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闺蜜话饮食
茜推荐的粉真的很不错,不仅耐煮,而且又很有韧性,据那个加工厂的老板说,他们是添加了玉米粉才有这个效果的。那个加工厂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上次她特意开车带我去认路,说以后要买粉就可以去那边买,难以想象她对饮食的要求有多严格。茜对烹调颇有研究,每次讲到哪个菜怎么做时,都一套套的,比如,要加几粒蒜子,要倒点酒,要勾点芡粉,总之,名堂很繁杂。我们几个好友到她家吃饭,每次都要狠狠地饱餐一顿,吃完了,又狠狠地批评她一顿,怪她做出那么好吃的菜,让我们的肚皮倍受煎熬。当然,她也很喜欢听我们的“批评”,还会耐心地传授一下她的“武林秘籍”,只不过,我和芬都对做菜不太感兴趣,让她找不到知音的感觉。
虽说不喜欢进厨房,但日常生活中,作为一个女人,还是要懂得些东西才好吧。老公对茜的手艺赞不绝口,在我面前絮叨了无数遍,说她如何能干,如何贤惠,会做菜,又不打麻将,还很勤劳,很朴实,总之优点多多了。要不是我和茜婆子是十几年的好友,我都快嫉妒她了。不过,我觉得自己也有些自己的特点吧,我喜欢做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喜欢变着花样做吃的,早餐除了面条,偶尔也会煮粉,不赶时间时,还会炒粉,买包子,煲粥,甚至还能烙葱花饼。茜的儿子小柱子就喜欢吃我炒的糯米饭,弄得擅长做菜的茜对她儿子都有些无语了。老公和儿子的胃口很好,非常配合我的工作,每次都一扫而光,顺带评个满分给我,让我傻呵呵地独乐一阵后,屁颠屁颠地收拾碗筷去了,而那两个大小爷们则翘着个腿在那里剔剔牙,斗斗嘴。
今天早餐吃米粉。我切了些蒜子,姜,摘了些新鲜的空心菜叶,先把粉煮熟,再用冷水漂洗,最后晾干,倒入熬好了汤的锅中,等水再次沸腾,就可以出锅了。老公孩子都说好吃,我也觉得不错。
收拾完碗筷,到院子里浇水,见地板有些脏,干脆把院子冲刷了一下。有时候干活是要兴起的,我觉得自己还有些精力没耗去,就大张旗鼓地把一楼整理了一下,抹桌子,擦家具,干得居然有些热火朝天。小侄女楠楠真是个好帮手,现在的垃圾基本上不用我亲自去倒了,而且她还可以帮我拖地板,虽然她个子很小,力气不大,拖得不太干净,但那种能参与到大人生活中来的自豪感却表现得十足。
茜到北京玩,这两天回来了,打电话说给我带了茶叶和咖啡。我叫她中午在我家吃饭,她说小柱子在学篮球,要十一点后才能过来。趁有空,赶紧去买菜。买了点排骨,瘦肉,豆角,家里还有一条黄瓜,自己发好的绿豆芽。辣椒是菜园里摘的,红红的,很鲜艳。怕煲汤要很久,就先把玉米排骨用高压锅压好,省得等会儿要很长时间。饭也先做好。我跟茜说了,到我家,她来炒菜,谁让她的厨艺那么棒呢?在她面前,我简直是没有一点自信了。
接了儿子回来,顺便去批发了一箱子的雪糕,够两个孩子吃上一阵子的。而且还买了三十块钱的煌上煌鸭翅,把儿子的嘴辣得像个猪八戒,又红又肿,还辣出了眼泪,可当最后一个鸭翅剩在盘里时,他的手依然紧紧地拽住那个翅膀,怕小柱子抢去。楠楠不是他的对手,因为她只尝了一口就说不吃了。而小柱子还能吃些辣的东西。
茜很能干,也很喜欢批评我,对我的炒菜方式她提出了很多质疑,从选材到烹饪技巧都入不了她的法眼。她进了厨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寄围裙。而我最讨厌寄这玩意儿。开始训话了,她说:“你看看你家的刀哦,哪里切得动呀?”我赶紧说,还有一把,拿另一把。她切了一下后,生气了,“一点都不快,磨刀石呢?”我立即呈上,“这也叫磨刀石?不切了,你自己来切。”我只好乖乖地去切肉了。她在旁边数落到:”你看看你买些什么肉呀?要买前腿肉,前腿肉好吃,后腿肉太硬,我可从不买后腿肉。”我嘿嘿地陪着笑说:“我不认识前腿后腿,那个卖肉的说这是腰方肉,而且好几个人都买了。”她又说,豆角不要买这种,要买那种,说了你也不懂;豆芽不要发太长时间,你看都长根了;看看你切的肉,都成滴状,像什么样呀;高压锅压出来的汤不好喝,要用紫砂锅煲;玉米不要选糯米的,要买黄色的那种;少买这些煌上煌之类的,吃了不好;你家的锅还说不粘锅,我说了吧都是骗人的,还弄个木铲,一点都不好用;我买的那口铁锅多好用呀,刀也是在网上买的,快得很;快剥点蒜子给我,还说都准备好了,哪里准备好了?你看你家的筷子,滑滑的,哪里夹得到菜呀?要买那种不打滑的筷子才好用……(暂时就记这些吧,还有很多了,完全可以写本茜茜语录)她炒着菜,我倚在门上,淡淡地微笑,听她絮叨,再拿起手机给她拍了几张照片。原来被人批评时,也会有温暖的感觉。
小柱子吃东西不太行,会挑食,比儿子大一岁,个头矮小很多,看着还以为成成是哥哥。他吃了几根鸭翅后,就说一点钟和同学有约,饭都不吃了,急匆匆地走了,茜只好陪他一块儿回去了。两个人几乎没聊什么,当然,除了厨艺外。晚上去广场散步时再打她电话吧。能在一个地方经常和好友聚聚,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如果我们的人生没有意外,我们就会在时光的隧道里相约老去,看着彼此斑白的鬓发,数着满脸的雀斑和皱纹,静静地,安然地走向终点。有人相伴,真好!
2013-7-26 17:45
和闺蜜话饮食的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