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路上

发布时间:2014-12-19 17:08 阅读量:420 日记本:《个人日记》

逐梦路上

27年前,还在上学的时候,《用人不能求全》、《我该怎样走呢》、《拔苗助长不可取》等几篇小文在市报和二中办的《山花》报上发表后,我就坚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88年至98年期间,对杂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在《马鞍山日报》、《马鞍山宣传》、《安徽统一战线》、《新闻世界》、《金陵晚报》、《安徽人口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小黑》、《答案在哪里》、《野马也要有缰绳》、《我家平等了》、《公仆与公婆》、《姑娘,不要把眼睛盯在嫁妆上》等40余篇杂文,其中《答案在哪里》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小文讲述了三只狗的故事,一只狗忠于职守,得不到主人的信赖;一只狗见风使舵,得到了主人的喜欢;还有一只狗仗势欺人的狗,却得到了主人的庇护,文章最后发问,答案到底在哪里,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当时原向山区冯桥乡党委书记陈作霖看到报纸后,连连称赞说,写得很深刻。1991年,我凭借在《马鞍山宣传》发表的两篇杂文,获得“优秀通讯员”称号,和编辑老师见面时,连声称赞20多岁的人写出这样的文章不容易啊。其间,我还在《文明城市建设》、《皖江晚报》、《马鞍山政协》(后改为江东时报)、《安徽广播》、《读报与通讯》发表了多篇小小说、言论、随感录等短文。期间,我在《马鞍山日报》上写了一篇《土法规要不得》,个别村干部对号入座,使我心灰意冷,后来我埋头读书,从2009年到开始,先后在《金陵晚报》、《马鞍山日报》、《马鞍山广播电视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我家有棵枇杷树》、《慈湖河啊慈湖河》、《我送女儿到南大》、《走进大氧吧》、《二叔》、《嫂子》、《二狗子》等30余篇散文,但这些散文,语言平淡无奇。近两年学写诗歌,先后在《马鞍山日报》、《太白诗刊》发表了《春天的故事在耳边回响》、《濮塘行》、《爸爸的汗珠刺痛我的双眼》、《一双眼睛》、《油菜花》等20余首小诗。还被吸收为太白诗社会员、市诗词学会会员。

这些年来,在逐梦路上,总是踏步不前,其主要原因就是比较浮躁,急功近利;写得东西质量不高,篇幅不长,大多数不超过1000字。即便如此,我依然想走下去。

当然,想走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到《马鞍山广播电视报》王志斌编辑、《太白诗刊》陈明编辑和夏传寿老师的帮助,正是得到他们的鼓励,才使我不断努力向前。我知道,前面可能有荆棘,有时还可能跌倒,到后来甚至一无所有,但我会一直走下去。因为人不能没有梦想,人一旦没有了梦想,就没有了前行的动力了。

写到此时,我突发奇想:有朝一日,如有能力将曾经发表的小文编辑成册的话,这篇小文权当是我的自序了。

逐梦路上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