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02-25 10:01

七年级语文的学习任务加重,教师们要如何哪些准备期中检测试题供学生们练习巩固知识点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册期中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猝然cù 诅咒zhòu 贮蓄 chǔ B.肌肤fū 蹂躏lìn 姊妹zǐ

C.嬉戏xī 堕落zhuì 黄晕yùn D.啜泣chuò 瞬间shùn 唱和hé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稀稀疏疏 返老还童 忍俊不禁 多愁善感

B.呼朋引半 得失之患 举世无双 德高望重

C.小心翼翼 花枝召展 擎天撼地 仙露琼浆

D.波光明灭 清风流水 津津乐道 脑羞成怒

3.选出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_________清脆的喉咙,_________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___________着。

A.显示 发出 应和 B.卖弄 唱出 应和

C.显示 唱出 应答 D.卖弄 发出 应答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隐蔽,不外露)

B.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指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C.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反应迅速,灵活)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睡梦)

5.下面诗词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作品、作者、朝代(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紫藤萝瀑布》——宗璞——当代散文家。

B.《理想》——流沙河——当代诗人。

C.《论语》——孔子——春秋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D.《济南的冬天》——老舍——现当代著名作家。

二、综合题(6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16分)

走一步,再走一步

我们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爬上去了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不下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用空行隔开,分为两部分,这一空行的位置应什么地方?(2分)

2.文中能概括第一部分内容的一个句子是:(3分)

3.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什么?(4分)

4.文中最生动最细腻、几乎贯穿整个故事的,是对“我”的哪个方面的描写?

(2分)

5.第4段中划横线句是文中的伏笔,与之相照应的是哪一句?(2分)

6.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l~8题。(21分)

①1989年发生在美国旧金山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②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③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④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⑤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

⑥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⑦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⑧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⑨“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⑩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和磨炼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作者 马克·汉林)

1.在地震灾难面前年轻的父亲主要想到了什么?又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第⑤~⑩段中,描写了“好心人”、“救火队长”、“警察”等人都劝父亲回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3.第(12)段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其原因何在?(3分)

4.文章是怎样描写父亲为了救儿子,战胜了巨大的困难的?(要引用原文语句)(3分)

5.当父亲让阿曼达从安全的小出口出来时,阿曼达却说“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为什么这样写?(3分)

6.全文共分四个部分,请将自然段的序号,写在应归属的部分。(3分)

(1)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从这对了不起的父亲、儿子身上学到了些什么?(3分)

8.给上文拟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15分)

为什么母语学得这样好

①儿童的母语学得这样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把学习母语的儿童和学习外语的成年人作一比较,因为这样的比较既有意思又有启发性。一方是没有知识也没有阅历的儿童,另一方是智力已得到充分发展的成年人;一方的学习是无计划的,另一方的学习安排得有条不紊;一方没有专职教师,只有父母、兄弟姐妹和一起玩耍的伙伴,另一方却有受过训练的语言教师;一方只是得到口头指点,另一方不仅如此,还有教科书、词典和直观教具。但结果却是:一方完全掌握语言,不管多笨的儿童也能掌握;另一方在多数情况下掌握得不完善、不准确,甚至连在其他方面颇有才华的人也是如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②有些人认为儿童的发音器官比成年人灵活。可是,儿童也不是一下子就学会正确发音,而是要犯许多错误的。他们舌头和嘴唇的灵活性是后天才获得的,并且经历过不少困难。有些人坚持认为儿童的耳朵特别灵敏。但耳朵也需要训练,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儿童觉察不出一些成年人听起来极其清楚的声音差异。

③在我看来,真正的答案部分在于儿童本身,部分在于周围的人。儿童学习母语的时间是最有利的:出生后就开始学习,并且从早到晚听人们讲母语,听到的总是真正地道的母语——发音准确,语调自然,用词恰当,造句无误。儿童稚嫩的大脑能没有阻碍地吸收母语,吸收那泉水般涌出的、清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④可以这样说,儿童一年到头都有家庭教师在上课;而学语言的成年人每周则只有有限的几小时,就这仅有的几小时通常还是和别人共享。另外,儿童所学的母语,都伴有正确的手势和面部表情,这里毫无不自然之处;而在学校的语言课上通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六月酷暑时谈论冰雪,在一月严寒时谈论炎热。而且,儿童所听到的通常是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当他们一次一次成功地表达了自己想说的东西时,他们的愿望总是得到理解,得以实现。

⑤虽然儿童的“教师”可能没有受过语言教学训练,但是他们总是对儿童表现出深切的关怀。他们竭尽全力使他们教的东西易懂、有趣,他们总是一次次地重复同一短语,而且,嘴里说什么,同时就做什么。他们为儿童所取得的每一微小进步而高兴,儿童的每一尝试都会得到关注和鼓励,这样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最困难的环节都变成了一个个游戏。不幸的是,这些常常未引起语言教师的重视。他们要求学习语言的人从一开始就将语言使用得无懈可击。他们让学生用过多的时间死抠某个问题的细枝末节,因而常常扼杀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或许我们应该把学习者抛到语言的海洋中去,使他们尽可能快地自己学会游泳。这样,大量的语言材料会在他们的头脑中自行排序,而无须学习太多的形式技巧,也无须听取不厌其烦的讲解。

1.读第①段,回答:(3分)

为什么说“这样的比较既有意思又有启发性?”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说明。

2.读第②段,回答:(4分)

有哪两种解释儿童母语学得好的错误观点?

3.读第③段,回答:(4分)

“在我看来,真正的答案部分在于儿童本身,部分在于周围的人”一句中,“在于儿童本身”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4.读第⑤段,回答:(4分)

下边句子画线部分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或许我们应该把学习者抛到语言的海洋中去,使他们尽可能快地自己学会游泳。

(1)语言的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学会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8分)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全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加粗词。(2分)

(1)乃穿壁引其光:_________________。

(2)遂成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资给以书: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填空题(12分)

1.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子曰:“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2.调整句序,使它成为通顺连贯的文字。(填序号)(2分)

①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②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③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④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⑤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⑥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⑦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谷

⑧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恰当的顺序:

3.阅读下面小诗,完成(1)、(2)题。(4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

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繁星·五五》

(1)诗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的是_________。

(2)“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题目 下列文题任选其一

1.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2.我不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要求 1.以记叙为主,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2.不少于600字,字迹整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册期中检测试题答案:

一、1.B 2.A 3.B 4.C 5.D 6.C

二、(一)1.应在最后一段之前。 2.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3.指“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4.心理描写。 5.“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6.“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恐惧的人”、“父亲是一个能给孩子以主意的人”、“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危险的情况下也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人”,任选其一,可视为正确答案。 (二)1.在地震灾害面前,年轻的父亲主要想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诺言,他独自挖掘救人,坚持了38小时 2.这样写反映了挖掘工作困难重重;不被众人劝阻,表现父亲意志的坚强 3.突出时间的变化,突出挖掘时间之长,体现了父亲的坚强意志和父亲对儿子的挚爱 4.挖掘了38小时,艰苦是可想而知的,通过肖像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反映了父亲为救儿子而战胜了巨大困难 5.这表现了儿子对同学的友情,更突出了父亲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给孩子巨大的精神力量 6.(1)①~③ (2)④~(11) (3)(12)~(18) (4)(19)~(24) 7.父亲:坚强的意志和信念,对儿子的挚爱感情。儿子:在危难面前不恐惧,对父亲的信任;在脱离危险境地时,对同学的友情 8.《地震中的父与子》 (三)1.“儿童学习的条件比成年人差,而结果却比成年人好,这很有意思,又能引发人们思考。”或“比较的两方学习条件一劣一优,而学习结果却完全相反,这样的差异很有意思,又令人思索。” 2.(1)儿童的发音器官比成年人灵活。 (2)儿童的耳朵特别灵敏。 3.(1)儿童学习母语的时间是最有利的。 (2)儿童学习母语没有阻碍。 4.(1)真实的语言环境。 (2)自己学会使用语言。 (四)1.(1)壁上打个洞。 (2)大学问家。 2.把书借给他。 3.通过凿壁借光读书的故事,赞美了匡衡刻苦求学的精神。

三、1.(1)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稻花香里说丰年(4)断肠人在天涯 (5)学而不思则罔 (6)不亦君子乎 2.③⑤⑦②⑥⑧①④ 3.(1)成功 (2)成功的背后蕴涵着艰苦的劳动

四、参见“例文”。

[例文] 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辽源考生

我喜欢上语文课,因为语文课丰富、有趣,而且还可以使我们在各方面得到锻炼。特别是那节有表演内容的语文课更是使我至今难忘。

那还是刚入中学不久的一天,第二节课上课铃声刚响过,语文老师便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我猜想,一定是有什么好事。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师开口就笑着说:“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来一场‘背诵与表演’的比赛,要求大家按顺序背我们学过的、要求背诵的课文。如果谁背错了,或是没背出来,就要到我这里拿一张纸条,按上面的要求为大家表演节目。目的呢,一来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课程,二来是丰富同学们的生活,使大家得到锻炼。”话音刚落,同学们便拍手叫好。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背得特别认真,惟恐有一点错误。不好,前面的同学忘词了,想了半天也白费,只好认命了,拿了一张纸条,为大家表演节目。表演过后,比赛又继续进行。哎呀,不好!马上就要轮到我了。我好着急,一个、两个……前面的几个同学都顺利地通过了。到我了,我刚

站起来,便冒了一身冷汗,接着背诵时嘴唇也直打哆嗦,再一着急,忘词了,真倒霉!我心里埋怨着,可同学们却都欢迎我这个文娱委员为大家表演节目。我取了一张纸条,要求是让我表演一位大醉后的醉鬼的形象。这怎么行呢?我一个“女流之辈”怎么能献这样的丑呢?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同学们的宽恕,但事不由人,没办法,只好献丑了。我踉踉跄跄地走了几步,同学们就已笑声不止了。我有些不好意思,但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又鼓起勇气来接着演。我投入极了,仿佛自己真的是一位醉鬼。表演在一阵掌声中结束了。大家都说我演得不错,老师也表扬了我,比赛又继续进行……

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因为它不但使我们巩固了知识,而且也陶冶了情操,使我们在诸方面都得到了锻炼,要是这样的语文课能多上几节该多好啊!

[简评] 主旨突出、构思新颖、别具特色,是本文的优点。文章没有直接赞美语文老师的课讲得怎样好,而是写语文老师怎样上这节课,“我”是怎样回答老师的提问。“我”的表演成功,使“我”感到这样的语文课收获很大,喜欢上这样的语文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