自然进行满足。
2.地方氛围
地方氛围最早被提及是在国际主义风格较为泛滥的时期被提出来的,该思想起源甚早。直到20世纪后期,《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出版,设计界才开始认识到地方主义,才开始将地方氛围的创作纳入设计中,逐渐将其放置在重要地位。室内环境是整个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直处在某个特定地区的环境中,就会由于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的限制而形成具有特点的乡土气息。因此室内设计应当表现不同地区的气候、风土等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文化内涵。这里的地方氛围主要涉及到室内装饰、乡土动植物、家居小件等,还包括了地方或者是家族的徽志、雕塑、绘画等等,这些元素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进行随机组合。总体来看,地方氛围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乡土历史呈述”、“乡土资源呈述”、“乡土景观呈述”、“乡土风情呈述”。如瑞典的一个餐厅,当年为了抵制俄军的入侵被损坏,后来成为纪念馆和海军基地,之后又成为旅景点,改为餐厅。在室内设计方面保持其原本面貌,再通过墙上的壁灯将当年的风貌展示出来,这就是乡土历史呈现的一种,也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处理的一种发展形势。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范文二: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它涉及诸多学科并需要设计者整体把握,其中包括建筑设计、设计美学、环境生态学、人文科学、心理学等。在现代设计中仍然有着传统民族吉祥观念的意识痕迹,具有幸福、美好意义的象征元素广泛应用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今中国传统的民族元素越来越多地受到设计师们的关注。民族元素是当今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象征。民族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不能仅仅是对其模仿甚至简单的照搬,因为如果这样只会是仿古与复古,只能是走向僵化,我们主张应该结合时代的需要,深入探求其精髓,并以此基础进行再创造。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元素。大到宫殿庙宇、园林等传统建筑内外的各种装饰,小到建筑内部的家具陈设、生活用具及案头摆设,均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本体维护,更在于效用发挥,把文化资源用起来。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要能充分的注重对于民族元素与文化的相互接纳与融合,民族元素为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丰富的素材,而民族文化是背后深厚的底蕴与内涵,随着当代环境艺术设计飞跃式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如此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能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元素、习俗、感情、宗教、地域特色与与现代的设计诉求、生活方式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既不盲目照搬又不牵强的新的创新形式,这样保留本土的文化以及象征意义,将民族元素以及文化中的那份宁静,祥和之感融入进现代设计的理念中,让人们既喜爱又尊重。以下阐述民族传统设计元素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
如今我们一般所说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通常指运用在建筑、服装、绘画之类上的意象。然而这些表面元素其中的深意更值得当代设计师们去发掘,例如讲究对立统一、中庸和谐的儒家思想,以及讲究无谓的道家思想,都是民族文化区别于现代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地方,体现民族的形象和利益。随着中国经济的较快增长,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对公共设施公共环境的改造与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多,能够将城市中公共环境艺术发展并营造完善也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外在标志,在城市快速“建设”中不断地用现代化、国际化、模式化的设施和与其对应的高效、便捷、简单的设计理念几乎完全取代了我们原有的传统的、有民族气息的、有温和如意之感的城市烙印。物质的流通与财富的快速积累冲淡了城市居民的民族情感与文化的记忆。因此,我们要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历史与现代法治融为一体。另外,我们要时刻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用传统的民族的人文气息来装点城市,通过文化的交流来熏陶城市居民。所以,被逐渐取代和摒弃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元素应以新姿态出现在当代设计中,适应现今的社会潮流与设计诉求,当其能够重新回到设计师们的思维体系,出现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再次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使现代艺术作品具有民族性,也具有时代性。让民族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充分应用。这样便会折射出一种人文的力量,令人内心澎湃。
二民族文化与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经典应用
环境艺术的构成可一分为二,一是物质层面的,即植物树木、景观小品、水、假山石等具体构件;二是思想层面的,即场景中的文化底蕴、潜在内涵,只有二者的完美统一才能构成宜人的环境空间。笔者持学习和探讨的态度,现以苏州博物馆的新馆为例,试着在贝聿铭大师的封山之作里解读环境艺术设计究竟如何把握民族文化与元素在其中的归属。其实早在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中,贝聿铭老师就曾做过这样的提案,同样,在苏州博物馆中我们也在追求如何“在一个现代化建筑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1物质层面中新材料新结构的运用
博物馆新馆的总体上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将粉墙黛瓦进行新的诠释,又保留了苏州建筑温和、秀气的特点。造型上也尊崇苏州古建筑的斜坡屋顶,但更多的是呈现代感的几何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元素的具体表达是结合了新材料新技术,通过全新的媒介传递到人们的内心,例如构成整个屋顶的灰色的小青瓦被一种俗称“中国黑”的花岗岩取代,这种石材质地强韧,寒冷天气下也不易裂开,弥补了需要定期更换的不足;白色墙体虽样貌与民间建筑没有区别,但内部用轻质钢化结构代替了传统的梁架结构,令墙体更轻薄坚固;更有玻璃围栏,平静的水体,光栅形状的屋顶,“让光线来作设计”,在光影交错中,处处有清新空灵之感。
2精神层面中对传统民族内涵的传承
外在的物质表达固然重要,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更重要的是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其进行现代方式的演绎,对民族精神、民族传统文化的解读。其一,在博物馆新馆中,贝老师将传统的造景手法通过现代方式进行运用,传统的苏州园林中用窗的造景方式,在新馆中咖啡吧墙面的海棠窗中得以丰富,在中间增添了同是传统窗景中的冰裂纹路,较传统海棠窗中间完全通透四周纹路的方式更具层次感。冰裂纹被赋予冰清玉洁,自傲高冷的文化内涵与海棠窗象征的富贵堂皇看似冲突,实则是和谐统一的,一方面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持守高尚其志的处事之道,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再有,主庭院北部的片石假山,以拙政园的白墙为画纸,结合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布局“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层次感强,而且山石更有色彩的过渡,整个“画作”的比例恰到好处,蕴含着传统国画中“留白”的艺术,通过曲桥来进行隔断,仿佛假山石水中渐渐浮现的一般,呈现清晰的轮廓和剪影的效果,打造出山水画中“平远”的意境。水面的分割借鉴了传统园林中理水的手法,通过桥、亭的划分是水面有聚有散。室内的水面结合着屋顶透过的光线颇有灵动又宁静之感,博物馆屋顶与窗的几何风格硬朗的线条以白墙为背景融化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中,配合水中植物小品亦有画作的神韵。“老虎天窗”对自然光线的处理,使人漫步其中时犹如穿越至用竹帘为窗为门的古代。如此诸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其中,为当代的环艺设计民族化现代化的结合贡献了范本。苏州博物馆新馆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更为中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翻开了新的一页。
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转化与再诠释
1在苏州博物馆中对民族元素发展的预见
民族文化起源于民间,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充分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与热爱,更体现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剖析,我们应借此展望未来民族传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何去何从。在当下中国的环艺设计中,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呈现出一种错层的结构,要么全无民族符号,效法国外的现代设计,或者将民族的符号完全复制粘贴式的照搬,没有灵魂。相对而言,具有长期性质的展览馆、博物馆等能够很好地通过自身展示的内容与当地的民族地域特色相结合,很好地体现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通过对民族艺术的使用,通过将展览主题与展品所蕴含的特定文化内涵相结合,很好地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高民族归属感,能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贝聿的苏州博物馆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再诠释树立了典范:民族传统的运用应结合现代手法,不能由一些元素符号机械的堆砌成为僵化不变之物,而是要与现代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地结合。
2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特殊性分析其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相对于其他类别的艺术(如绘画、雕塑等),生理上的舒适程度是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美感的一大特点,这是其他类别的艺术无法比拟的,所以像迎合人体的尺度、健康需求、光线以及颜色所渲染的气氛等生理需求的满足在环境艺术审美中具有超出其他艺术审美的重要价值,更值得注意的是生理需求对人的影响相对直接,只要在所处的环境中就会有相应的生理反应,这对设计者也是更高的挑战,然而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巧妙地迎难而上,由于民族文化的独特适应性,使得在面向广大群众的环境设计中恰到好处地迎合了民族民间文化与大众内心民族气节相通相容的特点。因此,民族传统并非是老旧与亘古不化的,它并不是现代设计与创新的枷锁,相反,民族的元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留给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先贤对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的思考是基于传统设计观中对这个世界内在逻辑的尊崇,能够把握这一核心,就能将民族的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令其运作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民族民间艺术具有独特性,但现代化的环境艺术其实是与民族民间文化相通的,都来自于最淳朴的人民大众的生活,通过这些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在装点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平添了一种归属感,更是对人们将传统、民俗、民风与文化延续下去的这种情怀的尊重。
四结语
近年来,绝大多数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风貌,在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的建设热潮中被“开发”或“改造”,面对如此文化冲击,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将传统民族文化理念融入环境建设中,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中华文化经历五千年的发展,已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审美情趣,只有能够在其中探寻设计之道,才能坚持对民族传统文化理念的秉承。纵观贝聿铭老师在国内的设计之路,如果说北京香山饭店为新时期我国建筑和室内设计师的创作起到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的作用,并且为寻找民族元素介入当代设计的试探性提案的话,那么苏州博物馆新馆这一倾情之作就使得苏州民居风格和现代建筑和谐对接,融建筑于园林之中,使古代民族文化和现代的科技相辅相成。正如1976年设计香山饭店时说的“我的真意是寻求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化的道路。”能够看出,贝老这一完美的收关之作,指明了将来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要走自己的特色,要契合人们心中深层次的心理诉求,要对民族文化深刻理解后产生自然的情感流露,用有内涵有深度的民族语言与世界设计进行交流。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