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枝一叶总是情

    总想写些母亲的文字,但每次下笔不能自制。如今,母亲已去世30年了,母亲生前一幕幕犹在眼前,淡淡的惆怅,在心中缓缓升起,我不知道是日思夜梦?还是是母亲的魂灵牵引?思念母亲的伤感时时在心中泛起隐隐的痛楚。

    母亲解放前虽出身在大户人家,但她以农村妇女特有的朴素无华影响着我的

  • 采石印象

    最近再次走近采石,别有一番感触。

    采石的美,美在山水,险在山水,其魂也在山水之间也。

    采石的灵气,在于山,在于水。水因山有了生命,山因水才有了灵气。早晨,朝阳初露,山水如染一片金红,朝阳徐徐上升,江水变为金黄。待夕阳西下,水光跃金。风静时,平滑如镜,若积万顷碧玉;微风起处,波光

  • 回家

    回家的路

    还在脚边

    缠绕

    泪光

    已被母亲的背影

    越拉越长

  • 濮塘行

    竹海路径幽,身后鸟嘻过;

    侧身听鈡鼓,凤吹小草舞。

    登高望远去,满眼黄叶落,

    落叶皆归根,思母情意出。

  • 二叔

    我今年虽然四十有四了,但从未和七十八岁的二叔谋过面,想来真有些心酸。

    当年,父亲家拥有土地近1000亩,是我们这一代少有的大户。奶奶生父亲的时候,因难产不幸去世,后来,父亲便有了继母,有了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由于父亲与继母处得不融洽,父亲与几个弟弟和妹妹也不太亲密,但二叔除外。二叔外出

  • 爸爸的汗珠刺痛我双眼

    妈妈走了

    是在田里劳作时

    留下成熟的果实

    该收割了

    爸爸瘦了

    拿起了妈妈的镰刀

    在地里又忙开了

    生机又出现了

    烈日来了

    爸爸的发梢渗出的汗珠

    在阳光的照射下

    刺痛了我的双眼

    我流泪了

  • 濮塘一日

    星期六我们乘车再次前往濮塘,一下车,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我们来到白母园,一颗上千年的白果树立即映入眼帘。据说,这棵白果树是华东地区最老一颗,令人叫绝的是这棵树上还长着一颗黄莲树,俗称“白母抱黄儿”。可 “黄儿”因1978年大旱枯死了,实在令人可惜。

    迎石级而

  • 村前的那口水塘呦

    我们村上坐落的位置,按老人们的说法是一块“宝地”,村前是一口水塘,左右和后面是一座座山。环境优美,特别是村前的那口水塘,养育了村上一代又一代人,我们都是喝着她的水长大的。

    这口塘呈长方形,面积约有15亩。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连村里八十多岁的张大爷都不知道了。

    记事时,这

  • 二猴子

    “二猴子”今年四十挂一了,长得黝黑,又瘦又矮,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二,大家都叫他“二猴子”。

    “二猴子”不太爱干活,像他这个年龄在我们庄上绝对是个强劳力,可他在家里却享着清福,不仅不下地干活,又不再外打工,在家“踢倒油瓶都不扶”,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买份报纸回家,一看就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