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公民诚信道德管理
导语:公民道德建设千头万绪,诚信应该成为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的突破口。一个人只有诚信做人,诚信地对待工作、家人和社会公众,才可能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把“明礼诚信”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都说明诚信之重要。
如何加强公民诚信道德管理
推进领导干部诚信道德建设就要破除一些所谓的“新观念”。
有的“新观念”认为,解放思想就是打破诚信道德的约束,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新观念”认为,彻底的市场经济就是“无耻的市场经济”,不突破诚信道德就无法发展市场经济;有的“新观念”认为,创新就是要突破现有的诚信道德底线。这些“新观念”造成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甚至鄙视诚信道德建设。必须破除这些貌新实旧的观念。解放思想不是无原则无道德无诚信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更不是解体诚信道德。相反,解放思想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解放思想。邓小平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决不是破除诚信道德的约束。创新的目的是不断推动现有的诚信道德体系适应已经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使其基础越来越深厚,而不是削弱社会的诚信道德基础。
推进领导干部诚信道德建设就要进一步增强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力。
个别“能力平平的人”与被任用职务不匹配,有些“会办事的明白人”因“人缘好、威信高”屡屡升迁,少数“带病者”边腐边升,一些“有水平的老实规矩人”被遗忘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力受到削弱。“不该上的人上去了不少,该上的人不少人没上去”,造成一些领导干部对制度失去信任、信心,进而对自己一直坚守的诚信道德原则产生怀疑甚至放弃。增强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力,首要的是解决“不能让老实正派人吃亏、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问题。从我们党的发展历史看,“老实人”是有具体内涵的:是具有坚定革命信仰的人;具有“人民至上”观念的人;具有自觉制度观念而不是按潜规则办事的人;具有实事求是观念按照规律去办事的人;具有个人魅力和高尚品格的人。干部选任制度建设就是要善于发现这样的“老实人”,并且把他们选拔到党和人民要求的位置上。“不让老实正派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制度建设会在领导干部中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风气。
推进领导干部诚信道德建设就要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
要始终把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严以律己、亲躬历行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带动力量。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的很多高级干部,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党性修养,自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为加强全党的党性修养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和示范。1943年3月,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整风学习时写出了7条《我的修养要则》。在新阶段要把党性修养制度化,建立党性修养分析及报告制度,规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记好党性分析日记,每年撰写一篇党性修养报告,报告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报告要对自己的诚信道德问题进行认真的剖析。
推进领导干部诚信道德建设就要发挥制度建设在强化诚信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要发挥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的作用。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这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在这项制度中,就包含着党员对于领导干部诚信道德状况的评议。
其次,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在诚信道德方面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有的官员日常生活中对于“吃一点、拿一点、要一点、卡一点”不以为然,认为是小事一桩,无碍大节;一些官员对于“小腐”习以为常,逢年过节收“禧礼”、子女嫁娶收“红礼”、生日寿辰收“寿礼”、丧葬之际收“白礼”,以为是人情世故算不得什么。其实积而累之,一年少则数十万元,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就成了大问题。有人讲:这是小糖球垒起了大糖衣,小鞭炮堆成了大炸弹。
推进领导干部诚信道德建设就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我们党一贯倡导求真务实。作为一种政治品格,“求真”包含双重要求,既要求得事物的客观真实,更要求得与客观事物相一致的真理性认识。作为一种政治品格,“务实”同样包含两个要求:“务实”就是脚踏实地的耕耘,不是坐而论道地清谈;“务实”就是务党和人民利益之实,就是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干华而不实的政绩。作为一种政治品格,求真务实就是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地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求真务实就是要求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说话办事都应当老老实实,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自觉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如何加强公民诚信道德管理
一、和谐社会必须以诚信为基础
诚信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自古以来,诚信就被人们视为“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在当今,诚信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要件之一;民主必须在取信于民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扬,法治的过程应该是诚信锻造的过程;没有诚信与法治作保护,社会秩序出现混乱,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安定有序也成为空话;唯有在诚信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才能坦然相处,也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尊重和遵守诚信规则,人们的创造活动得到维护,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社会才充满活力。因此,诚信是使社会系统协调、和谐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
二、诚信在构建和谐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
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们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一些地方存在道德冷漠症,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因此,以诚信为重点,正确把握诚信的内涵,充分认识诚信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性,自觉把诚信的要求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良好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社会的形象,是构建和谐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二,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
用诚信道德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要求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起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维系着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所以,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同时,市场经济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如果对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为来谋不义之财。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失信问题较为严重,加大了企业交易成本,也影响了企业在经贸往来中的信誉。失信行为还从经济生活蔓延到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领域,并滋生了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所以,诚信和失信的道德冲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道德建设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状况。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第三,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诚信,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任务。政府的诚信建设,一是体现在制度的公正性层面;二是表现在政府行为的诚信层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础。制度不公就会导致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并为各种不法行为、失信行为提供孳生的土壤。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等群众特别关切的问题,是诚信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符合社会公正的制度,要通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去维护和实施,其实施的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风,决定着政府的公信度和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缺乏责任意识,致使政策扭曲;有的地方腐败现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加强诚信相关文章:
1.加强诚信管理技巧
2.如何加强诚信管理建设策略
3.如何加强诚信管理
如何加强公民诚信道德管理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