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有哪些发病原因
人到老年,身体越来越差,一不小心就容易患病,高血压就是其中一种。你们知道高血压有什么发病的原因吗?现在就由小编来跟你讲一讲高血压的原因吧!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1、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
调查发现,长期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者患高血压病的较多。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例如驾驶员、证券经纪人、售票员、会计、医生、公司职员以及新闻工作者等人群,这些人生活很不规律,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压力较大,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其发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
2、身体肥胖超重
肥胖者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比较高,有关资料显示,25岁至40岁以下人群,正常体重下患病率为11.3%,而肥胖者患病率达到44.5%;40岁至60岁年龄段,正常体重患病率29.1%,而肥胖者则高达54.1%;60岁以上年龄段,正常体重的人患病率为54.2%,而肥胖者则高达72.1%。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3、缺少运动
缺乏运动使身体功能减退,脂肪堆积,体重增加,血压大大“提升”。
4、长期大量吸烟、饮酒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且易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所以,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戒烟。现在认为嗜酒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专家主张人们可以喝点红葡萄酒,因为红葡萄皮中的白黎芦醇有益于心血管。但嗜酒,尤其是经常饮白酒,量又较大(酒精量》15克/天)肯定是有害的。
5、口味过重,摄入食盐较多
摄入食盐较多者是一个突出人群,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类人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高。这是因为高钠可使血压升高,低钠有助于降低血压,而高钙和高钾饮食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严格限制摄盐后,血压有所下降。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比值过低,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吃的食谱
食谱一、降压雪耳莲子汤
材料:雪耳20克,莲子50克,红枣10颗。
做法:雪耳用温水泡开,洗净;红枣、莲子洗净;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1000毫升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煮20分钟,加入适量糖调味即可。
功效:莲子是很好的降压食物,尤其是莲子芯营养丰富,其所含生物碱有很好的降压功效,制作时一定要将其保留哦。
食谱二、菠菜炒木耳
材料:菠菜300克,黑木耳适量。
做法:木耳泡发洗净,过热水烫熟备用;菠菜洗净,梗叶分开;待锅热后加少许油,加入菠菜梗翻炒片刻,再放入菜叶和黑木耳一同翻炒,起锅前加少许盐即可。
黑木耳被称为“血管清道夫”,能够通过改善血管来间接地降低血压;而菠菜也能起到辅助降压的作用。
食谱三、金银蒜烤茄子
材料:茄子、盐、鸡粉、胡椒粉、辣椒粉、大蒜、葱花各适量。
做法:
1、将蒜头切成末,一半先装碗里。
2、锅里热油,转小火,放入另一半蒜末炸成金黄色,别过火了。
3、然后连油一起倒入生蒜末的碗里,调入盐、鸡粉、胡椒粉、辣椒粉,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功效:茄子纤维中所含的特殊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所以,茄子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食疗佳品。
食谱四、鲜芹菜红枣汤
材料:鲜芹菜200克,红枣30克。
做法:将芹菜洗净切段,与红枣洗净去核,加水适量,文火煮15~20分钟,调味饮用。
功效: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食用芹菜,不仅有助于降低血脂、血糖,而且兼有防治肥胖症、脂肪肝及高血压病的作用。
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1.合理膳食
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我国成年人每日需摄钙800mg,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入量为500mg左右。每袋牛奶237ml,含钙约280mg,且较易吸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并有轻度降血胆固醇作用。 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300g,此量宜因人而异。可少至150g,多至500g。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 三是指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4份。这样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食品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g瘦肉、100g豆腐、一个大鸡蛋、25g黄豆、100g鱼虾或鸡鸭。
2.控制情绪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大喜大悲。情绪过渡的起伏会造成神经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的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长期如此,还会很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特别是对于老人切忌遇到凡事都冷静的对待,尽量疏解烦心事。多于同龄人多交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3.适量运动
一般中老年人不提倡举重、角斗、百米赛这种无氧代谢运动,而以大肌群节律性运动为特征的有氧代谢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为好,各人随意选择。通常掌握“三、五、七”的运动是很安全的。
4.培养音乐细胞
音乐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使大脑得到放松,预防疾病发生的一个好方法。
高血压有哪些发病原因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