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认知外部环境的最基本方式与局限性

发布时间:2017-03-30 18:15 阅读量:100 日记本:《我的笔记》

人认知外部环境的最基本方式与局限性

高旷

感觉是人对外来环境刺激的最原始、最简单、最基础的应激反应,是生命认识世界的笫一步,是一切见、闻、觉、知、识的最原始资料来源。可以说,没有感觉则其它一切一切都无从谈起!即便是阅读本文的当下,也离不开“眼见”的视觉作用。

一 感觉的物质基础与生理学参数

(以下生理方面的绝大部分内容来自高等医学教材)

就人类来说,体验、感知、获得自身周围环境信息的工具就是五种感觉器官,即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味觉器官、触觉器官,亦即所谓的眼耳鼻舌身“五官”。(不能排除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人类有第六感官)

感觉器官里广泛地分布着各种感受器,感受器能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电、化学冲动(神经冲动),并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到思维器官——大脑。

感受器通常根据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三大类,再根据刺激性质不同可把感受器分为: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电磁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与特异敏感性

各种感受器只对一定性质的刺激高度敏感,这种特性称为特异敏感性。每种感受器都有一定的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引起感觉。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

2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电位

各种感受器把作用于它们各种形式的刺激的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过程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受刺激时,在感受器细胞或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前者称为感受器电位,后者称为启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感受器电位和发生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特征。当它引发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时,才标志着这一感受器或感觉器官功能的完成。

3 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时,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就是感受器的编码功能。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的部位。

4 感受器的适应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继续存在,但由其所诱发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冲动频率逐渐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

5 几个主要感觉器的感觉阈域。

视觉器官阈域: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70-740nm的电磁波;人脑所获得的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中,大约95%以上来自视觉。

听觉器官阈域: 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对于每一种频率的声波,都有一个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当强度在听阈以上增加到某一限度时,还会引起鼓膜的疼痛感觉,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

温度感受阈域:人的皮肤如果是暴露在空气中,短时间内可以停留在零上几十度到零下一百多度的空气里,时间一长就会受伤。

事实上,任何生命感觉器官的阀域都不可能是无极限的,恰恰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对所有感觉器官来说,当外界刺激严重超过其适应度时,会直接伤害器官本身。譬如,强光可以刺伤或刺瞎眼睛;声波可以击穿耳膜;压力过大或过小,躯体难保;温度过高或过低能导致皮肤、肌肉蛋白质变性以至于灰飞烟灭……某些环境条件下感觉器官自我保全尚不可得,何况能获知框外的刺激与信息!

由此可知,人类(包括其它生命)的感觉器官既是主体认识外部世界(环境)的天然工具,也是与生俱来的界限与障碍,这也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有力证据。

二 感觉形成的模拟性推演与理性分析

大脑是感觉、意识、记忆、联系、分析、推理、决策等作用的最终归宿,大脑中进行的活动过程是如何将传递过来的电、化学信息转换成意识,是重要的生理科学问题之一,目前尚待解决;虽然用各种科学方法也可以找出人脑的生化要素,但对意识经验如何产生、存储、应用却完全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

因此说,感觉的物质基础与生理参数还可以量化性的掌握,而感觉经验的具体运作却没有那么准确清晰的把握。

我们首先简单模拟一下视觉的形成:眼睛视网膜接收到了物体发出或反射的不同频率的光波﹙电磁波﹚,从而产生了神经冲动,然后传入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在这里再把神经冲动转换成大脑能识别的图象(这些图象已然经过了“深加工”,是“角度感”、“形象感”、“立体感”等协同工作形成的),然后把图像根据摄入的信息在大脑虚拟空间中还原,还原等于把图像往外又投了出去。虚拟位置能大致与“原实物”位置对准,这才是我们所见到的“实景”。

人类所看到的大千世界无不如此造就,即便是科研条件下的微观与宏观人为观察也是这样,都是眼睛的过滤性接收与传递以及人脑的主观加工与合成,才形成眼前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所谓世界!人眼所接受到的仅仅是370———740nm之间的电磁波,反馈到人的大脑里,却是各种色泽。且,绿色(光波)和红色(光波)的波长本来只相差180纳米左右,竟被人的大脑“加工”(反映)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颜色。

究其物理与生理真实,人真正接收到的东西只不过是极限有限的光波(电磁波),其关键的东西无疑是大脑的有机合成功能。

看电影、电视、电脑的过程最能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眼睛接收到的仅仅是屏幕反射或发射的光波,可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看到了某物质、某些人、某些事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亲眼所见,尚属光影,何况影中之影。

没有光波,人什么也看不到!质言之,人类看到的根本不是什么“物质”,而是有限光波的脑功能转化。更为吊诡的是,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光波的解读也会不同,例如人类的色盲现象。

不仅仅是人类,其它动物与人一样,也是“信息合成生物平台”,科学研究证明,狗眼里的世界只呈现黄-蓝-灰三种颜色;牛、羊、马、猫等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基本颜色;鸟类可看到至少5种光谱带;鸽子能够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

我们再看声音感觉的形成:一定频段(20——20000赫兹之间)的空气波动——自然界中一种信息(空气波动),经过人的耳神经系统处理后,再经人脑的解释,使人产生了声音的概念。

气味感的形成也是如此,自然界的物质主要是由十几种元素所构成,而这些元素本身并没有气味。那么,人通过口鼻感知到的各种气味是从那里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人脑创造出了各种气味,其机制、机理与形成颜色和声音的机理相同——气味形成于人脑对自然界中某些信息的特定解读。

通过以上种种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物理与生理科学常识,我们应当有所警觉,其一,人类感觉器官接收刺激的幅度及其狭窄;人类凭现有的感官水平,不可能接收到自然界的全方位刺激信息。其二,人就像是被“预先编程的智能生物机器”,这就是说,人对自然界中各种刺激信息的解读是被预先相对设定的。生命体所感知的刺激信息全然不是如实的信息本身,不仅如此,即便是相同的刺激信息,不同的生命与个体对它的解读(意识分别)也是不一样的。其三,所谓的物质世界,其实就是生命对所获有限刺激信息的个性化解读,是感知与记忆(潜意识)的综合判断。

《容器中的大脑》中的诡异设计、设想与推理,就是基于对大脑不能对外在刺激信息作如实反映的深刻反思。

三 获得信息的抽象方式也丝毫离不开感觉器官的参与

人们通过对语言文字等音声、符号以及模拟环境的意会与习练,进行人与人之间、人与书籍、声光电媒介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学习,使得人类的各种行为、经验、数据、理论、智慧得以记录、保存、传承、验证与发扬,这是人有别于其它生命获得信息的独特方式。

但是,这个复杂、抽象的会意与习练过程同样离不开感觉器官的原始感觉作用。没有眼睛,您看不到文字、数字等符号材料以及光线影像;没有耳朵,您听不到语言、电报等音声传递;没有一定的感官感觉经验作基础,即便是识字也无法理解其深意;各种现代学科的研究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如此。

因为,这个感知(意会)的形成过程(条件反射)绝非那么简单,甚至比普通感知更为复杂与难以解释。语言文字等音声、符号、影像要发挥其会意作用,就必须通过某种方式与生命的感觉、感性建立了牢靠、稳固的条件反射,这种反射乃至能稳固到自觉、不自觉的程度,直至难以察觉的程度,也即是说达了成为潜意识的程度。

当下社会,由于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现代媒体的猖獗, 现代人深深的打上了语符、音声、影像的烙印,甚至已经浸入到意识和骨髓里:几句歌词、一段演讲、一篇文章、一本书可以触动人一个人的心理乃至生理,甚至可以影响一观念、一事件、一人生、一群体、一国度、一世界。

究其成因是,学习语符、音声之初,就在其与物(相)、事、理之间在人的意识里反复地建立了难以磨灭的生理、心理条件反射,以至于最后人类深陷其中,忘了来时的路。

岂不知,创造语符、音声之初的本意就是用它来指代、意会,以便于沟通与协作,这等于说一切语符本身都是譬喻,所以,语符即使堆积成山也逃不出譬喻的本质,而不会是实质;譬喻永远是在譬喻,真相永远是真相。

魏晋时期的玄学其核心问题也是语言文字(名)与实体、本体(相)的关系问题;佛学禅宗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而提出了“直指人心,不留文字”的智慧名言(前提是有文字、能传播)。

现代符号学家也认为,我们已经身处“话语讲述”而非“讲述话语”的时代!

总之,从唯物论的角度上看,任何无论是体验、感知等等感性知识的直接获得,还是理论经验、抽象知识的获取,都时时刻刻离不开感觉器官与感觉经验或明或暗的参与。

诸位读者朋友可以深思一下,如果感性经验是失去本来面目(失真)的,那么,建立在感性经验基础上的所谓理性经验就可靠吗?

人认知外部环境的最基本方式与局限性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