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岳书法作品
刘岳老师,号无寒斋主,1933年生,刘庸后裔,山东潍坊市人。刘老师的书法苍劲古朴、稳健俊秀、超凡脱俗、意境深远、独具特色。在楷书、行书、草书、篆书,尤其榜书等方面均有颇深造诣。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刘岳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刘岳书法作品欣赏
刘岳书法作品图片1
刘岳书法作品图片2
刘岳书法作品图片3
刘岳书法作品图片4
刘岳先生的书法艺术
刘老师特善榜书,他的榜书宏处布局,高处着眼,大处落笔,流畅中带劲挺,宽博中寓精到。在六尺整张上,书“龙”、“虎”、“寿”、“佛”,为福寿山书“寿”(6M×6M)字,为蒙山九龙潭书5米见方“九龙潭”…刘先生的榜书结体新奇、险峻,笔势强健,从容自如,无娇柔造作之姿,无刻意勾画之态,如岩岩泰山,似滔滔黄河,气势磅博,震撼人心。刘先生的蝇头小楷深得钟繇、文征明的精髓,笔笔分明,疏朗秀逸,宽绰有度。
刘老师善用淡墨,落笔如烟如云,有层次呈五彩,浓淡相宜,浓的华滋润泽,淡的醒亮厚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明吴逸云认为:“作书作画,皆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刘老师的各书体皆以气胜,以气传神,以神使气,逸气、大气、精气、静气、霸气、老气,均发于心,聚于笔,见于墨。观刘先生的书法如临高山大川,视野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刘老师绘画功底宽厚,体裁广泛,花鸟、山水均有很深的造诣,其中山水远学董源、范宽、石涛近学傅抱石、李可染、钱松岩等,注重写生,师法自然,几十年来走了很多名山大川,形成了用笔构图简约,气韵生动,格调高雅,意境高远,感染力强的特点。
博学兼通
要想超越前人,《书谱》中的这段话是要认真阅读的:
《易》曰:“观夫天文,以察时变;观夫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于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于灵台。必能旁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熔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念无方。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态于笔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 (《书法美学集料选注》52-53、782页)
为了便于理解,今译如下:
《易经》上说:“观察天体运行,可以知道时序的变化;观察礼教文化,可以用来感化治理天下。”何况书法的神妙,从创立文字就开始取自于人自身(心与手),假使笔法运用还不得法,不周全,说明还没有完全掌握技法的奥妙;然而书法变化万状,要靠心灵去沟通,那就一定能旁通点画的情趣,广泛地探究书法发展的道理,融合虫书、篆书的神妙,调和草书、隶书的韵致。体察自然各种事物的个性和功用,便会使书法的“神”更加丰富多变,“形”同八种乐器音符交替演奏,使人感到韵味无可比拟。引申至点画道理,将许多笔画摆在一起,其形状各不相同;许多的点排列在一块儿,就须有各不相同的体态姿势。一个点的书写,往往成为整个字的准则,一个字的形态可成为整篇作品的标准。笔画虽然各不相同但不抵触,和谐而又不雷同;留笔不迟重,行笔不迅疾;燥笔带有润泽,浓墨伴随枯劲。把作字的规矩都融化到用笔的方圆变化中,将一切法则隐含在笔势的曲直变化之内;用笔变化多端,时而藏、时而露、时而动、时而静;穷尽字体的形态变化于笔端,融合世间性情格调于纸上;得心应手,忘却法则。就这样,离开了“二王”的法度,也不会迷失方向,违反了钟繇、张芝的规则,书法同样美妙。
这段文字深刻地阐明了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不能只表现自己的性格,正如《周易》所言:“观夫天文,以察时变;观夫人文,以化成天下。”书法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它要融自然、社会于个体之中,具有陶冶、教化人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承担着继承和发展的重任。书法的最高追求就是超越前人,而不是墨守前规。这里笔墨是至关重要的,既要入乎规矩,又要有所创新。入门之前,自应循规蹈矩,力求合乎法则。及其既久,熟能生巧,则应融会贯通,所谓“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 无间心手,忘怀楷则”,“ 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参见以上两部分《书法美学资料选注》提要)
书法如何超越前人?脱离汉字?汉字绘画?汉字拼接?汉字抽象?等等,总之汉字写成不像汉字,这种试验进行了将近20年,但是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道理很简单,因为汉字是书法的母体,母体没有了,还有后代吗?其实超越前人,并不难理解,书法史归纳得很好:混沌萌生(史前至夏)→浑然入序(商至西汉)→求度追韵(东汉至南北朝)→求规隆法(隋唐五代)→尚意宣情(宋至明中)→抒性扬理(明中至清)。后一个时期都是对前一个时期的超越,而超越的前提就是对前一个时期理念和技法的把握,没有这个前提,超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前者的把握越扎实、越丰厚,超越的幅度就越大、越高。
感谢《书法导报》用了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和评介了刘岳老师的书法作品,他没有任何的头衔、官衔、职称之类,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教师,但是他“潜心笔耕、畅游墨海,他不慕名利,醉心书画,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拒入‘名人辞典’,常以‘布衣’、‘庶民’自称”。在《心存正气,势贯长虹》和《融神使使气,据德游艺》两篇评论中有这样两段话:“刘岳用笔,外不拘于形,内不拘于物,方寸间,展天地之正气,笔笔有颜筋柳骨之苍劲豪迈,字字有羲之、献之之潇洒高逸。行文如龙游天际,有酣畅淋漓之感,而无矫揉造作之态,非技艺娴熟之不能,非物会于心之不能,非包罗万象之不能。”“他自然地将颜之朴厚、欧之险峻,魏碑之严整,隶书之笔意,尤其将褚遂良的宽博奇伟、矩度严谨自然融为一炉,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在当下官名、人名大大高于书名(书法的名声)的情况下,我为今日书坛能有这样书家而感到欣慰。
刘岳书法作品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