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柳的日记>>《个人日记》

  • 众人拾材火焰高,在网络上很流行。究竟是拾材还是拾柴,愚以为两者并无对立矛盾的意思,可以通用!古汉语里就有很多通假字啊!——古时候为了避尊者名讳,往往用别字代替避讳之字词。慢慢的就为文人墨客所接受,流传于后世,约定成习俗。所以,在下认为:应该接受新生事物、学习融会变通!

    材——木材;柴——小木散材

  • 千年之后、沧海桑田埋在心底

    三生石畔、刻骨铭心忆起了你

    无论地老天荒、留一份温柔为你守候

    即使海枯石烂、坚毅的眼神为你守望

    在轮回的路上、许下不离不弃的誓言

    奈何桥边失魂、忘记倩语巧笑的容颜

    月华如水、独自在红尘里寻觅、为了一份无言的期待

    琴声悦耳、唤醒了迷失的心灵、恍然

  • 最近国内的一些精英愤青之流杜撰出了中国不高兴、中国可以说不等书籍、令我感慨万千、情不自禁的想起上面的题目!

    知了永远不会明白、真正的威势不在于声音的大小、若真具有雷霆之威倒也罢了、毕竟可以振聋发聩!但可悲的是往往徒具噪音、令人闻之耳烦、扰人清静!于是便引来飞鸟啄食、顽童捉之!其声一无是处、徒然惹

  • 农历冬至后的一百零八天、亦即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为清明节。清明节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更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祭奠祖先的一个重要节日。

    清明节源于寒食节、关于寒食节的来源、流传着一个悲壮感人的故事: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在介子推等近臣的卫护下流亡列国。一路之上风餐露宿、食不果腹。一

  • 三月的熏风轻轻吹拂、在白鹿鸣唱的青崖畔、

    五彩云霞绚烂明灭间、莺歌燕舞的桃林深处——

    竹篱茅舍的院落里、一个黛眉若远山、凤目含秋水的女子、手抚古琴、

    弹奏着高山流水曲、吟诵着唐诗宋词、她便是我爱的姑娘、闺名心梦!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