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管理新思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企业管理思维变革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大的方面,它改变了国家的治理方法、企业的决策、组织与业务结构,小的方面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下面看下我国企业管理新思维。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依托无数生机勃发、蓬勃向上的企业不断进取和成长壮大。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充分显示出,企业管理的新思维和新理论对新经济的推动作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苏联曾拥有无数包括宇宙飞船等尖端科学技术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但由于死守陈旧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去管理企业,经济一直是裹足不前甚至倒退,而接受了新经济理论和企业管理新思维的亚洲四小龙却是经济蒸蒸日上,并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
现时的国有企业都面临着不改革就无法生存发展的选择,现在已经着手进行企业转制的各项工作,如何把现代企业管理新思维和我企业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今后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下面几个方面企业的新理论和新学说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希望对现时的企业转制工作能有所帮助。
企业管理新思维:企业和员工的关系:从“屋顶学说”到“土壤学说”
企业必然拥有员工,员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力量。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如何,在20世纪,一般认同“屋顶学说”:企业像一个大大的房子,再高的房子都有屋顶,员工到工厂或公司上班,生产产品或从事管理及服务工作,领取公司的工资。公司也为员工的生产或工作提供资源,如工作场地、机床设备、工具等,让员工在公司里通过工作或培训,增长才干。公司替员工挡风遮雨,员工在公司的大屋顶下工作或生活,确有一种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感觉。当然在企业的屋顶下生活,企业对员工的关爱、照顾不是无条件的,员工在任何时候不能高过公司,员工跟老板(公司的所有者)讲话也不能太大声,即使老板说错了话或作出错误的决定,员工也必须接受,否则员工有视为不听话或被辞退的危险。看来,这种屋顶学说,公司老板占优势地位,员工只是为公司打工,两者是不平等的。公司对员工提供挡风遮雨的目的是要员工为公司(或公司老板)谋取利润。这种学说已逐渐不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
在21世纪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将变成“土壤学说”。公司有许多资源灌溉土壤,所有的员工,不管是普通员工,还是高层管理者,都在这片土地上自由成长,他们接受风吹雨打,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能够长多高,就长多高,没有人为的限制或拔高。按照这一学说,员工和公司的关系是共存关系,员工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公司为员工实现个人目标(生存目标和发展目标)创造平等机会,老板和员工只是职务的区别,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松下公司在人际关系上,特别是领导和员工关系上重视和谐、团结。松下别出心裁,在公司总管理处树立一个他自己形象的皮人,如果员工对公司不满意,除了提意见外,还可以抽打这个皮人,以泄心头之火。又如IBM重视建立“卓越的企业伦理”,把尊重个人、依赖员工贯彻于整个经营过程,总裁办公室敞开大门,一般员工都可以入内商谈。管理人员除经常深入基层外,还设置保密意见箱,听取意见。为充分发挥员工的特长和爱好,IBM允许员工在上班或业余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而未被列入本单位业务计划的项目,并默许员工私下动用没有正式批准的资金,因此IBM每年可以收到10万张意见卡,员工积极地为公司发展提供建议。
企业在转制的过程中应充分营造这样的”良好土壤”氛围,让职工觉得在这个天地里有足够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只要自己能够努力工作,不断进取,企业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养料和水平培育自己成长的。
企业管理新思维:企业与员工和客户的关系:从顾客至上到员工至上
员工和客户是企业存在的重要部分,两者谁更重要呢?按传统的观念,认为“客户至上”、“顾客是上帝”。因为客户是否接受企业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决定企业的命运。但是实际上,当我们作为用户,接受某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时是否得到了“至上”和“上帝”的感觉呢?看来这种口号显得不切实际。重庆某平价超市的经营规则中规定:顾客永远是对的,员工如与顾客争执,遵照第一条执行。这种提法显得过于简单片面,看起来尊重顾客,实际上却无实际意义,特别是当员工与顾客发生争执时,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坚持“顾客永远是对的”这种指导思想是否会损害员工的利益呢?一个不能维护员工利益的企业组织,又怎么能培植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呢?现在一些企业组织意识到员工比客户更重要,提出“员工至上”的观念。企业的各项工作靠员工去完成,客户要靠员工去开拓维护,必须尊重员工,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环境。没有满意的员工,就不可能有满意的客户,一个留不住员工的企业,也就不可能留住客户。鉴于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很多企业制定并实施各种“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对策和措施。如惠普公司关心和尊重个人及承认个人成就,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相信他们,使他们长期稳定地拥有高质量员工,使企业渡过难关。以“内求团结”为基础,实现“外求发展”,应是企业在经营中坚持的重要原则。
在这方面,不少国有企业都有着良好的基础,如”五必访”制度,职工生日慰问,供销人员家属春节答谢联欢,以及组织歌咏队,醒狮队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都对鼓舞职工的士气,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使之更加深入细致,更加切合职工的实际需求,更加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企业管理新思维:资本效率和智能效率:从以资为本到以知为本
在质能经济时期,企业的竞争优势决定于它所控制的物质资源,企业资本多指资金的多少。企业资金越多,实力越强,竞争力越大,所谓财大气粗。然而,在知识经济时期,人们强调的是产品中的技术含量,企业盈利不完全依赖于它的资金实力,而是它的经营策略、运作水平、对新技术的把握、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等。企业的力量是来自于它的智能效率。我国的联想、方正等集团在组建时,他们的资本肯定不如我国当时某些有实力的企业,但是他们拥有一批有理想、有创新能力的人,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形成矢量一致的推动力,才创造了联想、方正今天的辉煌。有人说,人才越多越好,其实更需要合理组合、产生智能效率。目前企业内冗员多,一个人可以干好的事分成几个人做,看起来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可实际上事事无人管、相互扯皮、内耗严重,这种情况怎能产生高效率?在21世纪,企业必须在创造利润和承担风险的前提下,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和权限,要根据员工的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经营技能等)进行适当的组合,使企业的智能资本产生最大的效率,这是企业组织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企业经营者应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经营企业智能,知人善任,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大小和能力作用方向,进行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长智能,为企业目标服务。
现时的国企在分配制度上依然存在着历史遗留的”大锅饭”现象,根本不能反映职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上的差别。在企业的转制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在分配制度上体现出”以知为本”这个指导思想,鼓励职工积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合理地调配整合,形成战斗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新的世纪,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思维方式会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应在企业转制的过程中,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逐步融入现代企业的新思维和新理论,有效地把握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和客户的关系,发挥智能效率,这样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我国企业管理新思维的评论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