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的魔力

发布时间:2015-08-06 14:32 阅读量:51 日记本:《个人日记》

王 语 雷 :“ 视 角 ” 的 魔 力

---- 李仁甫《非正式语文学习视角下教师的专业行动》读后感

... ...。

笔者(李仁甫特级教师)曾在一次讲课的过程中,突然看到窗外大雪纷飞,而此时所有的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听课的注意力被突然激发的联想力、想象力转移了,于是我主动改变教学流程,劈头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并且写在黑板上。这一下教室里的空气可热闹了起来,学生们兴趣盎然。于是我把古老的笑话故事继续下去:“... ...“。

读到此处,不禁脱口而出:令人嫉妒的教学机智!灵性,灵性,灵性啊!----灵性不能复制,不能批量生成;灵性只能欣赏,只能于夜阑人静时反复欣赏,那个时节的灵性最有梦幻的魅力。

... ...

于是我(李仁甫特级教师)把古老的笑话故事继续下去:“全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天何妨?放你娘的狗屁。”当学生们猜测出这一故事里作“诗”的人分别是书生、县官、财主、乞丐时,都特有成就感。然后我说:“确实,雪花在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的感受。对于孤独的柳宗元来说,江雪是寒的;对于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雪花是充满幻想的;对于徐志摩这样的才子来说,雪花是快乐的;对于好奇心十足的岑参来说,雪花是春风中怒放的梨花;对于浪漫、乐观的毛泽东来说,雪花是梅花最欢喜的……”最后我说:“雪是大自然的,也是人类的,是文化的,是精神的。大家有兴趣,可以收集跟雪有关的诗歌和文章。”这个过程大约8分钟,虽然看似浪费了教学时间,然而我以为很值得... ...。

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教学片段,告一段落了。而,我的心却与感想齐飞:查拉图特拉斯下山了,他向世人布道:上帝死了!……李仁甫特级教师来了!----嘿嘿。

在《非正式语文学习视角下教师的专业行动》一文的第一段,李仁甫特级教师 开门见山: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固然会直接影响到非正式学习,但这样的知识,未必就能使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当真发生这种学习行为——事实上不少学生一离开教室,就把所谓的知识抛到九霄云外了,比如,刚刚还听语文老师强调“山清水秀”的写法,而看到一家酒店名为“山青水秀”时却毫无反应;或者刚刚学过成语“美轮美奂”,而回家观看电视歌舞晚会时竟然以此胡乱形容一番。之所以发生这种边学边忘、刚纠正立即就错、不能学以致用的现象,往往就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容易把一切知识看成孤立、静止的东西。

诚如斯言, “非正式语文学习”与“正式语文学习”显然存在矛盾。而,某些专家在“正式语文学习”中,专注于语文的工具性,反过来,自觉或不自觉束缚着“非正式语文学习”。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宛如温室栽花,果实当然见不得生活的风风雨雨;当然不具备野性(非正式语文学习自然而然给予人的生命能量)的力量。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正式语文学习”,注重课堂和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非正式语文学习”,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某种负担。因此,注意“非正式语文学习”,让语文教学结合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的正道。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非正式语文学习”与“正式语文学习”可以互相倚重。我们可以把握住“非正式语文学习”灵活实用的特点,有效激发随机生成。正如福译谕吉在《劝学篇》第56页,告诉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

... ...

李仁甫特级教师在 《非正式语文学习视角下教师的专业行动》一文的结尾写到---- 古人云:“学以致用。”在这里,“学”“用”之间的一个字眼“致”(使达到)很关键。“学”变成“用”,就学生自身来说,是对课堂学习过程的模仿和对课堂学习方法的迁移。... ...亦即获得非正式学习所需要的良好习惯和强大动力——这样的习惯和动力才能真正保证学生“活学活用”。

掩卷沉思,“活学活用”是生活无处不语文的强有力的互联和愤悱!... ...,就像一个“字”摆在眼前,我看见的是一个生字,李仁甫特级教师看见的一幅意蕴悠远的艺术画。---这就是境界的区别吧?!

在李仁甫特级教师的笔下, 即便学生们玩耍的汗水和委屈的泪水里面,似乎也可以生成淡淡的语文味道... ...。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我倒是更为关注题目 《非正式语文学习视角下教师的专业行动》中的“视角”一词,因为隐约可以看到:李仁甫特级教师于不经意间,捕捉瞬间星星之火的智慧和能力。

“视角”,是我读完李仁甫特级教师文章之后,心底深处留下的苦苦思索... ...。我愿意:慢慢寻觅“视角”后面的神秘!

----2015年8月5日长春成长作文国学堂----

【附录】

非正式语文学习视角下教师的专业行动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5年第3期)

李仁甫

【摘要】学生的非正式语文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语文能力的迁移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活教,让学生活学,从而实现在非正式学习环境里“活用”。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了教师“活教”的策略性原则。

【关键词】非正式语文学习;教师;专业行动;活教;活学;活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0-0011-03

【作者简介】李仁甫,江苏省盐城中学(江苏盐城,224005)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固然会直接影响到非正式学习,但这样的知识,未必就能使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当真发生这种学习行为——事实上不少学生一离开教室,就把所谓的知识抛到九霄云外了,比如,刚刚还听语文老师强调“山清水秀”的写法,而看到一家酒店名为“山青水秀”时却毫无反应;或者刚刚学过成语“美轮美奂”,而回家观看电视歌舞晚会时竟然以此胡乱形容一番。之所以发生这种边学边忘、刚纠正立即就错、不能学以致用的现象,往往就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容易把一切知识看成孤立、静止的东西。

设想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谈谈自己在上班路上看到哪一酒店名称出了笑话,发现哪副门联最有趣味,感到哪则新闻的标题具有魅力,那么前面所说的语感迟钝的现象就会少得多。这说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对学生的非正式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学生来说,如果课堂学习是“学”,那么非正式学习就是“用”。如果学生不能在非正式学习环境里“活用”,往往跟我们的课堂学习不能“活学”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环境里“活用”,首先就必须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活学”。当然课堂上的“活学”,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活教”。那么,如何通过我们的“活教”,让学生在课堂上“活学”起来呢?

1.多一点生成性。

非正式学习,往往发生在除学校课堂学习以外的任何时间和地点,具有随机、即时的生成性特点。而这种生成性的前提,是学生能够在特点时间和地点对“语文”产生自觉和发现。比如行走在路上,突见彩虹,他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他会联想到古诗文中关于彩虹的句子吗?他会产生文心而即兴作文吗?要使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具有这种生成性的学习习惯,就必须使他们在正式的课堂环境里养成类似的生成性学习习惯。

笔者曾在一次讲课的过程中,突然看到窗外大雪纷飞,而此时所有的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听课的注意力被突然激发的联想力、想象力转移了,于是我主动改变教学流程,劈头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并且写在黑板上。这一下教室里的空气可热闹了起来,学生们兴趣盎然。于是我把古老的笑话故事继续下去:“全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天何妨?放你娘的狗屁。”当学生们猜测出这一故事里作“诗”的人分别是书生、县官、财主、乞丐时,都特有成就感。然后我说:“确实,雪花在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的感受。对于孤独的柳宗元来说,江雪是寒的;对于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雪花是充满幻想的;对于徐志摩这样的才子来说,雪花是快乐的;对于好奇心十足的岑参来说,雪花是春风中怒放的梨花;对于浪漫、乐观的毛泽东来说,雪花是梅花最欢喜的……”最后我说:“雪是大自然的,也是人类的,是文化的,是精神的。大家有兴趣,可以收集跟雪有关的诗歌和文章。”这个过程大约8分钟,虽然看似浪费了教学时间,然而我以为很值得。

如果说这样的生成性场景可遇而不可求,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把对文本的发现权、讨论权“让渡”一部分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想象力,使课堂自身也生成出一些意外和陌生的风景。笔者曾上《金岳霖先生》一课,一名学生提出:“从第8段来看,作者对王浩的态度是什么?”这是我始料未及的问题,但我很快镇定下来,让学生先表达观点、互相辩论。一名学生说:作者在第8段开头说,“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可见作者对于王浩不是太欣赏。接着有学生反驳:作者对于王浩还是欣赏的,因为第8段第一句话说“王浩和我是相当熟的”,下面还说王浩的长相是“颇土的”,接着赠画里有“以慰王浩异国乡情”的附言,由此看出他俩应该是好朋友,因为只有好朋友之间才会开这种无伤大雅的玩笑。

设想一下,对文本能够如此主动地去发现、质疑、探究的学生,一旦在非正式学习环境里看到一份报纸、一册刊物、一本闲书、一张广告、一页传单等等,他们就要比常人的好奇心更迫切,探究的欲望更强烈,想象力更丰富。

2.多一点生活性。

传统的课程观往往认为“课程就是教材”,于是“总有一种危险,正规教学的材料仅仅是学校中的教材,和生活经验的教材脱节”。其实,“生活经验”也是一种隐性的教材,我们绝不能将它排斥于语文学习之外。“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理应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要使生活中有语文,就得使语文学习中有生活。语文课最忌讳照本宣科,如果只是把文本肢解成像注音、字形、词语、标点符号、修辞手法之类的静止的知识点,只是在文本之内游来转去,教学的时空就会非常狭窄,而不带着生活经验听课的学生,生活经验从不曾被唤醒过的学生,不仅难以透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灵活地应用静态、抽象的知识,而且一旦置身于非正式学习环境,往往会缺乏语文学习意识,缺乏学以致用的内驱力。为此,我们主张语文教学不妨生活化一点。

其实语文教师联系生活还是很容易的,但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比如一位教师教刘鸿伏的《父亲》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出“那里藏着五十元钱,父亲抽出三十元”这一平淡的句子里蕴涵着的父爱,探究出这一句子的独特意味,适时点击曾经的真实生活:“说到这里,我要问同学们,这五十元钱是不是一笔巨款呢?……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农民的积蓄还很少。五十元,对这个家庭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了。那时候,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才只有十几元啊……”

又如一位教师教《沁园春·长沙》一词时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远大抱负,我们不是经常说要‘做21世纪的主人’‘做时代的弄潮儿’吗?这实际上就是‘主沉浮’的问题。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写作的标准,我们定位为仿写。写三句,也以‘曾记否’开头,然后仿写两句,总字数不变。”结果学生纷纷想到自己的生活,写出了一段段精彩的文字:“曾记否,高歌一曲,放声在层楼?”“曾记否,到操场赛跑,拔得头筹?”“曾记否,诗歌朗诵赛,独占鳌头?”

甚至有的语文教师还直接在课堂上报道生活,譬如一位语文教师踏进教室的第一件事,总喜欢聊点自己上班路上看到听到或者自己最近经历的跟语文有关的场景、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学习。

确实,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经常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回眸生活,从生活的具体画面和场景中发现和品味汉字之美、汉语之趣、汉学之妙,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敏锐地感受到语文的存在。

3.多一点活动性。

语文课堂主要是学习语言的,而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本来就是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而绝不是语音、词汇、语法几个要素的机械组合。作为交际工具的语文具有“活动”的特质,它应该在活动中教,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如果语文课热衷于把生动的文本肢解成语音、字形、词语、常识、句子理解、语段阅读等无数静态的知识,并因这种肢解琐碎、庞杂而急于赶进度、满堂灌、满堂问,那么就必然要减少语文的活动性。而要使日常活动有语文,就必须在语文学习中有活动。为此,我希望语文教学多一点活动性。

比如,一位教师教《触龙说赵太后》,他发现文本第二段先后有“入而徐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老妇恃辇而行”“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这样的句子,而句中“趋”“走”“行”“步”构成“行走”类词汇,各自存在步态、速度上的不同。由于集中出现了这些近义词,教师当然应该系统地讲解一下,但如果仅仅把词典上的意思搬给学生,他们会很快忘却。这时,这位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叫几个学生轮流表演“趋”“走”“行”“步”的不同动作,让他们理解并记住了这几个词语的不同意思,从而直观地感知文本语言丰富多样的妙处。

4.多一点示范性。

有一个成语叫“言传身教”,其中“言传”强调的是“传”(内容),但如果创造性地借用“言传”二字,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我想应该强调“言”(形式)。语文教师确实应该注重“言”传。不过,单是“言”传不行,还必须做到“身教”,即做好“言”传的示范者。

要使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的情况下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在学生面前做到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因为教师的表达欲望和能力会对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能力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比如教师喜欢时评,就会吸引一部分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教师喜欢对对子,一部分学生自然也就跟着“平平仄仄”起来。特级教师陈俊江说:“一个教师经常在讲台前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对世事的洞见,无疑会诱导学生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冲动;教师具有良好的表达习惯,经常在文字的创造上跃跃欲试,把自己苦心孤诣经营的篇什‘晒’出来跟学生交流,无疑会帮助学生也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教师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经常把自己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贴到教室的墙壁上,或者把自己在网络上自娱自乐的微博文字念给学生听,无疑会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形成积极影响。”

也许有人会说,语文教师未必是写作高手。但我想,一个语文教师,至少可以经营一些片段文字,如语文学科活动照片上的说明,手机上努力自创而非轻易转发的节日问候,微博上“我手写我心”的百字文;甚至搞点文字碎片,如简单而有趣的对联,几个字的灯谜,给学生练笔本起个名字。总之,只要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言”传意识,并做到“身教”,学生在面临非正式学习场合时,才容易激起语文意识,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冲动。

古人云:“学以致用。”在这里,“学”“用”之间的一个字眼“致”(使达到)很关键。“学”变成“用”,就学生自身来说,是对课堂学习过程的模仿和对课堂学习方法的迁移。也许极少数具有语文天赋的学生在合起课本、走出课堂之后会自动产生模仿、迁移的习惯,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需要兴趣、动机、爱好、情感、态度这样的动力。那么,从外因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具有这种习惯和动力吗?我想,如果语文教师能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生活性、活动性和示范性,那么我们的学生最终获得的就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亦即获得非正式学习所需要的良好习惯和强大动力——这样的习惯和动力才能真正保证学生“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

[2]陈俊江.语文教师的写作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2(03).

“视角”的魔力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