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刘伦堂心得体会2篇
老支书刘伦堂身上有一股韧劲。不怕邪、骨头硬、脾气倔。25年来,任支书、当厂长,手中的权实实在在,掌管的钱数以亿计,在他离去后,留下的却只有3600多元的存款。他的精神和品格,是留给员工最大的财富。下面小编整理的学习刘伦堂心得体会2篇,欢迎参考。
学习好书记刘伦堂心得体会(一)
著名诗人臧克家写过一首诗叫《有的人》: 有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却流芳百世;有的人虽然活着,但是却遗臭万年!有的人,虽然活在世界上,但是,他已经死了,因为他已经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迷失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为行尸走肉的人,成为被掏空了灵魂的人;有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美好心灵、他的高尚情操、他的高贵精神、他的善良品行、他的仁义道德、他的正义行动、他的光辉事迹,并没有销声匿迹、并没有烟消云散、并没有土崩瓦解,他的精神和灵魂还依然恒久地驻扎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依然能够深深地感染着、熏陶着、打动着、激励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情感,他依然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人、大写的人、有情感的人、有血性的人。
有的人认为,“和平时代不存在英雄,英雄只存在于战争年代”。我认为这话说的不完全对,和平年代照样存在英雄,英雄并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洋洋洒洒,英雄并不一定需要高端、大气、上档次,英雄并不一定需要惊天地、泣鬼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规规矩矩的工作,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到位,不搞歪门邪道、不搞投机钻营、不搞阳奉阴违,能够赢得黎民百姓发自内心肺腑的真心赞美,那么这就是活生生的英雄。
从红红火火的乡镇办的企业,回到负债累累的贫困村当村支书,敢于临危受命、关键时候敢于站出来,敢于接受组织的挑选和重托,敢于承担起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沉甸甸的责任,勇于担当,这不是英雄是什么?
让一个远近闻名的濒临破产的贫困村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让村里的经济快马加鞭、蒸蒸日上,成为下陆区农村集体经济“样板”社区,这不是英雄是什么?
能够为社区集体攒下几个亿的资产,而自己去世的时候仅仅留下几千元的遗产,前后一对比,令人感慨万千、百感交集,亿元村里的穷支书,这不是英雄是什么?
能够非常清醒的将建筑商送上门的贿赂婉言谢绝、拒之门外;能够坚决的拒绝自己的亲人通过自己的权力和关系来承接村里的工程,这是需要定力的、这是需要勇气的,这是需要魄力的,这并不是每一个干部都能做得到的,这不是英雄是什么?放眼全国,在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多少同志一当上干部之后,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总想捞油水,插手工程建设,就巴不得把工程全部交给自己的亲人或者熟人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好处自己得。他们这些人和刘伦堂比一比是不是格调不高、境界不高、私心太重?
下陆区老鹳庙社区书记刘伦堂同志虽然因病不幸去世,他的肉体虽然魂归大地,但是,他为促进老鹳庙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依然让当地的民众深切地牢记在心坎上;他为改变老鹳庙社区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所付出的操劳、所花费的心血、所流过的汗水、所经受的苦累,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他的爱岗敬业、他的无私奉献、他的抓实务实、他的平易近人、他的淳朴率真都让老百姓深刻的感受到:他是一个“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人”。其人已经去世,但是他的精神风范却感召着、感动着、鼓舞着、勉励着我们260万东楚儿女以身边的英雄楷模为标杆为复兴“黄老二”、建设美好家园而奋斗。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刘伦堂作为一个基层社区的书记,他并不属于公务员序列,严格来说不属于国家干部,只是一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负责人而已,可以说,职务很低,级别很低、社会地位也很低,可以说只是一个草根阶层而已,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不辱使命贡献多。干事立业未蹉跎,风清气正结硕果”。他完全有一切理由不必那么拼死拼活的为党国卖命,他完全有一切理由不必那么掏心掏肝、扒心扒肝为老百姓谋利益。但是职责所在、任务所系,面对党的信任、人民的重托,还有对故土家园深深的爱恋,他怎么能够苟且偷安?怎么能够消极怠工?怎么能够得过且过?怎么能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只做和尚不撞钟?
我们经常说,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说白了,就是在其位、谋其职、用其心、尽其责,就是要切实有所作为、不能光搞花架子还是要搞一点实事,不能占着位子不搞事,不能说得多、干得少,不能光说不做,不能光指挥别人搞而自己不搞事,不能只务虚不务实。刘伦堂当社区书记的时候,他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让经济凋敝、民生萧条、贫穷落后的老鹳庙村早日脱贫致富、焕发容光走上快车道,早日提振集体经济,让人民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美满、有尊严的生活,而不是整天寻思着如何让自己升官发财、捞油水、得实惠。
有的人说,现在时代变了,时代变了导致人心不古。其实,时代虽然在发展进步,但是刘伦堂“清廉如水、一心为民”的精神情怀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沦落和沦丧,共产党员对真善美的追求恒古不变,共产党员爱国爱党、忠诚奉献、敬业乐群、团结进取、开拓奋进这些优秀的品质将会恒久的薪火传承下去。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办公厅的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提出了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这“五个坚持”我个人认为不光是对中央办公厅干部的高标准要求,不光是对总书记“领导身边人”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全国众多基层普通干部的严格要求,这“五个坚持”对我们普通干部做好本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坚持”的要求,自动自觉自发的把刘伦堂同志视为我身边的先进典型和楷模,自觉地向刘伦堂看齐,自觉地学习他的可贵品质,自觉地把他当做我的精神标杆,不断地从刘伦堂的先进事迹中吸收催人奋进的力量,努力校正人生坐标,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做好人民的服务员和勤务员。
最后,我用一首我写的一首小诗,来深情追忆刘伦堂同志,也与诸君共勉励:
扎根基层倾热血,服务为民不怠懈。
忧勤操劳摘贫帽,敬忠奉献兴实业。
严以律己葆纯洁,宽以待人情真切。
积劳成疾含泪别,长留风范昭日月。
学习好书记刘伦堂心得体会(二)
“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遗产,你们不要怪我,无论什么时候,我的手伸出来都是白的。做人要堂堂正正,宁可吃点亏,也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弥留之际,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肖铺乡老鹳庙村原支书刘伦堂对孩子们说。
刘伦堂当了25年村支书,将一个贫穷的城中村,发展成远近闻名的“亿元村”。村内聚集32家企业,去年产值达2.3亿元。然而他的儿子刘文兵在他去世后整遗物时,仅发现一张余额3000元的银行卡。
25年前的老鹳庙村,全村人均不到三分耕地,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989年,村里好不容易办起第一家村属企业老鹳庙水泥厂,却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此时的刘伦堂在一家乡办企业任总经理,企业正蒸蒸日上,乡领导和村民都希望他回来,带领水泥厂走出困境。
从红红火火的乡办企业,回到负债累累的贫困村当书记,刘伦堂也有过思想斗争。“组织上需要我,村民需要我,我只能回去。”临危受命,刘伦堂想尽办法,向亲友借款、发动工人集资,终于凑了3.5万元,让水泥厂重新点火开工。
“刘书记带领大家一起干。大雪天,和工人一起上山用板车运石头。夏天顶着高温烈日,带上馒头和水,跟着送货车跑销路。”水泥厂工人张友和回忆,“每项工作,他都坚持做一遍,看流程有没有问题。”
经过一年努力,水泥厂实现产值128.8万元,上交利税15万元。随后,他又在村里办起建材厂、碎石厂、三磷灰厂等企业。1991年底村里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有结余。1992年以来,经过多次技术改造,水泥厂达到年产10万吨规模,成为区属企业龙头和利税大户。
近年来,黄石市要求全面关停“五小”企业,老鹳庙村多家企业也名列其中。刘伦堂召集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研究对策,引进了一批企业,村里实力不仅没因关停“五小”而削弱,反而越做越大,成为“全省五百强村”。
刘伦堂十分关心群众。“程怡患了重病,没钱做手术,找个时间召集大家为她捐款”;“前天去看望张整华,家中很困难,50多岁了,要给他找份轻松点的工作”;“最近村民反映电压不稳,这个问题要赶紧解决”……刘伦堂留下的20多本工作日记上,记录着一桩又一桩这样的民生“小事”。
然而,刘伦堂对自己和家人却十分“自私”。他生前居住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几年前,几个建筑商要帮他把房子免费装修一下,被他婉言谢绝。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村打工,他从不让他们在村里任职,也不让在村内企业上班。
刘伦堂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工作没忙完总是放心不下。1997年老伴突发脑梗塞,刘伦堂由于忙于工作拖延了一下,都没赶回来跟老伴说最后一句话,这成为他永远的愧疚……
20多年来,刘伦堂经手大大小小建筑项目几十个,一些老板带着钱物找他帮忙,每次都无功而返。他的哥哥刘伦华多次找他想承包点工程,也都被拒绝了。
刘伦堂每月只有3000多元工资,除家用外,他都攒起来。平时谁家小孩考上大学了,他都会送上一些奖金,以示鼓励;谁家里困难,他也会自掏腰包给予周济。去年8月,刘伦堂感到身体不适,被查出晚期肝癌,此时他的积蓄只有三四万元,几乎都用于治病。
“身体真的不行了,群众还有很多困难,在我有生之年恐怕无能为力了……”这是刘伦堂笔记本上的最后一段话。
今年6月25日,刘伦堂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人世。他的身后留下了一麻袋荣誉证书和工作笔记,还有村民们对老书记永远的尊敬和怀念……
猜你喜欢:
1.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5篇
2.三严三实学习心得体会(7篇)
3.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3篇
4.全面从严治党学习心得体会3篇
5.四个全面的学习心得6篇
6.四个全面心得体会范文
7.学习爱岗敬业心得体会3篇
8.学习用心去工作心得体会4篇
学习刘伦堂心得体会2篇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