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历史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17-05-26 21:27

历史文化风貌区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合肥历史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合肥历史文化论文篇1

合肥市文化旅游开发探讨

摘 要:合肥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文化旅游在合肥旅游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阐述合肥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合肥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并提出开发对策。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合肥市

引言

文化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各种形式体验、感知、了解当地文化内涵的过程,是将当地文化转化为产业的重要形式和有机载体。文化旅游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1]。文化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中一个新兴的旅游类型,正以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中国文化旅游以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安徽省会城市合肥蕴涵着内涵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目前合肥市的文化旅游开发广度和深度上还存在不足。本文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在对合肥市发展文化旅游的地脉和文脉分析、文化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合肥市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选择。

一、合肥市发展文化旅游的地脉和文脉分析

地脉是一个地域(国家、城市、风景区)的地理背景,即自然地理脉络;文脉是指一个地域(国家、城市、风景区)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脉承,即社会人文脉络。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准确地把握、分析一个地域的地脉和文脉,梳理出地脉和文脉的主线,实质上就是寻找地方独有的特色,进而确定开发主题,并对主题进行深化、加工,挑选适当的项目加以组装,是旅游开发的一条重要思路[2]。

1.合肥市文化旅游的自然地理背景分析。合肥位于北纬30°56′~32°33′、东经116°40′~117°58′之间,分别与淮南、滁州、马鞍山、芜湖、安庆、六安等六市接壤,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肥地处江淮之间,环抱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巢湖,通过南淝河和巢湖,可以通江达海。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间,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岗冲起伏;西南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海拔最高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

合肥降水丰沛,地表水系较为发达,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岭北为淮河水系,岭南为长江水系。境内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804.6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巢湖”,合肥因此有“滨湖新城”之称。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瓜果蔬菜等,畜禽养殖业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被授予“中国淡水龙虾之都”称号。三岗苗木花卉、长丰草莓、高刘白鹅、朱巷仔猪、巢湖银鱼、柯坦有机茶叶等名牌农产品享誉大江南北。

合肥具有鲜明的园林生态环境,城中有园,园中有城,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合肥正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目标,加快建设“绿色合肥”,展现合肥“山水城林”的风貌,使合肥成为“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优良的区位条件、多样的地貌类型、宽广的水体、怡人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为造就合肥丰富的文化积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合肥市文化旅游的历史人文背景分析。合肥现辖四县(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庐江县)一市(巢湖市)四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全市总面积11 429.7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80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45.7万。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339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35.2万。全市有4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8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6%。

合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二千余年。历史上,合肥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有着“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之称。

合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从古到今孕育了无数杰出人物,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合肥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称著于世。政治、军事方面有“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缔造者杨行密、楚汉相争时的“亚父”范增、三国名将周瑜、北宋著名清官包拯、晚清重臣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台湾光复后首任巡抚刘铭传、爱国将领冯玉祥等。科技方面主要有三国时期天文学家王蕃,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等。文化方面主要有五代十国诗人伍乔、西汉教育家文翁、民国初期著名学者一代国学大师刘文典等。

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给合肥境内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古有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顶朝霞八处,统称“庐阳八景”。现境内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流行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一带和大别山区的庐剧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表演生动,生活气息浓厚。

合肥还享有“科教基地”之美誉。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到2011年底合肥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各类高校56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科研机构300多个,省级以上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89个;博士授权点180个;有两院院士51人,各类科技人员39余万人。除首都北京以外,合肥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

二、合肥市文化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1.合肥市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合肥市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可以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艺术文化旅游资源、产业文化旅游资源、商贸文化旅游资源、科教文化旅游资源九大主类。每个主类下面又可分若干亚类,具体分类情况及其代表性文化旅游资源(如表1所示)。 2.合肥市文化旅游资源总体特征。合肥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悠远灿烂的独特人文优势,浓郁的民俗风情,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鲜明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

(1)历史文化悠久,资源类型齐全,特色鲜明。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合肥市文化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有形的,如古村镇、寺庙、古民居;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如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等。合肥文化旅游资源涵盖了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艺术文化、产业文化、商贸文化、科教文化旅游资源九大类二十三个亚类,类型多样。合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向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旅游文化积淀深厚,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特色鲜明、品位较高。

(2)开发基础较好,区位优越,客源市场广阔。合肥区位优势明显,居中靠东、连南接北,紧邻中国当前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是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基本涵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近5亿人口。合肥对外交通便捷,境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发达,已经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现代旅游是一项以文化交流为基础,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3]。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做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在国内,文化旅游也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中国的旅游产品已经由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向现代的文化旅游产品转变。无论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还是从合肥实际情况来看,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广阔。

三、合肥市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借鉴国内外主要旅游城市文化旅游开发经验[4],结合合肥市实际,适宜采取如下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1.整合提升型开发模式。

即整合一个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或者多个区域的多种旅游文化资源,集中包装、提炼,采用人造景观的方式比拟再现传统文化的开发型模式。如1999年为欢庆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而建设的大型安徽纪念园——徽园就属于整合提升型开发模式,园区的整体规划建设是以安徽行政区划为基本构架,“长江”、“淮河”横贯其间,东部皖北园区采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西部皖南园区以徽派建筑皖南水口园林为主要思路,中部有极具现代建筑风格的世纪桥和世纪广场,全省17个城市在相应的区位均建有代表各自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既相对独立成园,又与相邻各园及整个园区相隔益彰。游览徽园,可让游客了解安徽悠久的历史。

2.复原历史型开发模式。

即对已失传的传统文化,按照历史记载,挖掘题材,恢复历史面貌的一种开发模式。复原历史型模式也往往和整合提升型结合,以人造景观的方式历史再现民族文化。合肥素有“三国故地”之称,但是真正留存下来的三国文化遗产不多。合肥三国遗址公园以三国新城遗址为基础,深入挖掘三国历史文化,仿照当年格式建造三国文化景观,拥有新城文物陈列馆、征东门、练兵指挥台、兵器铸造窑址、屯兵营遗址、饮马池、时光隧道等景点,集人文历史、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俨然一座露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存的三国军事历史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游客。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包公文化园等也属于这类开发模式。

3.原地浓缩型开发模式。

一些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区由于时代的发展已在建筑、服饰、风俗等方面有所淡化,不再典型,一些重要文化活动原本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呈现,令游客不能完全领会当地文化旅游的风韵,故当地政府或投资商在当地选取合适地段建以当地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主题园,集中呈现其文化旅游的精华。在长丰县岗集镇规划建设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就是采用这种开发模式,该园包括中国传统与民间艺术文化园、曲艺文艺园、民俗古风文化园、民俗餐饮文化园、“非遗”研发及培训中心、会议中心等12个子项目,重点建设砖雕、佛艺、脸谱、陶瓷、书画、竹雕、石雕、木雕、奇石等十个专项园区。

4.直接利用型开发模式。

即直接把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并保持其原貌的开发模式。庐州府城隍庙、李鸿章享堂、李鸿章故居、李鸿章美食休闲文化风情区、刘铭传故居等文化旅游的开发就是直接将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宗教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名人名胜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以各时期的建筑和名人名胜为主线,构成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旅游风景点,显示出文化旅游城市的特征。

5.短期表现型开发模式。

一些特定的文化旅游资源只存在于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二是流动性的文化旅游表演活动。4—5月举办的乡村旅游节、三十岗西瓜节、绿色大圩菜花节、花博会,7—8月的大圩葡萄节,9—10月的包公文化旅游节、徽菜美食旅游节等都属于短期表现型开发模式。

四、合肥市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1.充分调查,科学规划

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是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设计的前期基础工作,为旅游资源评价提供直接的科学资料。

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论证是开发规划的必要条件,是开发决策的重要依据。合肥市文化旅游资源状况,所处的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条件,客源市场这些内容必须通过全面详实的调查才能真正掌握。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召集旅游、文化、文保、法律、历史、经济学、环境学等专业人士共同研讨,制定合肥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策划旅游活动项目,确定开发时序,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做到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面向市场、突出创新[5]。

2.设立旅游发展资金,拓宽旅游融资渠道。

“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1 000万元,适当向文化旅游倾斜,主要用于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旅游项目库、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对旅游企业的奖励、旅游市场开发促销、旅游形象宣传、优势品牌培育及人才培养等。各县、区要相应安排旅游发展资金。 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景区经营权质押融资、股份制融资、国家政策性贷款、银行授信贷款、国债资金、其他专项资金投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对条件成熟的旅游景区采取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3.强化政策保障,促成各部门协调并进。

文化旅游是涉及面广、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成立合肥市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挂帅,成员包括旅游部门、发改委、文化、教育、商业、宗教、建委、土地、公安、农业、林业、交通、环保等部门的负责人,统一协调全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要加强政策上的保障,就应该坚持走依法治旅的道路。旅游管理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以国家和省里制定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投诉暂行规定》以及《安徽省旅游条例》、《安徽省旅游市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和规章为依据,规范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文化旅游市场的运作和旅游企业的行为,加强旅游全行业管理。

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应积极与农林部门合作,开展上档次、上规模、有特色的山水文化、农业文化旅游产品;利用合肥市的“省会城市”这一便利条件,以及商贸市场、会展市场的优势,与商业部门联手打造商贸、会展文化旅游精品;与各级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及工会、共青团等部门及团体联系,充分利用文化旅游多元性的特点,发展适宜不同年龄段的文化旅游产品,积极促成各个部门的协调并进。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与服务的质量。

人才是旅游市场竞争致胜的关键因素,文化旅游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旅游企业要为旅游者提供文化导游和文化旅游特色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品位,这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质量要求,因而加强教育培训,增加文化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与服务的质量是目前发展文化旅游的当务之急[6]。一是委托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开办高质量的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根据文化旅游发展需要,开展相应的文化旅游专业和课程,抓紧培养行业管理、资源开发及导游、餐饮、服务等方面的急需人才;二是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实行公开招聘制度。在待遇、使用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文化旅游专门人才来合肥工作;三是强化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制定完善定期考核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四是定期举办文化旅游行业和合肥旅游文化知识的竞赛、优质服务竞赛、导游之星风采大赛和技术评比等活动,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勇,王宏坤.基于全产业链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1,(4):143-148.

[2] 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 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许志晖,丁登山,向东.对南京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与整合重点的探讨[J].人文地理,2006,(3):34-37.

[5] 许春华.武威市文化旅游开发与思考[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4):24-42.

[6] 胡文海.池州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6,(4):52-54.

合肥历史文化论文篇2

浅析合肥市校园足球文化

为了解决中国足球青少年人才匮乏的现状,2009年6月11日,一项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参与实施、为期10年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公布。

合肥市作为44所首批城市之一,2009年11月合肥市布局了30所小学,16所中学。到了2011年又增加了两所中学,中小学一共48所学校。开展两年多来,取得了很大进步。青少年从事足球人数大大增加,而且水平大大提高.社会各界和家长慢慢对校园足球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认可。归纳起来合肥市校园足球工作取得了如下进展:

1.形成合肥市校园足球的基本框架,合肥市青少年足球已经在48所中小学全面开展,约有一千多青少年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建立了青少年注册系统,弄虚作假有效制止。促进了一线教师实干精神和和带队的积极性。

2.校园足球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动体制逐步建立。合肥是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校园足球组织、竞赛、培训、保障、评估等方面制度。

3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财政投入,国家设置专项基金为各布局学校提供训练器材与交通费用。减小了学校负担,获得校长的,赞同。

4.建立了校园足球教练员和指导员的培训体系,聘请国内外知名教练对教练员定期进行培训,定期对各布局学校校长培训与宣传,加强各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的重视与关心。有效提高了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和学校对校园足球的重视度。

5.建立了考核制度,加强对各布局学校平时的训练、QQ空间、文化建设等定期检查,使校园足球工作进入实处。

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取得这些进展和成绩很不容易,克服了诸多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很多工作,凝聚着方方面面的心血和汗水。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教育局和体育局的关怀与坚强领导,得益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布局学校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得益于社会各界给与支持。为以后合肥市校园足球的开展和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合肥市校园足球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场地器材问题

从校园足球启动以来,各个布局学校每年发放50个足球和训练器材,基本能满足各学校训练所用。足球场地器材是开展足球运动的物质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学校足球运动开展情况的硬件之一,但对合肥市各布局学校场地调查,与人均可用体育活动面积(包括篮球场和空地)只有2.46h,远少于国家教育部规定人均体育场中学7h,小学5h的要求。这说明,绝大多数小学的足球器材不能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体育场活动面积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可共学生进行足球课外活动和比赛的场地严重不足。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块足球场都没有,平时足球训练只能在羽毛球场、篮球场、跑道上进行。造成主要原因主要有:

(1)用地紧张,许多学校处于市中心,生源多,学校占地面积本来就小,生用于建设足球场地根本没有空间。

(2)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经调查,特别是郊区边远学校,有的学校有场地,但由于主管部门投入资金有限。光靠学校资金远远不能修建场地的需求。有的场地处于荒废阶段,训练只能在有限的地方进行。

(3)生源扩大。尤其是重点学校,大班额、多班级。学生多动空间远远超过现有空间。造成场地紧张,无法满足足球训练的需求。

(4)场地利用率不高。有少部分学校是天然草坪。学校领导对于开展校园足球认识不足。以保护草坪为由,限制学生活动范围,使场地问题更加特出。

二、师资问题

足球教师是学校足球工作具体的执行者。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青少年中推广足球运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对足球有兴趣,并从中培养足球苗子。因此,他们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教学训练的质量,他们的执教艺术直接影响青少年能否从中获兴趣。但是在被调查的48所布局学校,专修过足球的教师只有5名,其他教师都是凭借对足球的热爱,有的是为了完成上级传达任务而从事校园足球工作。未经任何专业训练就从事这项工作。因此效果和能力差强人意,直接影响学生参加校园足球的积极性。

三、资金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每年拔出专项经费4000万用于全国的组织和对地方的扶持。由于地方的配套资金经费没有跟上,比赛中各环节资金紧张。下拨到校资金还不够比赛的交通费用,所有指导员都在义务奉献。长此下去必将大大打消各带队教练员的积极性。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建设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合肥市校足办与合肥市教育部门应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把普及中小学足球运动作为己任,把校园足球开展情况作为考查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改革目前体育中考、高考升学考试内容,增加一些像足球等技能类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学足球人才升学就业方面的优惠力度,高考、中考对他们的适当加分,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优。

(2)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引进资金共同建设学校足球场地器材

如可使一些传统或试点的足球学校挂靠外单位支持,或使它们转向俱乐部训练体制的模式。即在一些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下挂几所中学,而中学又分别挂靠几所小学,这样可利用高校管理、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大力普及和推广青少年足球运动。另外,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场地器材可有偿向社会开放出租。应对小学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集中有限的人财物进行重点建设。

(3)提高体育教师的足球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首先应提高体育教师的物质待遇,改善足球教学与训练的环境。其次,校足办和市教育主管部门应共同组织实施足球教师的业务培训,安排他们外出观摩和交流,使他们不断提高足球业务水平。加大校园足球的各种活动计划的执行力度、教练员作报酬核算、教练员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有效提高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

(4)加强大众足球意识文化建设

应通过各种媒体多种渠道宣传足球的价值观、审美观。如定期举办各种足球节、足球知识竞赛、足球知识讲座、各种有关足球方面橱窗和板报等,以促进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体育教师足球意识文化的形成和提高。同时,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足球物质文化建设,为足球行为文化提供物质保证,以促进足球意识文化提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志云.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影响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24-25.

[2]李仁和.对中国足球的文化思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9),6:49-50.

合肥历史文化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