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护理论文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各种疾病的出现,导致了医院患者的不断增多。口腔科的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直观的面临患者的各种病情,这些病情当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传染疾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口腔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口腔科护理论文范文一:脑外科昏迷患者的口腔护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H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翎例脑外科昏迷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
75岁。本组患者浅昏迷20例,昏迷32例,深昏迷18例,昏迷时间为3一80d。所有患者在人院前均无口腔疾病。
l.2方法
选取20H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叩例脑外科昏迷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生理盐水及1%弓%双氧水护理,对照组运用生理盐水实施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l.3口腔护理措施
对照组口腔护理的常规操作步骤是,先采用弯血管钳将浸过生理盐水的小棉球夹紧,然后对患者的口唇、牙齿、颊部、舌面与硬愕部先后擦洗。研究组的口腔护理步骤为,先是采用浸过生理盐水的棉球将患者的口唇给予湿润,接着采用1%一3%双氧水的棉球将患者的一侧牙齿的外面擦洗完毕后再次运用生理盐水擦洗;另一侧还是采用此方法。然后运用弯血管钳将浸过l%一3%双氧水的棉球夹紧,对患者一侧牙齿上内侧面、下内侧面、颊部先后擦洗,并采用相同的方法擦洗患者的另一侧牙齿。最后一步是要注意将患者的舌面与硬愕部擦洗。这是由于双氧水一旦跟患者的口腔血渍与痰液分泌物互相接触,则会产生泡沫,为此应该及时将棉球吸取其中的泡沫。上述步骤操作完以后,可采用浸过生理盐水的棉球按照上述顺利再次擦洗患者牙齿的上述部位。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每日均给予2次口腔护理,,对于气管插管的昏迷患者,则每次护理操作结束以后,还要应将其牙垫洗净、及时更换其胶布,并将气管插管给予固定妥当。护理人员每一次对两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操作的前后均应该记录患者口臭、溃疡、霉菌与疤疹等口腔并发症的发色情况。
2讨论
脑外科昏迷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其生理机能失调,不可以通过口人食12一3〕;同时应用创伤脱水与利尿脱水剂会减少患者口腔唾液的分泌;加上气管插管以及吸痰等临床操作会损伤患者的口腔载膜;还有一些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患者口腔内部菌群失调,使得许多病菌在患者口腔大量繁殖。为此,应该认真做好口腔护理工作,这有益于患者口腔清洁、起到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双氧水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除臭之功效。一般来说,口腔炎症跟患者口腔里面的酸碱度密切相关14一习。脑外科昏迷患者一般在临床上用药的品品种比较多,特别是需要使用许多抗生素,因此容易打破患者口腔各菌群之间的平衡,让其口腔内部的酸碱度失衡。然而,使用双氧水则可以让患者的口腔酸碱度有效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从而防止患者口腔发生炎症。本研究显示,采用生理盐水及1少于习3%双氧水进行口腔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口臭发生率为5.7%、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2.9%,霉菌感染及疤疹未出现,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沪<0t05)。护理人员在为脑外科昏迷患者认真做好口腔护理工作的同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口腔以及人工气道给予湿化护理。还要注意患者的吸痰之压力、频数与时间,一定要注意避免脑外科昏迷患者在吸痰过程中其口腔与呼吸道载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认真观察并且及时记录脑外科昏迷患者口腔炎症之发生情况(比如,发生时间、口腔溃疡、霉菌感染等),并在第一时间告知值班医师,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护理工作。此外,如果双氧水的浓度过高,则会对患者的口腔载膜的表面带来一定的损伤。在本研究中,双氧水的浓度稀释在1%弓%,在临床护理使用过程中,未发现脑外科昏迷患者因为双氧水的使用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口腔科护理论文范文二:口腔护理对牙菌斑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器械
超声治疗仪(Odontoson-M,丹麦)、幽门螺旋杆菌快速尿素酶检测卡(福建三明市蓝波生物技术研究所)、高露洁牙膏和牙刷(软毛)、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锦州本天药业有限公司)。
1.2研究对象胃炎组:
选取2012年3至7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轻度牙周炎患者40例。患者均有经胃镜确诊的胃炎病史,且病程反复。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19~40岁。牙周炎组:另选取40例经确诊后为轻度牙周炎的患者,均主诉无消化道症状,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0~42岁。两组均符合以下条件:①无其它系统性疾病;②全口牙不少于24颗,至少有4颗磨牙(不包括第三磨牙);③3个月内无服用抗生素及胃药;④12个月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⑤依从性良好,能掌握好常规的口腔护理工作。
1.3实验方法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患者,分为胃炎组和牙周炎组,治疗前先在取样牙刮取牙菌斑,用快速尿素酶法(RUT)检测Hp阳性率,分析轻度牙周炎患者牙菌斑中Hp的检出率。然后进行牙周治疗(同一个临床操作经验丰富医师执行),治疗后的胃炎组分为专业口腔护理组和自行口腔护理组,自行口腔护理组维持以往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不进行任何处理。专业口腔护理组均经过同一名专业护理人员的口腔卫生保健指导,要求患者每次进食后30min内进行专业口腔护理工作。两小组病人年龄和性别无显著性差异。于1周和4周后复诊时再次由护理人员椅旁检测牙菌斑中的Hp。1.4取样和检查所有病例进行常规的口内检查,从每例患者口腔内选择牙龈炎症程度最严重的1颗磨牙作为取样牙。以棉球隔湿,吹干后分别用消毒刮匙刮取龈缘处牙菌斑,即刻用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
1.5干预措施
为受试者提供统一的专用软毛牙刷和牙膏,牙周治疗后对专业口腔护理组患者进行改良Bass刷牙法和牙线使用方法指导和训练,刷牙后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1min,使用期限共4周。实验研究过程中不得使用其他任何口腔卫生用品,对饮食无限制。复诊时间在专业口腔护理2小时后。
1.6统计学分析
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0例胃炎组病人中,对照组有2例病人失访,最终剩38例病人纳入统计(实验组20人,对照组18人)。在80例轻度牙周炎患者中,胃炎组病人的Hp检出率达95%,牙周炎组的检出率为7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轻度牙周炎患者的Hp检出率较高,Hp普遍存在于牙菌斑中。对胃炎组病人按年龄、性别平均分组,牙周治疗后1周复诊时发现,自行口腔护理组口内牙菌斑明显较专业口腔护理组多,两组的Hp检出结果有显著差异(P=0.004<0.05)。而在4周复诊时发现专业口腔护理组的检出率有所上升,这提示除了存在个体差异外,有可能与未对患者结合胃炎治疗有关,使得牙菌斑内的Hp得不到真正的抑制。
3讨论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旋杆菌,1989年Kragden首次从胃炎患者牙菌斑中分离出Hp。研究表明口腔是除了胃之外的第二个HP重要贮存地,牙菌斑的特殊生态学环境有利于Hp的生存繁殖。Hp最早发现于胃粘膜,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学者怀疑口腔与胃内的Hp可能为同一菌群。1989年Shames用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实胃和牙菌斑的Hp为同一菌株;而发现人口腔中的Hp与胃粘膜Hp很相似,但仍有部分差异,尤其在生化特性方面,故其认为尚不能完全肯定两者为统一菌群。但无可否认,口腔与胃内的Hp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采用培养法和尿素酶法发现40例健康志愿者牙菌斑中均有Hp。SongQ等用巢式PCR检测胃炎病人牙菌斑的Hp,检出率为97%。通过比较实验认为,快速尿素酶法(RUT)可作为临床单独诊断Hp感染的方法,且其正确性可达91.2%。然而也有学者认为RUT出现假阳性的几率较高。本实验采用RUT法检测牙菌斑Hp,一方面是能快速定位人群,起到辅助筛选的检测目的;另一方面是RUT法方便护理人员的椅旁操作。本次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的结果显示:有胃炎病史的轻度牙周炎患者牙菌斑中Hp的检出率高达95%。牙周炎组患者的牙菌斑中HP阳性率达75%,因此,我们认为Hp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普遍存在于牙周炎牙菌斑中。因此,寻求有效清除牙菌斑中的Hp的方法亟不可待。通过研究发现,治疗牙周炎,维护良好的口腔卫生,配合三联疗法,可有效地控制口内Hp对胃部的影响。刷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除牙菌斑的方法,也是口腔专业人士认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发现,改良Bass刷牙法能较有效地清除菌斑,尤其对中央龈缘区的效果明显优于竖刷法。研究出用含清凉薄荷和聚维酮碘的清洗液清洗口腔,能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在内的多种细菌,但此种漱口液不能在普通人群中广泛应用。而洗必泰是目前已知效果最确切的防牙菌斑的药物,含漱时它可浸入至龈下1~2mm,并能消除舌背、扁桃体、颊粘膜等表面的微生物,且该药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故本研究专业口腔护理组采用改良Bass刷牙法和洗必泰漱口、牙线清洁,希望能寻求有效清洁口内牙菌斑,从而达到抑制口内Hp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专业口腔护理组抑制牙菌斑Hp的效果比自行口腔护理组,两组在不同时间段均显示显著差异,这表明,本实验的专业口腔护理方法在有胃炎病史的牙周炎患者中可进行推广。
总而言之,牙周炎患者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后,需要维护好口腔卫生,掌握清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定可在不同程度上抑制口内Hp,从而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口-口传播的可能性。
口腔科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1.护理综述护理论文范文
2.关于口腔医学的毕业论文
3.护理综述论文范文大全
4.护理专业论文完整范文
5.免费护理论文范文
口腔科护理论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