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木若水的日记>>《个人日记》

  • 读安妮的书总是很慢,所以《清醒纪》虽说是重读,却也花了我快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书的时候 总会想到一些关于自己的杂七杂八的东西。顺手就记下来,算是一种交代。

    喜欢读安妮的散文胜过她的小说。她的句子很短,所以句号一个接一个。常常是四个字就紧跟一

    个小圆圈。但不会把思绪截断,是让人随之跳动。夹杂

  • 王菲的声音有一种懒得出奇的感觉,像一只刚睡醒的猫。她的歌也是庸懒的。

    没有大起大落,大是大非。

    一首歌下来就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给人亲近感。

    这或许就是至今来她未被人彻底遗忘的原因之一。

    偶尔也会有快歌,狂风般呼呼作响,一啸而过,袭得人苟延残喘。

    如果没有林夕的词,王菲的歌或许要大

  • 好久好久没有彻底安静的听一首歌;

    好久好久没有独自一人跑长长的路;

    好久好久没有一口气做五六个仰卧起坐;

    好久好久没有透明的大笑一场;

    好久好久没有狠狠的大哭一次;

    整整5个月,日子不断纠结;

    没有大喜大悲。

    不甘心,不闪躲,就这么换了种生活。

    不安静不早睡,只为忘记

  • 跌跌撞撞,迷迷糊糊,不停地自寻烦恼,自哀自怜,然后强装振作,自娱自乐......如此起跳,翻腾,旋转,循环,轮回。生活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多么亲切,多么令人思恋!

    福州的阳光太过灿烂,给人潺潺的疲惫感。冗长的一年并没有使自己彻底地适应这的环境。紫外线整天在我脸上瞎转悠,直至把它给踩黑。

    点滴

  • 一直小心翼翼的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活,恍然中发现,生活不需要这样的谨慎、防备。放任着、大大咧咧的,敢爱敢恨的人生才能简单却不萎靡。

    踏进大学的自已已不能再做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天天拉着一堆朋友扯蛋。不知不觉中,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与现实讲和,向这个社会妥协,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或许这是上帝让我们成长的

  • 其实不是生气

    其实不是无理取闹

    有时候只是想安静的看看书而已

    有时候只是想一个人发发呆而已

    有时候只是感觉世界有些冷漠,心寒害怕而已

    有时候只是想简单放任自己一丝丝而已

    需要温暖

    需要微笑

    需要吃饭是对面不是陌生人

    需要身後一定会有某个朋友的坚定

    需要累了倦了

  • 开始习惯安静的呆在床上,躲在床帘与蚊帐的双重屏障里,

    感觉可以躲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

    眼睛酸了,手揉揉

    脖子酸了,左右晃动会儿

    屁屁坐疼了,干脆趴着

    懒得出门,懒得打招呼

    懒得动,懒得说话

    懒得笑,懒得想七想八

    以前的自己,喜欢找一条漂亮的马路,然后在上面气定神闲地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围墙

    高高筑起

    阻挡悲伤遮掩真相

    我不喜欢围墙甚至厌恶

    我却躲不了筑墙的命运

    所以

    当我自欺欺人时

    偷偷擦干眼泪时

    流露出不应该的脆弱时

    吝啬于给予与付出时=不喜欢自己时

    每次熬夜到四周一片沉寂的点钟就会骚动着试图记录一些隐约的情绪

    有的没

  • 一直以为自己怕孤独怕得要死

    不喜欢一个人不要一个人

    当靠着某肩膀,宽厚的,瘦小的,都有着难以忽略的安心感

    旅行中的我,拖着笨重的行李箱

    火车鸣着汽笛从身边擦过

    来来往往充斥的是陌生的语言陌生的人

    那一刻

    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强大

    没有什么是不能习惯的

    本就是不善真正表

  • 很多东西还不明白,不大想明白,不愿意明白

    就这样腻味在幼稚的、无所事事的、没有大理想大志向的所谓生活里

    尽量保持多一点的简单多一点知足

    做一个好孩子、小孩子

    保持在一定的距离外才是长久的真相

    很多时候想走很长很长的路

    没有起始点没有目的地

    不是一个人,

    拥有的只是一个

  • 上一页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