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玉龙雪山和蓝月谷
山,站在四千多米的高度,与天为邻,因雪白头。
有了蓝天的映衬,山中似有银龙飞舞。有“龙”的山,才叫玉龙雪山。
谷,卧在玉龙雪山下,与山相偎,为水而蓝。
淙淙的溪水从雪山深处而来,汇成“月亮”状嵌在山谷。有“月亮”的谷,才叫蓝月谷。
一座茅屋立在溪水旁,秋草
2015-03-11 14:39深冬,好久不和朋友们联系了。
一个人呆着 。
新家离海很近,于是,喜欢上了坐在窗前看海的日子。
冬天的岸边很静,静的有些寂寞。海水也不像夏天那般喧哗,只有几只海鸥在起起飞飞地觅食。这样跟着海鸥的身影“飞”了一会,又觉得无趣了。海中有一座小岛,成了我远观的风景。它的形状像睡佛,尤其在雾天,
2015-01-20 15:54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丽江的,怕是早已记不清了。
总之,它就像一条月白色的丝帕,时不时地在心里撩拨几下又轻轻地滑走了。我想了想,大概会经常在午后发呆的片刻,或是一个人在黄昏散步的时候。假山叠石,绿翠点缀,客栈,酒吧,慵懒闲散的慢时光---那些有关对丽江的描写,就会像胶片的影像在脑海里编辑回放。
2014-12-12 15:27我不是喜新厌旧的的女子,但若再忆起小桥流水细雨如丝的江南景色,脑海里展现的恐怕只有沂南的竹泉村了。
初到竹泉村,不管曾经有过多少心里准备,想象中的那片村落农舍,大约也只是个有竹有水的地方,一个会勾人却只有浅浅魅惑的女子罢了。然而,当我真的走进村子里的时候,却冷不丁地被眼前的一切惊慑了。那是怎样的
2014-10-13 14:49家住平房,小院柳树成荫清爽幽静。闲时,得了一本线装的老式《聊斋》,发黄的半透明纸上,全是一行行半文言文的字体。可这样绊绊磕磕地读来,感觉更像是携着狐魔鬼怪的场景穿越到了现实。所以,读着读着,便不知不觉地往窗外看一眼,大概是希望窗外有一张俊朗的脸。渐渐地,似乎已是感觉到了,月下,他在向我招手。我一笑,
2014-07-29 09:26自从奶奶去世后,爷爷就一个人住在老屋里。老屋的院子不大,但从外面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座很深的城堡。且越走越静,静的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这恐怕是对耄耋年龄人的一种敬畏。等脚步渐渐消失在听觉里时,就到爷爷的炕前了。
院子全是沙土铺地,矮矮的篱笆墙把院子一分为二。几棵柿子树和枣树紧紧依偎在屋檐下。这本
2014-06-13 10:21一直坚信,山水草木是有灵性的,它们看似不言不语,却总能生长在心灵最近的地方。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来说,琼花这种南方才特有的花,也只能停留在概念上冥想它们繁芜盛开的样子。而此时在距离我六百公里的扬州,一片片葱茏洁白的琼花开的正是时候。
最先知道琼花,是无意间听了一首王小平先生用琼花古筝弹唱的《
2014-04-30 08:37爷爷家的小山村,坐落在一片绵延的山岭地上。那是个地薄风沙大只有百十口人家的村子。村前有一条羊肠小道连着外面的世界。村后是一片茂盛的松树林。每到有风的季节,呼啸的北风穿过松林,带起的声音就像一群奔腾而过的野马,把房顶的草吹的东倒西歪,连房子好像也跟着打颤。在松林与村庄之间,是一大片不平整的土地,地里有
2014-03-18 13:59日子就象静静开放着的花朵, 如果久久不去梳理观赏,就会像秋天的落叶一样无声地飘走。而我的一些秋事,仿佛还在秋雨里悄悄地伤感着,可凉凉的北风似乎又在告诉我,冬天已经来到了。
小区的花园里,早没有了往日的翠色。三径残菊间,似乎还在延续着深秋时节的美。傍晚时,我喜欢在这里散步,喜欢看红红的太阳一点点西
2013-12-19 08:53今年的夏天尽管来势汹汹,但节气就是一种命令。懒懒散散地过了几日便是深秋了。窗外望去,一片片法桐叶子从枝桠间落下来,就像无帆的小船荡在茫茫的海里。这情景,又恰似在黄昏里翻看自己的老照片,一页一容颜。再有几月,一年的岁末也就在眼前了。
许多夏天里的东西已经用不得。早早晚晚间,在铺着竹席的床和沙发上休
2013-11-01 12:31-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