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过这样的话:“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真是知弟莫如兄啊,十九岁的孙权接过父兄基业之后果然做到孙策所说的,力保东吴不失。而且他在位长达五十三年,使东吴成为三足鼎立的重要一环。??孙权先后与
2008-10-27 08:28??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话是《三国演义》中许多有识之士的人生哲学。但其实君臣之间的选择是双向的,所以“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那么诸葛亮是怎么选择刘备的?刘备又怎么独钟诸葛亮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诸葛亮的童年时期是在黄巾之乱、董卓进京、诸侯混战等应接不暇的乱局中渡过
2008-10-27 08:28??《三国演义》中,刘备作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当今皇上汉献帝的族叔,连献帝都呼之为皇叔,确实风光。如果放在现代社会,刘备的名片头衔这么多,会吓死人。而事实上,刘备却是一介布衣,以贩屦织席为业。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可见刘备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比起曹
2008-10-27 08:28??后人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基本上是正面评价,都认为他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笔者却不敢苟同,诸葛亮真有那么神,算无遗策的高大全形象背后掩盖着蜀汉的悲哀结局。从他出山开始就注定了刘备集团无法真正做到和曹魏分庭抗礼。??诸葛亮在南阳躬耕垄亩的时候就自比于管仲、乐毅,未免太狂妄了,试
2008-10-27 08:27??《三国演义》颇有尊刘抑曹的意味,读者无不替曹操翻案。固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孟德确实有雄才大略,不拘一格任命贤能的一面,但无法掩盖其诸多不是之处。笔者现在来历数曹公的缺憾:??其一,滥杀无辜。??曹操行刺董卓未遂之后,投奔父亲故交吕伯奢,因怀疑吕家要捉他交官府,先杀了吕家八
2008-10-27 08:27-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