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创业案例

发布时间:2016-11-09 15:05

创业的路上千奇百态,多少年轻人在创业受挫后叫苦喊疼,受了一点点风摧雨淋就以为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殊不知,年近花甲的他们,又是靠着怎样坚强的毅力对抗着身体与心灵的洗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58岁创业案例的相关文章。

58岁创业案例一

58岁才开创业的业精铝材挤压机老板

中式风格的办公室内,近三米长的大班桌上占据房间正中央。70多岁的谭溢初并没有坐在“霸气”的办公座位上,而是在接待客人的茶座上,沏着茶,等待访客的到来。穿着紫色POLO衫的他,给人“邻家老伯伯”的感觉。

1999年,谭溢初来到狮山的松夏工业园,当年的工业园区内一条路上没有几家企业。“我搬了一块砖头就坐在路边和包工头砍价,周围的荒芜让我背脊发凉。”在这里,谭溢初开始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创业。这一年,他58岁。

年近花甲才创业,背后也有一段故事。原来,谭溢初是广州市电风扇厂员工,做了三十多年“上班族”,临近退休工厂却倒闭了。在风扇厂,他从做学徒、到维修工、到工艺员、到维修车间厂长,与机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

1994年,谭溢初人生的首部液压挤压机器便是在电风扇厂诞生,这成了他往后的创业资本。

图为正在办公室的业精机械老板谭溢初

瞄准行业空白获成功

谭溢初是典型的技术型企业家,他将毕生精力花在了机械上。说起事业轨迹,谭溢初言语中有“非机械行业不碰”的情感。业精机械在2000年投产后的数年间,产值慢慢从 600多万元增长到800多万元,对于初创型企业来说已算不俗的成绩。

但谭溢初的创业,并没有他所说的一帆风顺。创业初期,他曾尝试过生产美容机械、健身器材、模具、冲压件等尝试,但每样均以失败告终。“最艰难的时候,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谭溢初创业之初的40人团队中,有30多个工人是他从倒闭的电风扇厂带过来的“手足”。

正在谭溢初一筹莫展时,创业转机来临。“当时很多铝型材厂的老板,知道我转型做机械,都问我有没有生产挤压机。”谭溢初回忆,彼时国内铝型材生产设备,大量依赖进口,价格高、维修费贵,老板们急需国产品代替。

“但是,当时国内基本还没有生产这个产品的厂家。“瞄准机会,谭溢初带领他的小团队,进军铝型材挤压机制造行业。率先抢占了这个细分市场。

自主创新成行业龙头

找准市场后,谭溢初的创业之路顺畅起来。”业精的挤压机刚推出市场时,很快积累了沥东铝材、伟业铝型材等一批客户。“谭溢初说。投产第一年,业精机械已经实现了600多万元产值。

随后的三四年间,业精机械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接近亿元。2005年,业精机械搬迁到三水工业园区,增资扩产开始“二次创业”。然而,谭溢初深知,最初创业成功多靠模仿国外技术、帮人改装机械,难以形成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核心品牌。

借着工厂搬迁,增值扩产的契机,业精机械大刀阔斧关掉了过去主营的改装机械业务,将资金、人力、物力专注投入到做自主研发的铝型材挤压机。为了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攻坚行业的技术难题,业精机械专门成立了庞大的研发技术队伍。

如今,业精机械的铝型材挤压机不仅占据着国内市场的20%到30%的份额,还远销到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2013年,业精机械实现年产值超过2亿元。

58岁创业案例二

在辽源市电机厂机器轰鸣的车间,年届67岁的范金辉回忆起创业之初的情景,禁不住泪流满面。他向记者介绍说,当时因企业面临困境,只能自寻出路,压力巨大,但多数职工并不能理解,纷纷到相关部门告状。再加上家人的担忧,创业之初的艰辛和酸楚真是难以言表……

孤注一掷的倔强

九年前,已经58岁的范金辉走进了辽源市电机厂。当时,企业濒临破产,正在进行改制。虽然名册上有近千名职工,却仅有70余人坚持上班。但就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范金辉不顾家人的劝阻,竞拍下这家企业,成立了辽源汇丰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58岁创业,算得上孤注一掷了。为了寻找适合企业生产、又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公司创建之初,他跑了国内10多个省市,调查了解市场。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随着物流业快速发展,国内外节省能源的纯电动叉车发展前景广阔。于是他就把生产叉车用电动机作为主打产品,开始进行研发。为此,范金辉与10余名技术人员连续几个月蹲在车间里,直到第一台样机生产出来,他才稍微松了口气。两年后,国内最大叉车生产厂之一的杭州叉车股份有限公司同范金辉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随后,又有多家叉车生产厂家与其开始合作,公司的产品渐渐供不应求了。

永不服输的追求

但范金辉并没有就此满足。2008年,当他得知日本的一家企业正在寻求新的电机配套厂家后,立即赶到了其驻京办事处。由于对技术及质量要求高,起初对方并不看好范金辉的这家小企业,只是因为托朋友找了关系,对方才同意试一试。回到辽源后,范金辉又一头扎进了车间,没想到样品出来后,现场测试时电机不仅声音大,还到处乱蹦。当时,范金辉发现对方看他的眼神充满了轻视,而他则是一头大汗。有了这次教训,他又从基础着手重新研发,当再次将样品拿到对方面前时,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如今,公司每年都向日本出口电机2000多台,年出口创汇近百万美元。

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范金辉又开始着手考虑产品自主创新。几年来,根据市场的需求,他瞄准全球新兴的绿色、环保、新能源电动汽车,先后开发研制了XQ、XQD系列直流牵引电动机和电动叉车用交流变频电动机等近百个新产品。

58岁创业案例

58岁创业案例三

被骗300多万 58岁重新创业

身在横沥镇奋斗多年,纸品厂老板何太太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事业要在58岁的时候几乎推倒重来。更让何太太难以接受的是,这一切竟源于自己对朋友的过度信任。这位“朋友”的女儿,利用在何太太的纸品厂工作的机会,通过虚开支票等方式,骗走了厂里的300多万元,一个小厂竟就此陷入困境。

一见到笔者,何太太便从办公室里搬出了一沓数百页的材料,开始了她那略显冗长的倾诉。

丈夫去世后独力支撑

我的丈夫何先生在2007年10月去世。之前,他经营着一家纸品厂,因工作很努力,厂子虽小,但也使我们过着富足的生活。

丈夫去世后,我和儿子接管了厂子。然而,“先前丈夫的业务关系网大多数都不在了。”到了2008年,又恰逢东莞遇到金融危机,纸品厂的生意一落千丈,但我和儿子还是接下了这个摊子,那段时间熬得很辛苦,曾经试过连续好几个月没有营业收入。“有好几次我们都快撑不下去,想结业算了,但到头来却发现这个厂几乎已经是我们唯一生计依靠,于是又咬咬牙‘顶硬上’了。”

竟被朋友女儿骗去300万元

“更让我惊讶的是,我渐渐发现厂里的财务一团糟。”何太太告诉笔者,“再细查,我们才发觉原来是厂里的财务人员出了问题。”经过逐笔查账和律师协助清点后,发现厂里足足有310多万元无端端“人间蒸发”。

该厂里会计兼出纳梁某丽,是何太太一位好朋友的女儿,从2002年12月起就在该厂工作,厂里购买支票、现金收支都由梁某丽负责。2008年9月,何太太把梁某丽解雇。

“她可能是趁自己请用支票印鉴章之机,偷偷地在百余张银行支票上盖上公章,再到银行把钱款取出来,厂子银行账号里的存款不断减少,这样的事情在6年间发生了120多次。她还通过做假账掩盖这些行为。”何太太指着手中厚厚一大沓银行对账单对笔者说着她的遭遇。

何太太表示, 也曾经找过梁某丽,但她否认曾经骗取过厂里的钱,并声称她那120多张支票取出的钱全部交给了何先生。我也曾经尝试将这件事诉诸法律,找过派出所和法院,但一直由于“证据不足”无法处理。

58岁重新开始事业,是幸或不幸?

在第一次向笔者倾诉时,何太太显得怨气十足。不过就在前几天,何太太致电笔者再次倾诉自己的想法。“其实我现在也想通了,我并不一定很在乎能否取回这300多万事实上也不太可能拿得回来了。”

何太太说:“由于成本高企的原因,我的厂今年改做印刷生意。”虽然生意比不上何先生在世时,但也渐渐有了起色。现在我学到了很多商场经验,儿子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如果不是损失了那300多万元,我就很可能还是一个58岁的普通家庭主妇。”何太太说:“在年近六旬的时候,还能有这样的经历,或许我应该感到庆幸。”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58岁创业案例相关内容。

58岁创业案例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